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是哈佛學霸,他的一次秘密訪華,改變了40年來的中美關係

他是哈佛學霸,他的一次秘密訪華,改變了40年來的中美關係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




— 

回復 晚安 送你一個特別推送

 





 


 



他是美國人,一生關心中美兩國的關係,甚至改寫了中美關係的歷史。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書劍為酒






40多年前,在一個悶熱的夏日,一位美國高級外交官突然「肚子疼」,隨即,他就被送往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遠在深山的官邸,以此避開了眾多記者的耳目。



為啥要避開外界的耳目?




因為這個外交官的真實目的,

是要秘密訪問數千里之外一個當時仍和美國憤然相對的東方大國——

中國






在當時兩國依然敵對的情況下,

這個美國外交官竟敢秘密訪問中國,而且在北京經過48小時的旋風式訪問後,他竟然真的叩開了中美之間塵封20多年的外交大門!




一個小小的外交官竟能有如此通天本領?



他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事與後台?




今天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美國著名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前國務卿

基辛格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生於德國

費爾特市的一個猶太家庭,在本應擁有美好純真童年的那幾年,很不幸地,基辛格的親人們卻在不斷遭受納粹的迫害。




尤其是在30年代的希特勒大屠殺中,

基辛格家裡至少有13個親戚被送進了毒氣室。




為了活下來,1938年,

小基辛格跟著父母悄悄遷居紐約,當時只是為了逃難,誰也沒想到,這次遷居,竟陰差陽錯改變了基辛格的一生,自此翻開了他不凡人生的第一頁。





童年基辛格




基辛格初到美國時,

父母把他送進了華盛頓高級中學讀書。




當時這所學校共有5000學生,

其中有很多是猶太人,當時劫後餘生的基辛格,最大的願望是畢業後能做一名會計師,平安度過一生。







但世事弄人,

那時的美國雖然沒有納粹的迫害,卻也不得不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這場戰爭,再次改寫了基辛格的命運。




1943年,基辛格正式加入美國籍,

不久後就應徵入伍,準備在美國陸軍服役三年。




在軍隊中,他有幸遇到了

同是德國裔的列兵克雷默爾,這個人甚至可以說是基辛格傳奇人生的起點,因為他是這世上第一個發現基辛格卓越才華的人。




「你就是一個天生的奇才!」

克雷默爾激動地說。





1945年,

基辛格(左)與克雷默爾




在克雷默爾的幫助下,

基辛格被調到師部擔任德語翻譯,軍銜也從列兵提升為軍士。




而就在二戰的最後幾個月,

基辛格又從第84師調到第970反諜報部隊,並被任命為陸軍中士參謀。




緊接著在1945年3月,基辛格再受重用,

被任命為接管德國被佔領城市的官員。




讓一個曾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

去管理德國城市?




這樣真的不會有問題嗎??




要知道當時的德國納粹,

可是用了最殘忍的方式奪去基辛格身邊親人無比寶貴的生命,如今境遇互換,基辛格難道不會仗權伺機報復?




答案當然是:沒有。




據當時的資料記載,

基辛格沒有做出任何出格的個人行為,他無比警醒,又無比自製,他硬是用自己卓越超群的行政能力,克服了對德國人的報復心理,堅守住了人性的操守與美好底線,讓後人不得不肅然起敬。





二戰後的德國




戰爭結束後,

飽受戰火考驗的基辛格回到了美國,並隨即進入哈佛大學政治系繼續念書。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基辛格的「奇才」與聰明天賦,開始在人群中嶄露頭角,鋒芒漸露。




由於本科學習成績優異,

基辛格被哈佛免試推薦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不僅如此,他先是

在1952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又於1954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一躍成為當時風靡哈佛校園的學霸。




