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最前衛的音樂人,不是陳冠希,而是他!

香港最前衛的音樂人,不是陳冠希,而是他!

本文發於香港電影號, 文:房大師

這個世界很無趣,幸好還有有趣的人。

2月27日,也就是昨天,是香港音樂人劉以達的生日,說起劉以達,大家印象最深的或許還是在《大內密探零零發》里飾演的那個假扮成婦科患者來監視周星馳的保龍一族

以及那個《食神》里的熱愛口活的方丈

我也必須承認,我很難想到他天生那種獃滯的冷麵下,居然隱藏著那麼熾熱的音樂魂。相較於黃耀明,達明一派無論是宣傳還是表演,劉以達都更像是一個幕後製作者,哪怕面對訪談他也有點溝通障礙。

但他作曲的《誘惑我》確實是王菲唱過最多變最詭異的作品,也是我認為竇唯時期之後,王菲最迷幻的作品。

而這只是他為電影《誘僧》所做的電影主題曲,對於電影配樂,對於實驗音樂,他還創作了很多很多。

香港狂僧,法號妙慧

長發算不算叛逆少年標配?崔健早年留過長發,並且跟他那個軍樂隊小號手父親抬杠,故意剃了個平頭問他爸:我這樣就算乖孩子了?

1963年出生的劉以達讀中學時也留了一頭長髮,開始搞搖滾,而且偏向迷幻與實驗流派。那是1980年,邵氏的壟斷已經被嘉禾和新藝城分了好幾杯羹,當年只能屈居當年票房第四;同年,香港出台即捕即解政策,偷渡潮繼大饑荒之後再次興起;同年,只是中學生的劉以達無心學業,組建了前衛的D.L.L.M樂隊,彈奏實驗環境音樂。

石頭記達明一派 - 石頭記

後來樂隊成員相繼出國留學了,樂隊也就散了,他又斷斷續續組建過一些樂隊,但直到他1985年登報招歌手招到黃耀明,才算是真正有了組織。

達明一派最著名的《石頭記》和《禁色》都是劉以達作的曲。

從勢利眼的角度說,達明一派成就了黃耀明的妖艷絕色舞颱風格,儼然香港大衛鮑伊,而劉以達則是那個為羅卓瑤導演的《誘僧》譜寫配樂的低調音樂高手,彼此路數不同,後來黃耀明也說了一句「我跟劉以達是合作夥伴,談不上最好朋友」,兩人的音樂理念確實不同。

低調有低調的好處,他的音樂創造力一直圍繞著自我,而黃耀明更多的是伸出觸角,包括近幾年觸電左小祖咒。劉以達其實挺性感的,但又只是在音樂創作里性感,屬於很自我中心那種,不像一休宗純,和尚嫖個娼當勳章一樣掛肩上顯得特立獨行?

劉以達是真低調,低調於寫了很多歌都給別人唱,就連《十個放火的青年》里,他念白也比演唱更具辨識度,那種磕絆的語速,那種冷笑的尾音,哎,實在不適合唱《石頭記》。但他適合唱《愛因斯坦和普羅米修斯的夢》,麻木的唱腔當然適合包豪斯和哥特搖滾。

厲害了達哥,1996年他默默糾結了一批性感的音樂人,包括黃秋生,出了自己的集大成之作《麻木》。你說創作班底,你說音樂內涵的民族特色也好,這張音樂專輯已經進入世界音樂(world music)的層面了。

一額汗達明一派 - 兜兜轉轉演演唱唱會

達明一派合作僅四年就掰了,在這之後的十幾二十年,劉以達在音樂上一直不斷嘗鮮,包括在電影配樂方面的創造,我聽他的電影配樂專輯,就跟聽他的個人創作專輯一樣刺激,哪怕是《灣仔之虎》這樣描述黑道人物的粗製電影,他配的音樂都有實驗味道。

