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澤東最愛吃的紅燒肉,原來是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

毛澤東最愛吃的紅燒肉,原來是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

豬肉的吃法千千萬,但普及程度最高的恐怕非紅燒肉莫屬,堪稱最接地氣的國菜吧?而要論烹飪紅燒肉的鼻祖,不是市井百姓,也不是名廚,而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家蘇軾。

蘇軾

蘇軾不但對詩文、書法造詣很深,而且堪稱我國古代美食家,對烹調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長製作紅燒肉。

紅燒肉

最早的紅燒肉叫「回贈肉」,由蘇軾在徐州期間創製。

宋神宗熙寧十年4月,蘇軾任徐州知州。7月7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8月21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求救禁軍武衛營,並親率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70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為感謝這位領導有方、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製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並成徐州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誌》《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元豐三年2月1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蘇東坡」這一名字的由來。

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

但是,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制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所做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七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15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月、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百姓們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用柔火慢煨出,肉塊燒得紅酥酥的。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紅燒肉

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創製,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紅燒肉

紅燒肉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一般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來做。那一塊方方正正的大肉,紅潤油亮,裝在特製的小盅里像小孩拳頭一樣顫巍巍的,一口咬下去頓覺脂溢滿腮,任那滲著濃香的油汁從嘴角恣意流淌。

五花肉

紅燒肉不屬於任何菜系,但似乎哪個菜系都有它的影子。山東有咸鮮醬香的魯味紅燒肉,上海有用花雕煮得酥潤的本幫紅燒肉,蘇州有濃油赤醬、甜而不粘的蘇式紅燒肉,而湖南流行的是紅亮微辣的毛氏紅燒肉。

儘管各地都叫「紅燒肉」,但做法卻無一定之規,唯一的共同之處是:必選五花三層的豬肋條。燒肉不但可以用水,還可以用紹酒,甚至啤酒。燒肉時,先用大火燒開半小時,再改用小火慢慢焐著,直焐到作料的味深入到瘦肉的每一絲纖維、肥肉的每一顆油滴里,才能燒出妙不可言的極品。將燒好的紅燒肉,盛進大碗帶著熱氣端上來,香氣四溢。

鍋中慢煨的紅燒肉

毛澤最愛吃的菜品之一,就有紅燒肉。改革開放後,很多湘菜館把紅燒肉稱為「毛氏紅燒肉」,成為這些菜館的鎮館之寶。

毛氏紅燒肉

今天的紅燒肉,恐怕是除了餃子之外,最能代表中華美食的一道菜了。不論逢年過節,還是親朋聚會,哪怕只是饞了,這道紅燒肉都是中國人飯桌上的主宰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人 的精彩文章:

一隻「不正經」的雞——套四寶
上海動物園,關於一隻老猩猩和一個猩猩家庭的故事

TAG:中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