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開學季】這些名揚千古的風雲人物竟然都是江西人,你知道嗎?

【開學季】這些名揚千古的風雲人物竟然都是江西人,你知道嗎?

又是播種的季節

向這些在歷史長河中

閃耀著璀璨光芒的江西名人致敬學習

看他們在人生徘徊抉擇間

怎樣遵從內心、不負韶光

一定有所收穫

八大山人—墨點無多淚點多

大表哥:本沒什麼藝術細胞,卻不小心愛上一個「愛翻白眼」的畫家。

鱖魚

朱耷,號八大山人,明朝王孫,皇室後裔,清初「四大畫僧」之一。他懷著國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鳥、木竹、山水來抒發對滿洲貴族統治者的不滿和憤慨,表現他那倔強傲岸的性格。

少年時的朱耷,那個時候還不叫八大山人,滿腔熱血,一心想通過科舉考試,用真才實學報效國家。然而明朝宗室子孫不得參加科舉考試,朱耷放棄了爵位,以布衣身份應試,在大約十五歲那年便考取了秀才,這在眾多宗室王孫中無疑是個創舉,贏得了族人和師長的稱讚。

正當朱耷滿懷信心參加下一輪考試時,他矢志效力的明王朝迎來了滅頂之災。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亡,不久父親去世,貴族生活在他19歲這一年戛然而止。這一年,朱耷的父親病逝,隨後他的妻兒也相繼離世。

八大山人抑或隱姓更名在寺廟道院里藏身,將心境完全寄寓手裡一支畫筆上,與遠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諸多藝術大師一起進行著遙相呼應的偉大創造。「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以大寫意手法開一代畫風,成為獨步古今的藝術大師。

八大山人,是以自己的人生遭際感受而蒼涼入畫,他用大寫意的手法畫出的一枝一葉,都是自己生命的骨血;他畫出的鳥啼澗鳴,都是自己內心無聲的歌哭;他畫出的丑石怪禽,都是自己生命的倔強與傲岸的寫真。因此,他才會在這些畫幅上將落款的「八大山人」變形地寫成「哭之笑之」,一吐他內心的積鬱。

八大山人紀念館

八大山人紀念館是中國第一家古代畫家紀念館,位於南昌南郊梅湖定山橋畔原青雲譜道院內,這是一座極具江南特色的園林。八大山人紀念館具有豐富的藏品,館內現設有書畫展廳十座,陳列八大山人生平史料及其珍品八十餘件。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青雲譜路259號

大表哥:文天祥如果在現代絕對是網路上所說的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的那類男神級人物。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 )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宋史》描述文天祥,「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長目,顧盼燁然」。要知道,史書描述一個人的外貌,一般很難超過10個字。享受這待遇的,只有少數幾個人,比如周瑜、項羽、司馬相如。

他的錦繡文章,萬里無一。文天祥二十歲即考取進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當時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漸漸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其文章有一萬多字,沒有寫草稿,一氣寫完。宋理宗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他的書法也是筆勢迅疾,清秀瘦勁!

文天祥《草書木雞集序卷》(部分)

而最讓他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是他的氣節。在國家危難之時,把家裡的資產全部作為軍費、組織義軍抗擊元軍。文天祥雖竭力護國,但此時南宋王朝已經大勢已去,終究挽救不了南宋滅亡的命運。最終文天祥被俘,多人勸降都被他拒絕,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

時過近千年,今日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是會為之震撼,要有多豁達、多堅定才能寫下這樣的詩句呢?

文天祥紀念館

文天祥紀念館是江西省最大的一所歷史名人專題紀念館,座落在文天祥的故鄉吉安縣城東,處於105國道與吉井公路交匯點上,距京九鐵路吉安站僅12公里,距井岡山站和井岡山機場均為20餘公里。

文天祥紀念館以五個展室、120米展線,通過文獻文物、圖表、雕塑、碑刻和復原實景等形式,分為六大部分完整介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生平業跡。

湯顯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表哥:湯顯祖生活在明朝,封建禮教思想根深蒂固的時期,他有勇氣背離當時的「正統」,一生追求思想的自由、寫下最真摯的愛情,實在可貴。

湯顯祖,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湯顯祖有「東方的莎士比亞」之稱,他所創作的《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合稱為「臨川四夢」)等戲劇享譽世界,時至今日仍被傳唱。《牡丹亭》中一句「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盡顯多情和真摯。

在湯顯祖的作品中,人的情感需要與審美欲求被格外強調,這是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至情」。事實上,湯顯祖一生堅守人格尊嚴,早年不畏強權,中年以「情」施政,晚年淡泊歸隱,都與其作品充滿人文主義關懷的「至情」一脈相通。

湯顯祖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可惜,科舉這一關,湯顯祖屢屢碰壁。他的考場失意,是當朝首輔張居正暗中操縱的結果。對於湯顯祖,張居正其實是頗為賞識的,甚至有意拉攏他,湯顯祖卻很「不識時務」。

直到張居正去世的第二年,湯顯祖才考中進士。官場上,儘管並未身居要職,湯顯祖卻始終心懷天下。明萬曆十九年(1591)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縣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憤而棄官歸里。