而黃耀明為《香港仔》唱作的主題曲《目的地》,依舊是他拿手的妖艷氣聲唱法,相較下,黃耀明是自戀的,而劉以達一直在自毀自立的。

這十幾二十年,劉以達一直信佛教,後獲法號妙慧(不是夢遺),這種精神狀態很適合做實驗樂,就像你在《口音》里聽到的竇唯,呢呢喃喃彷彿正覺阿羅漢。

世界是孤兒院,可惜沒床位了

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創作起來,難免不跟神對話。

信佛的劉以達的音樂作品裡,無論電影配樂專輯還是個人創作出版,一直有佛在場:《麻木》有金剛的霹靂手段,《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是普賢菩薩的投奔地獄,《誘僧》是鎖骨菩薩的歡淫胱淋普度眾生,《秋月》是孽緣過後的大徹大悟又如何,而你不需要理會這些作品是電影配樂還是個人創作專輯,我捂住封面你真聽不出來。

再說了,佛都在《金剛經》里撂過狠話了:不以三十二色相跟你們刷臉,就像你無法深究一幅唐卡上滿天神佛的座次。

最好的愛煞人武器范曉萱;劉以達 - 達明 Reunion

有佛心的人,會把苦與樂都掛在身上,這樣才能隨時正覺,劉以達就像羅卓瑤導演的《誘僧》里,後半部分登場的破廟老和尚。

老和尚收容了驃騎大將軍,那個背叛了主子幫助李世民奪帝位的將軍,那個一開始假裝遁入空門尋求機會復仇,後來真心想了卻塵緣的將軍,老和尚用他媽的說話口吻解答了他的一切傻兮兮的苦惱:快去吃飯,想那麼多幹什麼,肚子空,怎麼四大皆空。

將軍出家後,妖姬來色誘,雲雨過後,將軍殺了妖姬。老和尚看見了卻說:你打死的是一條野狼!

《誘僧》改變自李碧華的小說,李碧華何許人也?同樣改編自李碧華小說,關錦鵬的《胭脂扣》里的十二少,一臉痴情到頭來選擇苟活,情義抵不過私心,攤開了誰都一臉羞。

流星達明一派 - 新城唱好·同場異夢音樂會

羅卓瑤保留了原著中一兩個重大的戲劇轉折,砍了不少情節,再用舞台劇的鏡頭感彌補劇情的破碎。

於是,劉以達用樸素的民族樂器襯底,再用不甘流俗的即興演奏來返璞歸真,於是,配得上影片不同於古裝片的哲學命題。

一曲原始部落式的《祭天》配上群舞的畫面,交代了影片的時空,也回應了導演充滿儀式感的鏡頭,鼓和跋是莊嚴的,但嗩吶卻是脫衣舞的。

再來一首《緣起》,西塔琴很快就能帶你進入胡漢雜處的貞觀年間,遁入那個衣服寬大胸下垂的唐朝。王菲演唱的主題曲《誘惑我》則是又痛又快,歌詞有歡樂的釋放又有追求哀求的呻吟,整首歌最終像一個即將高潮的女人喊著:速速日死我!

誘惑我劉以達 - 誘僧 電影原聲帶

在武俠風盛行的90年代,古風樂曲有胡偉立鮑比達等人坐鎮,而劉以達獨到之處,是他曲高和寡的音樂意識,這種意識讓他廣泛選擇了各地民族樂器來呈現那個兼容並蓄的朝代,跟葉錦添做的美術遙相呼應。

而在漢民族樂器的運用上,他也企圖更接近樂器的樸素音色,更從容,更即興,直接體現樂器本身音色,整張專輯就是一部電影。

更遠離旋律,也就離影片本身的悟道主旨更近,但世上執迷者居多。就像這麼些年還有人在質疑竇唯為什麼不開口,而不去好好聽聽他十幾年來每年一張的音樂專輯。

《誘僧》雖然拿下了當年的金像獎和金馬獎,但劉以達並沒有像那些知名配樂人一樣漲身價,因為《誘僧》這部片子本身就很不商業,找上門的合作方也少,這是劉以達自己命苦。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佛家七苦在劉以達的音樂世界裡都有涉及,而更直接的苦,是窮人的窮苦。吳孟達的著名台詞之一「你開賓士我挖鼻屎」就來自於劉以達直抒人間疾苦的一首歌《屎你系一督屎》。

歌詞白描了每個國家每個社會裡最底層的人,那些永遠無法向上爬的窮人,那些在六道輪迴中永遠摸不到金光大道的窮鬼。

這首歌收錄在香港漫畫《屎撈人》的音樂專輯中,跟專輯中黃秋生溫馨演唱的《月光光》相比,劉以達用他那麻木聲線獻唱的這首歌,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慘字。