現在的哈佛依然流傳著

很多關於超級學霸基辛格的有趣段子,最有名的莫過於「基辛格規則」。







  • 1958–1959,哈佛國際事務研究中心成員,

    第一排左三為基辛格




據說當年基辛格完成了他的本科畢業論文,

《歷史的真義——關於施本格勒、托因比及康德的感想》。




這篇本科論文長達377頁,

基辛格的導師埃利奧特教授僅看了前100頁,就提筆批了「最優」。




但因為他的論文篇幅過長,

學校被迫制定了「基辛格規則」,這條規則限定未來的大學生在撰寫本科畢業論文時,長度不得超過基辛格論文長度的1/3。




能學霸到這種程度,

這世上大概也只有基辛格了。




但這些有趣的學霸經歷,

其實僅是基辛格傳奇人生的序幕,他真正的不凡,這才剛剛開始。




1969年1月,學霸基辛格離開了哈佛校園,

他受人生中的又一個伯樂——

尼克松

——邀請,到華盛頓走馬上任,出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從此實現了由學者到官員,由文人戰略家到政策制定人的關鍵轉變。





基辛格(右)與尼克松在交談




憑藉著自己傑出的外交才能,

而後基辛格又兼任了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美國國務卿,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並成為第一個能身居如此高位的外來移民,以一己之力改寫了美國歷史。




但就在基辛格的政治生涯青雲直上時,

他人生的第一個巨大挑戰,也正在悄悄來臨。







  • 1968年12月5日,基辛格(中)與尼克松(右)進行了會談




1969年後,中美關係開始惡化,

並一度處於高度僵持和危機之中。出於對當時國際形勢的判斷及對中美兩國共同雙贏發展的考慮,基辛格一直在呼籲中美關係破冰,希望可以保持中美之間的正常交往。




但無奈當時國際形勢變幻莫測,

一旦有一星半點不確定的風吹草動,都將直接影響世界風向和格局,為了能在最小阻力的情況下使中美兩國順利建交,基辛格開始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為顧全大局,最終基辛格自導自演了本文開篇的一幕。




那次的「肚子疼」事件,

又被史上稱為「波羅一號」行動。




為了達到預期效果,

基辛格甚是煞費苦心地進行了一番安排。




為了轉移人們的視線,他先是讓白宮新聞秘書在例會上宣布:「尼克松總統即將派基辛格博士於

1971年

7月2日至5日到越南南方執行調查事實的任務,隨即到巴黎同戴維·布魯斯磋商。在基辛格赴巴黎途中,他將同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官員們會談。」




實際上,

基辛格也的確於1971年7月1日離開了華盛頓,在越南西貢活動了三天,到曼谷停留一天。




然後6日到達印度新德里,8日到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




8日的伊斯蘭堡晚宴上,

基辛格就開始按原計劃裝肚子痛了。





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心領神會,

當即高聲宣布,伊斯蘭堡天氣太熱,影響基辛格的健康,請他去那蒂亞加利的總統別墅休養,以擺脫記者的追逐。







  • 1970年7月8日,基辛格(左)與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右)對話




在葉海亞·汗總統的熱情幫助下,

基辛格在9日凌晨四點半,同章文晉等陪同人員,一起乘巴基斯坦民航707飛機直飛北京。




並於當天12時15分順利到達北京南苑機場。




周總理派葉劍英、黃華、熊向暉

和韓敘等到機場迎接,而後周總理親自設宴接待和平信使基辛格。







  • 周總理親自設宴接待基辛格




那是基辛格第一次在中國見到周恩來總理,

據說當時兩人聊得很開心,並就中美兩國的外交關係達成了初步共識,為中美建立外交奠定了良好基礎。







  • 1971年7月,毛主席、周總理會見基辛格




不久後,尼克松正式訪華。




著名的乒乓球外交,自此拉開歷史序幕。





歷史性握手




後來基辛格繼續多次訪華。







  • 1975年10月20日,基辛格等美國客人在北京參觀故宮博物院







  • 2006年10月10日,辛格來被授予北京大學榮譽博士稱號







  • 2013年6月,基辛格和他的家人參觀秦始皇兵馬俑




2002年3月5日,

基辛格在華盛頓國家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講,滿懷激情地介紹中美建交30年來的歷程,並展望和呼籲中美關係的未來。




而剛好也是在

基辛格致力於中美建交的期間,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殊榮!