中國戲劇繪畫:《牡丹亭》之《尋夢》《驚夢》

他一生對「存天理、滅人慾」的正統理學從來都厭惡之至。相反他一生嗜「狂」,他曾經說過「不顛不狂,其名不彰」,追求無拘無束的自由心靈是他的最愛,而一生都情感豐沛於理智的他,對至情至性的追求更是毫不諱言。後有人評價,臨川才子多仕儒,唯有湯顯祖以情長。

湯顯祖紀念館

湯顯祖紀念館,是為了紀念我國明代偉大的戲劇家、文學家湯顯祖而建立的名人紀念館,地址在撫州市南郊卻家山。

湯顯祖紀念館不僅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環境也極其優美的。館內既保留了一種原始林木狀態,又栽種了許多適合觀賞的經濟林木。

陶淵明—性本愛丘山

大表哥:陶淵明大概就是歷史上佛系青年的代表了,但誰的青春不迷茫,並不是天生的隱士,不斷在出世入世間彷徨,卻也是一番別樣人生。

陶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散文和辭賦很有成就。特別是《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和《桃花源記》,這三篇最見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千百年來提到歸隱,必然會提到陶淵明,田園平凡瑣碎的生活在他的筆下也充滿了趣味,而他說寫的桃花源,更是讓人無比遐想。

他的田園夢想其實和當時的時代是分不開的,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妥協投降,偏安一隅之地。統治階層生活荒淫,內鬥不斷,軍閥連年混戰,苛捐雜稅繁重,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

陶淵明一生多次在出世入世之間艱難抉擇,既想為官一展宏圖,可在出仕後卻仍然眷念田園,他一生有過五次出仕五次歸隱,激昂鬥志與瀟洒淡泊在陶淵明身上兼容。

蘇軾評價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陶淵明的真性情借用電影《無問西東》中的一句話就是,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陶淵明紀念館

它是為了紀念東晉詩人陶淵明而建立。位於江西省廬山西麓九江縣城沙河街東北隅。

該館佔地1600平方米,建築外觀與陶祠風韻相仿,江南民居風格,面積約250平方米,館內辟有《陶淵明生平事略陳列》。

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

大表哥:幼年認識王安石是因為他寫下的詩文,青年認識王安石是因為他主持的變法,現在認識王安石是因為他倔強的靈魂。

王安石,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對於王安石的改革和變法,千百年來,大家爭論不休、褒貶不一。但對他的人品和文章,他最大的政敵司馬光都是稱道不已,後人更是無可非議。

他寫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芬芳,「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惆悵,「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豪情,「人言不足恤,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執著。

在明末馮夢龍纂輯的《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中,寫道王安石的事迹。文中寫道:「因他性子執拗,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當時的「拗相公」執拗到幾乎要與整個國家的貴族階層為敵,他卻絲毫不畏懼。其實,他本可以選擇安安靜靜的做過公務員,然而他的「拗」讓他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

雖然變法最終失敗,並沒有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多數歷史學家認為王安石變法思想太過超前與現實脫節,但這未嘗不是理想主義者為強國之夢的努力嘗試。

讀一讀王安石,在迷惘的日子裡,也需要一點執拗,在生活中折騰,與夢想死磕。

王安石紀念館

作為江西省十大歷史名人紀念館建設項目之一,王安石紀念館於1985年9月12日破土,次年11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建築方案由南京園林設計研究所設計,佔地面積1332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560平方米。她具有江南宋式府第門楣,樓閣實體,二覽(展覽,瀏覽)兼顧的特點。

地址:撫州市贛東大道南端1085號

曾鞏—惟有青青草色齊

大表哥:他是唐宋八大家中最鮮為人知的一個,曾鞏的人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算不上最傳奇奪目的,但他從容冷靜、努力堅韌、知行合一,卻也活出了最美的姿態。

曾鞏,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是北宋時候著名的散文家,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重要參與者。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卻經歷了「馬拉松」的科考歷程,最後才考中進士。曾鞏生活於社會底層,他對基層有自己深刻而獨到的認識,當他走上仕途之後,便一心想為百姓辦實事。所以他所管理的地區,百姓對他都有很好的口碑。

曾鞏局事帖

曾鞏一生命途多舛,但他始終都是堅強冷靜的面對,自身的性格和生活的磨礪賜予了曾鞏從容踏實、客觀冷靜的心境,從而在他創作的詩文中也深深的烙上這樣的印記。

曾鞏的思想屬儒學體系,他的哲學觀點,強調「仁」和「致誠」,認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虛心自省、正誠修身就能認識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對兼并政策,主張發展農業和廣開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時,以「仁」為懷。

《城南》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曾鞏通過桃花、李花容易凋謝與小草青色長久相對比,暗示了桃花、李花雖然美麗,生命力卻弱小;青草雖然樸素無華,生命力卻很強大,這堅韌的小草其實也是他本人吧。