聽罷徒留一額汗

算起來,真正慘的是金武林這樣的高手,居然要退居幕後做那些少女組合的音樂監製。

劉以達則完全用他的風格在給電影配樂,真正讓我聽完流汗的地方,就是他的音樂自由尺度,居然對命運和市場甚少依傍。

他不靠人與人的緣分像鍾志華遇上杜琪峰那樣連續合作好幾部,也不靠那種個人音樂特點剛好滿足某一類市場像黃英華那樣,這些運氣他也沒法靠,因為他運氣確實太差。

從他那幾年配樂的電影來看,《明月照尖東》《五虎將之決裂》《廟街皇后》,都是當年流行的那種街頭恩怨情仇電影,劉以達並沒有遇見自己的伯樂。

但奇妙的是,這些快餐電影卻有毫不快餐的配樂,劉以達似乎怎麼做都能耐聽,而且無論遇上《誘僧》《秋月》這種作者電影,還是《灣仔之虎》這種跟風的黑社會偽傳記電影,裡面的配樂都刮著實驗風。

他沒法靠運氣,卻能做到毫不違和,所以《愛因斯坦和普羅米修斯的夢》在1996年2月初出版後,可以直接被他用入當年六月份上映的電影《三個受傷的警察》中。

《三個受傷的警察》是一部整體平庸卻有趣的電影,拍攝的手法還是靠事故來撐開故事,就紀實性而言,它不如陳嘉上的《野獸刑警》里偶爾一為之的偽紀錄片畫風。而有趣的是立意,整部電影幾乎都是講幾個警察的苦悶,甚少火爆場面。片名的「受傷」,也是指心靈受傷。

王敏德飾演的是被查辦的火爆刑警(他好像很適合這種角色),鄭則仕飾演的則是陷入中年危機的警察(他憑藉此片拿下當年金像獎影帝),還有一個是林曉峰飾演的開槍之後心神不寧的初級警察。

反正就是苦悶,幾乎沒有轉折,連觀眾都看的很苦悶。

最終鄭則仕在97回歸夜綁架了幾個高級督察(其中一個跟他老婆有染),其實他也只是想讓老婆回心轉意,結果被同僚擊斃。

我之所以把劇情全部攤開,是因為我發現我看這部電影和聽這張原聲帶完全是兩個感受,聽原聲帶我覺得我好像在一個地下搖滾樂隊的現場。

《灣仔之虎》表面是真實黑社會人物陳耀興的傳記片,實際上也就是跟風古惑仔的電影,跟《跛豪》這種梟雄片沒法比。唯獨迷離的配樂,比電影更貼近這個早逝的黑道人物原型的躁動一生,而不是那些片中突然冒出來beyond的歌。尤其是片尾,女主摟著男主,尷尬又多情,宛如從良教育片。

劉以達和韋啟良合作的這張原聲帶里,從一開始的《醉生》就用凄美的純美聲來概括這個人物,隨後而來的幾乎每段配樂里都有電吉他從中躁動,而且他極為聰明的將引擎轟鳴聲、槍聲,全部放進音樂里,顯得又切題又像在做實驗合成。

一直到那首《夢死》,扣題。

這兩張專輯都足以說明劉以達的無奈,因為這裡面毫無運氣可言,電影太平庸,但他卻發揮出極大的容量,包含了噪音手法和迷幻搖滾,該solo的時候低音吉他使勁solo。

例如金牙九被追債的時候,這首《金牙九》里,有人聲在嘶鳴,有低音吉他在推弦,鼓聲很喪,還有個人在呢喃無字歌,就連後期合成都是劉以達喜好的包豪斯搖滾式的。

但如果看回電影,就是拍張耀揚帶一群人去收債,還拍得毫無亮點。

真要說起來,這種躁動不安的音樂,又確實符合電影里角色的設定,你甚至可以回過頭來怪導演:你看人家配樂多用心,你看你拍的。

佛祖和耶穌,你挑一個咯

08年,奧運年,舉國歡騰,我高中畢業,劉以達改信了耶穌,還拍了一部《流浪漢世界盃》,那是一部福音電影。

在這之後,他也出版了他的基督教音樂專輯《Love mission》。曾在06年的時候,他就和一個廣州的樂手一起組了個樂隊,唱了《06石頭記》,似乎是對當時「紀念達明一派」呼聲的回應。

