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這座「花之御寺」,領略日本最大木結構觀音像魅力

在這座「花之御寺」,領略日本最大木結構觀音像魅力

日本奈良的長谷寺

日本奈良的長谷寺,為真言宗豐山派總本山,因「花之御寺」之美譽名滿天下,寺中更供奉著日本最大木結構觀音像——十一面觀音菩薩。

如果你已身在奈良,或未來兩三月內有相關計劃,不妨抽空到長谷寺走走看看,因為從3月1日至5月31日,該寺將展出日本最長的捲軸畫。該畫像長16.466米,寬6.226米,重125.5千克,畫中所繪為十一面觀音菩薩三尊像,主尊觀音更是與寺中觀音造像等身。

十一面觀音菩薩三尊畫像展覽海報

寺中僧人正在打開巨幅捲軸

該捲軸畫完成於1495年,正是當年重建觀音造像時所用的草圖。繪製者名為SEIKEN,為室町時代人,相傳其常年居住於奈良的興福寺中。

寺中本堂的十一面觀音菩薩

既是等身像,在欣賞巨幅畫作之前,梵華君不妨先讓各位領略下寺中主尊觀音造像之美。借用住持Kenjin Igarashi的話,「看完本尊像,再看捲軸畫,你會驚嘆二者規模竟是如此宏大;然後細心的人還會發現,草圖和實物間也許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十一面觀音菩薩頭部細節

「十一面」,意味著菩薩頭頂上還有十張臉相。據說寺中最早的觀音像使用的是近江國高島的樟木神樹,於三日內建造完成。如今的造像為1538年重造,10米多高,看起來金光燦燦,眾面相洋溢著和藹與慈悲。菩薩左手拿著寶瓶,右手持錫杖和念珠,立於一塊巨大的磐石之上。身旁有難陀龍王與雨寶童子服侍,二者分立左右。

虔誠的信徒

因菩薩像被安置於本堂大悲閣的後室,通常情況下,人們只能看到造像的上半身。不過在春秋兩季的特別參拜期,信徒們可以來到觀音腳下,通過觸摸御足寄託各自的紅塵俗願。幾百年時光荏苒,在人們的虔誠觸摸下,造像足部的金箔早已剝落,顯得光華黑亮。

這座日本最大的木結構觀音像,被列為該國的重要文化遺產。不過既已來到這裡,寺中其他「寶貝」當然也不能錯過,何況,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里,不好好欣賞一下院中的櫻花與牡丹,豈不是辜負了「花之御寺」的美名與深情。

長谷寺總門——仁王門

長谷寺,建於八世紀上半葉,在日本古典文學作品中常常可見它的身影。來到此寺,首先要通過一道總門,名為「仁王門」。該建築為1894年重建,匾額上的「長谷寺」為後陽成天皇親筆所提,為日本的重要文化遺產。樓門佔地三間一戶,屋頂為歇山瓦茸樣式。門中左右安放著哼哈二將,他們手持法器,面相憤怒,威風凜凜地捍衛著佛國聖地。

登廊

因寺中本堂位於半山腰處,遊人在進門之後,需沿著「登廊」爬上去。這條廊道分為上、中、下三段,共計399級石階,還帶有屋頂,頂棚掛著橢圓形的燈籠。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爭奇鬥豔的牡丹花點綴兩側,與悠長的廊道一起,是何等地迤邐與風雅。

登廊夜景

一路攀登,終於到達本堂大悲閣。這座日本的國寶建築,由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將軍——家光重建,殿中安奉著主尊十一面觀音菩薩。與其他建築不同,本堂外設有禮堂外殿,供遊人欣賞美景,這種建築形制可謂十分少見。正殿與禮堂體量龐大,看起來富麗堂皇,令人驚嘆不已。

本堂大悲閣

寺中還有一座建築不得不看,那就是五重塔。它營建於1954年,為日本戰後首次建造的五重塔,被譽為「昭和名塔」。丹紅的塔身,金燦燦的塔頂相輪,與寺中建築屋頂的扁柏皮茸交相輝映,甚是有趣。

五重塔

賞了建築,又怎能少得了花。在長谷寺中,春有牡丹和櫻花,夏有八仙花,秋有紅葉,冬有冬牡丹,一年四季五彩繽紛,煞是好看。鮮花襯古寺,此美景不知點燃了多少文人騷客的小宇宙,關於「花之御寺」的詩句枚不勝數,譬如高濱虛子的「花寺幽名一心向,錯落分寺三千座」,小抹一茶的「今晨躋身清僧列,寒梅飄香此心悅」等等。

4月的長谷寺櫻花爛漫

5月寺內牡丹爭奇鬥豔

最後,梵華君再給諸位一些貼心提示。入長谷寺需要門票,價格為500日元(約30元人民幣)。參觀十一面觀音像及巨幅捲軸畫者,可到本堂大悲閣。捲軸畫展出時間為3月份每日9點半至16點,4、5月份略有變化,時間調整為9點至16點。

寺中僧人

作者:李芳

圖片:來自奈良長谷寺官網和奈良大和四寺巡禮官網

往期鏈接:

這裡是韓國禪宗中心,首爾鬧市中的一方凈土|這世界

冬奧會舉辦地平昌有座上院寺,三件國寶品鑒新羅藝術精粹|這世界

這裡蘊藏高麗佛教藝術精華,也是平昌冬奧絕佳住宿體驗地|這世界

斯里蘭卡這朵獨一無二的「蓮花」,散發著中國智慧|這世界

清邁這座以「銀」聞名的寺廟裡,驚現「復仇者聯盟」|這世界

在東南亞曾經最強盛的古國聖地,與佛國之光不期而遇|這世界

在這座斯里蘭卡的古老寺廟裡,追尋昨日「愛」的足跡|這世界

這座石頭寺建於山崖之上,佛教和印度教在此邂逅交融|這世界

天龍寺,秋末嵐山,迷失在絢麗色彩中的孤獨禪意|這世界

廟不可貌相,曼谷這座寺院設有泰國唯一的國王行宮|這世界

日本四國島,六座寺六十公里路,只為這幾大碗地道烏冬面|這世界

這個美國人建了一座自己的禪意花園,他說關鍵就在於一個字|這世界

為什麼這位韓國尼姑的廚藝讓米其林大廚都讚不絕口|這世界

佛國文明發現之旅:「千塔之城」,緬甸最後一個皇家首府|這世界

在日本千年古寺中打坐冥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世界

這座斯里蘭卡寺廟的壁畫,濃郁殖民風撲面而來丨這世界

婆羅浮屠的兩千多塊浮雕,隱藏了多少人生智慧和啟迪|這世界

泰國白廟:一位鬼才建築大師光怪陸離的夢|這世界

這座經常在泰劇里出鏡的佛寺,真正代表了蘭納風格|這世界

斯里蘭卡凱拉尼亞皇家大佛寺:佛教藝術的寶庫丨這世界

斯里蘭卡這座佛寺,有別具一格的歐式建築風格丨這世界

這座大名鼎鼎的斯里蘭卡寺廟,是繁華之地的寧靜綠洲|這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美議員競選人以校園血案同款槍作獎品 遭痛批
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加強「一帶一路」框架下農業合作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