曾鞏紀念館

曾鞏紀念館位於南豐縣城郊,是江西省十大歷史名人紀念館之一,是中外遊客來南豐參觀遊覽的首選之地,是南豐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曾鞏紀念館景區內有讀書岩、曾鞏博物館、南豐儺文化展覽館、仰風亭、觀景亭等景觀。有詩讚曰:橫跨盱水有南台,壁洞長吟子固篇。注目墨池聽古韻,凝神楓嶺緬前賢。亭前樹影江邊月,岩下書聲石上泉。

宋應星—天工巧奪,開物成務

大表哥:人生總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你努力了,命運欠你的總會用另一種方式償還。宋應星雖歷經15年都沒有考上他夢寐以求的進士,卻因為每年科舉都奔波於一線城市,見識到當時發達城市的手工業,寫下了流傳後世的科學巨著《天工開物》。

宋應星(1587年—約1666年),字長庚,漢族,江西奉新人,中國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宋應星一生致力於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同時思想上的超前意識使他成為對封建主義和中世紀學術傳統持批判態度的思想家。

他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英國漢學家與歷史學家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的狄德羅」。他總結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寫成名著《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宋應星的科舉之路尤為艱難,鄉試中舉後15年內連續參加了6次會試,但都以失敗告終,前半生時光付諸科舉考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宋應星沒有陷入消沉,決定調整人生航向:教書育人的同時開始發奮著書。《野議》《思憐詩》《畫音歸正》《原耗》……還有蜚聲中外的科技巨著《天工開物》,這些重要著作幾乎都是這段時期內完成並刊刻出版的。

宋應星紀念館

宋應星(公元1587—約1666年),中國明末科學家。字長庚。漢族,奉新(今屬江西)人,紀念館選址於馮田工業園區的應星農業科技示範園「宋應星公園」內,佔地面積為60畝。

新建的宋應星紀念館主題定位注重歷史名人館展示與科普教育功能相結合,注重愛國主義教育功能與休閑娛樂功能相結合。做到了寓教於樂,既充分展示宋應星偉大一生的生平和《天工開物》一書所反映的中國古代科技史的精髓以及「技術是自然和人類之間協調的產物」這一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黃庭堅—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大表哥:對母親孝順,對師長尊重、對友人真誠,腹有詩書、坦蕩磊落,這樣的人怎能讓人不敬仰呢?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他的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以「點鐵成金」之論成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是與蘇東坡比肩的文化大家,世人並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黃庭堅《教審帖》

「世道極頹,吾心如砥柱。」黃庭堅一生坎坷,飽經憂患,卻始終保持著文人的風骨,詩品、書品和人品、官品相得益彰,儒、釋、道思想交融並用,勝時不驕,敗時不頹,坦坦蕩蕩之胸懷,磊磊落落之情操,正是黃庭堅備受後人景仰的原因,也是黃庭堅留給我們的人生思考和精神慰籍。

黃庭堅《致雲夫七弟尺牘》

「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清代書法理論家劉熙載的這話真是至理。尤其是用在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的身上,那是一點都不打折扣的。

黃庭堅紀念館

黃庭堅紀念館為江西省十大名人紀念館之一,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修水縣城城南,為紀念黃庭堅而建。

館址南山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緊臨修河,危崖兀立河畔,山巔登高望遠,平地視野開闊,館藏豐富,文物、標本3000餘件(片),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12件、三級文物64件、一般文物500餘件。

歐陽修—在乎山水之間也

大表哥:歐陽修不僅自己很優秀,還是絕世好伯樂,就是為宋代文化的盛世奠基了基礎,從而使這些人發光發熱。說他是北宋的風骨,自然當之無愧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跋《集古錄》

他一生剛正不阿、自然隨性;他是大文豪蘇軾的老師;他愛喝酒,號稱「醉翁」。歐陽修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廣為傳頌的《醉翁亭記》正是在歐陽修被貶謫成為滁州太守寫的,在這裡歐陽修得到了真正的心靈上的慰藉,讓後世的人都記住了他。而政治上的寬簡作風也讓滁州的百姓過上了輕鬆的生活,在山水之間縱情遊樂,陶醉於這悠然的美景之中。與詩酒山水相伴的日子慵懶愜意,連帶著文章之中都帶有靈性。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可見醉翁陶醉山水之深。

與民同樂之中就拋開了憂鬱苦悶,彷彿眼前施施然是一派政治清明的模樣,但個中複雜滋味,怕是只有太守一人知道了。

歐陽修紀念館

歐陽修紀念館(永叔公園)位於永豐縣城的恩江北岸,佔地面積約一萬平米,主體建築有宰相府、明道閣、致用閣等,在這座標準的磚木結構的仿古建築內開闢了歐陽修生平事迹陳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紹了歐陽修的生平、政績以及文學、史學等方面的貢獻。

地址:江西省永豐縣城的恩江北岸

千百年時光

很多事都會湮滅消逝

唯有才華和品德

依然閃閃發光

像江西名人致敬、學習

對理想堅定而努力,對生活洒脫而淡泊

心裡有束光,眼裡有片海

整理:章麗

編輯:駱志俊

出品:江西省旅發委市場處

投稿郵箱:jxtaxwzx@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庭堅 的精彩文章:

文徵明大字行書,猶如黃庭堅再世
傳承好家風 為國育棟樑

TAG:黃庭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