當年初訪中國時,基辛格還只是個

小小的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而斗轉星移,現如今的他已是90多歲高齡。他一生都關心和支持中美關係的發展,曾80多次訪華,跟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每一代中國領導人都有交往,為中美關係大門的開啟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簡直就是「最牛老外」,中美外交風雲的「活化石」!







  • 1985年11月,鄧小平總理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但這位從前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政壇大人物,

如今已漸褪去華麗的權力外衣,暫別紙牌屋裡殘酷無情的權力遊戲,開始專註於學術研究和國際外交政策的深入探討,並出版了多本風靡世界的論著。





《核武器與對外政策》(1957年)、《復興的世界》(1957年)、《選擇的必要:美國外交政策展望》(1961年)、《麻煩的夥伴關係:大西洋聯盟的重新估價》(1965年)、《白宮歲月》(1979年)、《紀錄在案》(1981年)、《動亂年代》(1982年)、《大外交》(1994年)、《論中國》(2011年)、《世界秩序》(2015年) 等。




其中《核武器與對外政策》一書曾被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指定為必讀參考書,出版第一年就售出了17000冊,對50—60年代的美國戰略思想產生了巨大影響。肯尼迪上台後採用的所謂「靈活反應」戰略,實際上是基辛格有限戰爭理論的翻版。







雖然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依然常常會晤基辛格,

向他請教許多關於國際外交的事情,甚至坊間一直有媒體和局外人在不停猜測傳聞,說基辛格將會重握大權,再戰名利場,但基辛格本人卻只埋頭做好自己的事,對一切釋然。





「生命是痛苦的,既有生,必有死。生存註定是倏忽無常的。從來就沒有一種文明是永恆的,沒有一種期望是能完全實現的。這是必然性,這是歷史的命定,這是世人不可逾越的困境。」




基辛格幾乎在用他的一生去詮釋

什麼是歷史,什麼是人類的命定與困境。





「生命中包含著苦難和倏忽無常。誰也不能選擇自己的時代或他哪個時代的環境……對自由的體驗使我們能夠超脫過去的苦難和歷史的挫折。在這種靈性中包含著人性的本質,包含著每個人賦予他生命的必然性的獨特之處,包含著使人寧靜的自我直覺。」




基辛格始終認為,「21世紀的國際秩序會出現一個似乎自相矛盾的特點:

一方面愈來愈分散,一方面愈來愈全球化。」




而目前世界上所發生的這一切,無一不正在印證著基辛格曾經的認知與預言。







「如果有人在我1971年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時向我描繪中國今天的樣子,即使只是想像一下高樓林立的景象,我也一定會說那是不可能的

」基辛格說。




「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了現實。我非常有信心,下一個十年他們甚至會超越他們在過去的所有成績,如果我能有幸見證的話。」




世界華人周刊(wcweekly)版權所有  華哥編輯


周刊推薦 

【點擊藍字可以直接跳轉到文章】





  • 世界第一女記者法拉奇:被男友要求分攤墮胎費,一生未婚,卻活成了最彪悍的傳奇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自帶流量,但不嘩眾取寵的「詩詞男神」



  • 普通人如何找到自己的隱藏潛能?|大腦優勢測試




華哥誠邀您加入

世界華人周刊

作者群!


希望您是周刊讀者、有成熟寫作經驗、了解新媒體。


勾搭華哥微信 

zglgag168


馬上入伙




華哥推薦好物


??





本刊是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合作方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

「華人優品」推薦好物

 

順手點個讚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用這個百年品牌「大頭」牙刷,高效呵護牙齦,刷出幸福感~
80多年前的復仇事件:她手刃殺父仇人,舉國震動,卻被特赦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