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曹操忍住不稱皇帝,背後的考量證明確實是干大事的人

為何曹操忍住不稱皇帝,背後的考量證明確實是干大事的人

原標題:為何曹操忍住不稱皇帝,背後的考量證明確實是干大事的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自董卓擅權,十八路諸侯共擊之。曹操憑藉對權謀與智慧的巧妙運用,在亂世中趁勢而起。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獻帝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依靠縱橫捭闔的手段,曹操統一了黃河流域,雄兵百萬,戰將千員,成就了宏圖霸業。


然而,曹操最終沒有稱帝,給世人留下了一個謎團。曹操為什麼不稱帝呢,許多人都有自己的思考,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


其一:不背亂臣賊子的罵名。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但忠孝禮義仍在。曹操亦不能擺脫儒家文化的影響。在爭權奪利、內征外戰的血雨腥風中,一直以天子之名出師,以捍衛朝廷的名義進行。


曹操深知,如果自己稱帝,那他將淪為千夫所指的罪人,難逃今生來世歷朝萬代的唾棄與責罵。


其二:避免成為眾矢之的。雖然曹操已取得了對漢室的絕對控制權,但他的勢力仍局限於北方。東南、西南的孫權、劉備亦非等閑之輩。


曹操如果貿然稱帝,必將成為眾矢之的,讓孫權、劉備等人有了一個討伐亂臣賊子的幌子,繼而帶領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如此一來,他苦心經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絕對優勢如流水東去,難挽狂瀾,不僅陷入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動,更有可能引發一場空前慘烈的激戰。



其三:看不上虛名而重實權。曹操為人講求實際,實權與虛名孰重孰輕他再清楚不過。能夠從亂世中一路走來,靠的不只是雄心壯志,更是自身的硬實力。


稱帝不過是多得了個名號,而天子詔令由他口授,朝廷政策由他制定,官員任命由他授意,這一切足以證明他名為丞相實當皇帝。皇帝名號,此時不僅不能錦上添花,反而可能因此而遭落井下石之罪,要它何用?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曹操的真實想法早已消磨在歷史的長河中,早已不可考。但歷史還將繼續,功過是非,全憑後人評說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烤土豆大師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不忍細看,隋煬帝楊廣堪稱影帝,假裝善良,殺兄弒父奪得皇位
面對殘暴蒙元,宋代歷史是怎麼被保留下來的

TAG:烤土豆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