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續古文觀止-哀鹽船文

續古文觀止-哀鹽船文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儀征鹽船火,壞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時鹽綱皆直達,東自泰州,西極於漢陽,轉運半天下焉,惟儀征綰其口。列檣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隱若城廓。一夕並命,郁為枯臘,烈烈厄運,可不悲邪!

於時玄冥告成,萬物休息。窮陰涸凝,寒威凜栗。黑眚拔來,陽光西匿。群飽方嬉,歌咢宴食。死氣交纏,視面惟墨。夜漏始下,驚飆勃發。萬竅怒號,地脈盪決。大聲發於空廓,而水波山立。

於斯時也,有火作焉。摩木自生,星星如血,炎光一灼,百舫盡赤。青煙睒睒,熛若沃雪。蒸雲氣以為霞,炙陰崖而焦爇。始連楫以下碇,乃焚如以俱沒。跳躑火中,明見毛髮。痛謈田田,狂呼氣竭。轉側張皇,生塗未絕。倏陽焰之騰高,鼓腥風而一吷。洎埃霧之重開,遂聲銷而形滅。齊千命於一瞬,指人世以長訣。發冤氣之焄蒿,合游氛而障日。行當午而迷方,揚沙礫之嫖疾。衣繒敗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於海不絕。

亦有沒者善游,操舟若神。死喪之威,從井有仁。旋入雷淵,並為波臣。又或擇音無門,投身急瀨,知蹈水之必濡,猶入險而思濟。挾驚浪以雷奔,勢若隮而終墜。逃灼爛之須臾,乃同歸乎死地。積哀怨於靈台,乘精爽而為厲 。出寒流以浹辰,目睊睊而猶視。知天屬之來撫,慭流血以盈眥。訴強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若其焚剝支離,漫漶莫別。圜者如圈,破者如玦。積埃填竅,攦指失節。嗟狸首之殘形,聚誰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抔,辨焚余之白骨。嗚呼,哀哉!

且夫眾生乘化,是雲天常。妻孥環之,氣絕寢床。以死衛上,用登明堂。離而不懲,祀為國殤。茲也無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此冤橫!遊魂不歸,居人心絕。麥飯壺漿,臨江嗚咽。日墮天昏,凄凄鬼語。守哭迍邅,心期冥遇。惟血嗣之相依,尚騰哀而屬路。或舉族之沉波,終狐祥而無主。悲夫!叢冢有坎,泰厲有祀。強飲強食,馮其氣類。尚群游之樂,而無為妖祟!人逢其凶也邪?天降其酷也邪?夫何為而至於此極哉!

【翻譯】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日,停泊在儀征縣境江面上的鹽船發生了火災,共焚毀船隻一百三十艘,燒死和淹死了一千四百多人。當時,成批轉運出去的鹽糧,由東始自泰州,向西直達漢陽,幾乎遍及半個中國。而儀征正是控扼鹽船來往的水路要津。這裡船隻聚集,桅杆遮蔽天空,沿江林立,遠遠望去,隱隱約約宛若城廓。但卻在一個晚上同歸於盡,死者都變成了燒焦的肉乾。平白遭受如此劇烈的火災,這能不悲傷么?

當時,冬令將盡,萬物沉靜,殘冬歲尾陰氣凝固,分外嚴寒,黑色的雲霧突然紛擁而至,夕陽早已西下。人們吃著晚飯,席間還擊鼓歌唱以為嬉樂,豈料死神步步迫近,只見晦暗的臉色顯示出凶兆。天色剛近黃昏,狂風怒起。萬千孔穴響起刺耳的呼嘯。江河流水洶湧澎湃,可怕的聲響震撼於曠野長空,巨浪象小山一樣矗立水面。

正在這時,發生了火災。木船相磨擦起火,只見星星點點殷紅如血。大火一燒,百十條鹽船一片赤焰。青紫色的濃煙滾滾,飛火之下的船物就象是用沸水澆灌的雪堆,融化迅疾。烈火還將天上的雲氣蒸烤成紅霞,連背陰的崖岸也被烘焦。船隻本是連接在一起下錨停泊,因而便統通燒毀沉沒。船民紛紛奔竄於烈火中,火焰映照出他們的頭髮。他們痛苦萬狀,狂呼亂喊,直至聲疲力竭;或翻來覆去,驚惶失措,可憐還未斷氣。忽然,明亮的火焰再次升騰起來,隨著一陣腥風吹過,重又發出燒灼的細響。及至煙灰塵霧消散,被燒的船民客子一齊聲銷跡匿。千餘人命,在一瞬之間,向人世永訣。這些屈死的鬼魂,冤氣和合著四溢的凶氣,遮掩了日色。將到第二天中午,這股冤氣就象迷失了方向一樣四處漂蕩,以至飛沙走礫。被燒爛的碎衣片和破棉絮,以及燒焦的木渣炭屑,漂浮江面而下,至海不絕。

