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的毛筆不一定最合適!4招教會初學者挑選毛筆

貴的毛筆不一定最合適!4招教會初學者挑選毛筆

最 舒 適 的 藝 術 空 間

願 你 我 遇見 彼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練習書法亦如此!

很多初學者在選擇毛筆的時候

會產生一個誤解:

認為買貴的毛筆就一定沒錯。

但事實恰相反,

有錢未必買到好毛筆。

那麼在選擇毛筆時,

如何挑選一隻合適的毛筆?

在選購的時候又要注意些什麼呢?

今天,小編來告訴你:

選筆技巧

買筆大概有四大標準:大小硬軟長短厚薄。店裡的筆非常多,把你不需要的筆排除掉,剩下的八九不離十,基本上就能買到你需要的筆了。

毛筆有兩個基本數據,一是出鋒的長度,就是筆頭露出筆桿外面的部分,二是筆頭的直徑,筆頭是一個圓錐形,筆頭的直徑就是圓錐形底部的寬度。

1

大小

毛筆大小,決定於筆頭的直徑。

你買大筆還是小筆,取決於你要寫多大的字。

通常學書法,應該從大字開始。

明代豐坊《童學書程·學書次第之圖》講學書法的次第:

大楷,八歲至十歲,《中興頌》、《東方朔碑》、《萬安橋記》。中楷,十一歲至十三歲,《九成宮銘》、《虞恭公墓誌》、《姚恭公墓誌《、《遺教經》。

小楷,十四歲到十六歲,《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樂魏表》、《曹娥表》。

豐坊提到歐陽詢《九成宮》,字大一寸見方,歷史上稱為叫寸楷。嚴格一點講,大楷至少要寸楷兩倍大。

簡言之:大筆可以寫小字,小筆不可以寫大字。

2

硬軟

毛筆本身就是軟的,這裡所討論的軟硬,是希望軟中帶硬,按得下,起得來。不是純軟如棉,一坨稀泥,那樣的筆沒法寫字。

硬毫筆,純狼毫筆,純紫毫筆,烏龍水,軟毫,兼毫,兼毫用料是:筆心用硬毫為主,加軟毫襯墊,被可以只用一種軟毫。韋誕《筆方》用紫毫搭配青羊毛為筆心。兼毫的優點是:軟硬適中,書寫流暢,最好用的就是兼毫

毛筆的軟硬,還要配合紙張。唐朝盧攜《臨池訣》說:「紙剛則用軟筆」,就是硬的紙,應該用軟的毛筆去寫。「紙柔用硬筆」,「純剛」就是紙也硬,毛筆也硬,「純剛如以錐畫石」,「純柔」,就是紙張也軟,毛筆也軟,「純柔如以泥洗泥,既不圓暢,神格亡矣。」他又說:「畫石及壁」,在石頭或者牆壁上寫字,「同紙剛例」,跟硬紙一樣,「蓋相得也」。用軟筆去寫,就很相配。

3

長短

筆頭的長短,由出鋒這個數據決定。

你看這三枝筆,出鋒的長短相差很大。長鋒的好處是儲墨量較高,但出鋒越長,越不容易控制筆尖。短鋒的缺點是儲墨量較少,但鋒短容易控制筆尖。中鋒的優缺點在兩者之間

用長鋒還是用中鋒,甚至短鋒,要看你的需要而定。

譬如說像鐵線篆,要求線條絕對均勻,如果你用長鋒筆去寫,很容易扭動,清代有些書法家就把筆捆紮起來,只留下一個筆尖,其實用一枝短鋒筆去寫,那就穩定得多了。

宋代姜夔《續書譜》說:「長而不勁,不如弗長,勁而不圓,不如弗勁"。他的意思說:出鋒長但不夠硬,必然筆腰軟,所以不如不長。筆頭不夠圓,四面不對稱,硬了更不聽話,所以不如不硬。

簡言之:如果你是書法初學者,建議還是選擇中鋒最好。

4

厚薄

厚薄指筆形,就是筆頭的形狀

筆頭比較厚實,行話稱之為「濃」。比較尖,太瘦,我們稱為叫薄。

簡言之,初學者在選擇毛筆的時候可以一句以下4點來進行選購:

大小:聯筆和屏筆各一。

硬軟:兼毫。

長短:中鋒。

厚薄:適當厚一點兒。

開筆的技巧

新買的毛筆一般都是用海藻膠固定的,首先在使用前要先去除海藻膠,這一步驟習慣上我們稱之為:開筆。

開筆的方法很簡單,準備一盆清水,將毛筆浸泡在水中,待膠質溶解即可。一般為了加快它的溶解速度,在開筆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用手指輕輕按壓毛筆。

如下圖所示。

開筆後,要將毛筆擦乾,正常的操作方法是利用紙張或者毛巾將毛筆上的水分吸干,為了讓毛筆幹得徹底一些,可以盡量將毛筆拉開一些。

洗毛筆小TIPS:

洗毛筆相對較為簡單,但是切記只能用冷水洗,不可用熱水洗。熱水毛筆會軟掉。在打開的水龍頭下面,輕輕的把毛筆放在裡邊,讓它沖一衝,大概時間一分鐘,看到把墨衝下的黑色慢慢變淡,水變清了。要判斷毛筆是否洗好了,可以拿一個白色的瓷器,接上水把毛筆放在在裡面攪動,如果發現明顯還有黑色,再重複前面的步驟,直到水基本變清即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加 的精彩文章:

懂這4步,你也能學好《曹全碑》
趙孟頫行書《閑居賦》,初學者的好範本!

TAG:書畫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