本來,我們不該聽完歌再去瞎揣測這個音樂人,起於音樂就止於音樂,但又怎麼可能不去揣測。劉以達也在訪談中提起過達明一派的事,但言語中帶著明顯的不爽,其中一句「達明真的已經成為歷史了,沒完沒了的搞紀念Show,讓人紀念,不就是死了么」,這種話讓我對他的印象更好了,不矯情。

但說到印象,他也一樣不爽:「達明一派的形象是因為當時簽約了寶麗金,張叔平包裝出來的,未必是你們看到的那樣」。所以還是那句話,不要揣測,都是一廂情願。

崔健說那些聽《一無所有》老淚縱橫的人,其實是自己被自己感動的。

若說被劉以達的音樂觸動最深的一次,是他為電影《秋月》所做的配樂。

那也是羅卓瑤的電影(這麼算來劉以達還是有一位伯樂導演),移民三部曲,講的是鄉愁,言語的隔閡,文化的隔閡,一個日本少男突然跑來香港,在這裡他遊歷了,艷遇了,結識了朋友,也感受了一把老人家對故土的鄉愁,但對於自己的生活,他依舊不知去向。

兒歌劉以達;Tommy Wai - 秋月

嗯,還好情感永相通,例如那首《兒歌》,通篇是一個老奶奶對兒孫的叮囑,有個聽不懂粵語的朋友告訴我,她聽哭了,因為她奶奶就是這樣嘮叨的。

整張《秋月》都很遊子,很故國,很不堪回首。開頭的那首《春花》,電音吉他的連奏,讓我想起陳果的《去年煙花特別多》里,那個黑社會老大的女兒搭飛機離開香港時,也是一陣吉他的嗚咽,像極了戀人告別時吃的啞巴虧。

春花劉以達;Tommy Wai - 秋月

其實《秋月》講的不是九七,不是文化差異,而是我們在哪個時代都無所歸依。長大了才知道,鄉愁跟你離開老家、出國遊學並沒有關係。世界再大,我們掙錢謀生,總會在某些時刻感受自己的渺小,在後現代的人口與資本流動中無所適從。

在近結尾處,伴著古箏與跋的民族調調,胡蓓蔚念著英文歌詞,為我們淺唱主題曲,它落得個素雅的名字:《秋月》。

秋月劉以達;Tommy Wai - 秋月

到頭來,只能反認故鄉是他鄉,唯有音樂能安慰你。

劉以達在整張《秋月》的原聲帶中,展示的是一個頹靡美麗的哀愁新世界,而不是他90年代擅長的搖滾喪魂,這是很難得的,除了在他個人專輯《The wors 1991-2001》之中的那首《revolving shanghai》之外,我們很少聽見同樣的城市迷幻。

在電影的最後,羅卓瑤很體貼地留了希望,兩個主角放起了煙花,而配樂《奔月》也用MIDI合成的音色讓人開始展望,音樂節奏提速,心裡頭也明亮了起來,哪怕電影已經出字幕了。

劉以達今年四十幾了,雖然很多人叫他達叔,其實他沒那麼老。這麼多年來他組織過各種樂隊,也發起過各種音樂計劃,在很多人盼著達明一派能複合開個演唱會什麼的,我更寧願聽他最新的創作。

翁貝托艾柯說,人一輩子都在追著一個念頭打轉,但不知道是哪一個,艾柯很喜歡講這種玄乎的道理。但同期的義大利作家裡,卡爾維諾就是比他技高一籌,因為他不總結人生,他直接虛構了幾百座城市。

這就是我喜歡劉以達的原因,我不是一個懷舊的人。

最後,祝達叔生日快樂!

附註:

1.文中相關資料來自袁智聰先生的樂評《埋藏著的傳奇:劉以達》及劉以達訪談。

2.部分音樂QQ音樂庫沒有,而微信圖文只允許插入一首音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電影 的精彩文章:

阿嬌被求婚曬鑽戒,喜事將近!恭喜阿嬌!
一個眼神,半個世紀。如果有人說香港無深情,請給他看這部!

TAG:香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