也有一些會游泳的人,他們平時操舟若神,如今冒著死亡的威脅,下水去救人,卻被捲入水底,同樣喪生殞命。還有些遇難者逃生無路,被迫跳入急流,明知下了水一定被淹死,但還是冒險而希求得救。誰知波濤洶湧,勢若奔雷,這些人眼看快爬上岸了,最終還是沉了下去。他們逃脫被燒爛的厄運僅僅一剎那,卻仍然同樣難免一死。死難者心裡充滿了哀怨悲苦,冤魂必定會化作厲鬼時時作祟。十二天以後,死屍漂浮出寒冷的江面,他們仍斜瞪著眼睛而不瞑目。當知道自己的親人憑弔慰撫而至,眼眶裡便充滿了血水,似乎在傾訴不幸遭難的內心悲傷,即使不能開口說話,卻能理解他們的遺願。

死屍有的被燒得肢體不全,有的被燒得模糊不清。有的屍體蜷曲,有的屍體破損。或者七竅充塞著塵埃,或者被折斷的手指脫離了骨節。可嘆這些屍體縱盛入棺槨,也是殘缺不全的,同一個墓穴里不知名姓的冤鬼聚在一起!即使收殮一捧燃灰,也難以分辨是誰的白骨。啊呀,多麼可悲啊!

人生在世,若能順應自然規律而死去,那才是正常的。比如妻子兒女們四周環立,在病床上斷氣;又如因保衛國君而死,雖身首異處,卻能策功序德於明堂,而成為國犧牲的烈士。但這些遇難者卻死得沒有意義,何況又非善終。老天啊,這些人有何罪過,非得遭受這樣的橫死冤屈呢?這些冤魂遊蕩不歸,活著的親人多麼悲痛欲絕!他們捧著祭奠亡魂的酒類、食品,正臨江灑淚。但見天昏地暗,似聞鬼魂凄語。他們駐足江畔,哀哭亡靈,留戀難返,心裡希望能在陰曹地府里同親人相遇。而那些死者的嫡親子女更是相互攙扶著,大放悲聲,在路上隨時可見。甚至有舉族為此沉江者,終於落得無子無孫的悲慘結局。多麼可悲啊!這麼多人埋葬在一處墳墓,日後將祀祭那死而無後者的祠宇。鬼魂啊,儘力吃一些、喝一些罷,憑著氣味相投,你們互相結合吧。希望你們以群游之樂為重,而不要興妖作怪。倒底是人逢其凶呢,抑或老天有意施其酷烈呢?為什麼會發生這悲慘至極點的事故呢?

【賞析】

汪中(1745—1794),清代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字容甫,江蘇江都(今揚州 )人,少年時孤貧好學,三十四歲為拔貢,後來未再應舉。又曾助書商販書,因受啟蒙,遍讀經史百家之書,卓然成家。工於駢文,所作《哀鹽船文》,為杭世駿所激賞,由此文名大顯。能詩,尤其精於史學,曾廣泛考證先秦圖書,研究古代學制興廢。所作《墨子序》,對已成絕學的墨學推崇備至,認為墨學是當時的顯學,墨翟為救世的仁人,并力辯孟子排斥墨翟為過枉。又作《荀卿子通論》,肯定「荀卿之學出於孔氏,而尤有功於諸經」,以孔子、荀子而不以孔子、孟子並提,否定了宋代儒家的「道統」說。其為墨子、荀子翻案,在當時屬大膽思想,曾被統治者視為「名教之罪人」。所著有《廣陵通典》、《述學》內外篇、《容甫先生遺詩》等。

此文的藝術特點包括:

(1)敘事生動,描寫細緻。文章描述失火情狀,一面以時間先後為主軸,統率整個事件的描寫次序;一面又從失火時的環境、氛圍、船民垂死掙扎及死後形骸枯焦的各種凄慘景象展開,多方面地再現出當時火焰衝天、煙霧迷漫、群聲嘶號、焦屍浮江的慘況;描繪逼真,設喻貼切,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2)情感流走,控縱自如。此文通篇流貫著哀矜痛苦的悲憫之情,這與作者能熟練運用駢文的藝術技巧密不可分。首先是承繼了六朝駢文長於抒情、善於誇飾的特點,講究對偶和用韻增強了文章的詠唱情味和聲調之美,更顯凄楚動人;其次是把用典、藻采化解在對場面和人物的具體描寫中,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3)運筆圓活,富於辭采。此文既有全景的鳥瞰,又有局部的刻劃;描寫之中情感洋溢,敘事之末歸於議論,筆法靈活,氣脈貫通,一洗傳統駢文板重、粘滯之弊。此文的語言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既有駢文句式整齊、音律和諧的優點,又駢散兼行,揮灑自如,似信筆寫成,故語言典雅而不失其自然,工整而不失其生動。

王念孫在《述學》序中評價說:「至其為文……當世所最稱頌者:《哀鹽船文》……蓋其貫穿於經史諸子之書,而流衍於豪素,揆厥所元,抑亦醞釀者厚矣。」游國恩在《中國文學史》卷四中評價說:「汪中的駢文所以特出於當世,不僅在於他的有學和詞采,更重要的在於他有真實的思想感情。他的每一篇作品,都不是率意而為,也不是無所為而為,而是經過長期的準備醞釀,發抒其不得不言的產物。他的駢文,確實如劉台拱《遺詩題辭》所說的『鉤貫經史,熔鑄漢唐,闊麗淵雅,卓然自成一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之想 的精彩文章:

人物傳記-宋書·劉延孫傳
唐詩鑒賞-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TAG:思之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