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傅山丨清初第一寫家

傅山丨清初第一寫家



傅山 草書《賀楓仲得孫》


絹本 手卷

山西省博物院藏




傅山,清初一代大儒。他主張「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力糾明晚期秀媚書風。此十二屏,書陶淵明《歸去來辭》,遠觀不失氣勢之雄闊,近觀倍見筆法之精變。通篇神完氣足,力透紙背。《歸去來辭》是晉代陶淵明所作抒情小賦,是脫離官場回歸田園的宣言。





"清初第一寫家"——傅山











傅山(1607-1684年),字青竹,後改青主,山西陽曲人。博通經史諸子,兼工詩文、書畫及醫學,且武功卓絕,學問深邃廣博,被尊為一代宗師。很多人知道傅山恐怕是得益於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小說一開場就刀光劍影,描繪了一場傅青主與楚昭南在五台山的生死搏鬥。




清  傅山《草書乾坤惟此事五言詩》上海博物館藏




傅山一生跨越了兩個朝代,其前半生是統治中國近300年的明王朝的最後37年。對傅山而言,國破山河在,無疑是天崩地裂,他在《甲申集·甲申守歲》中寫到:"三十八歲盡可死,棲棲不死復何年!"傅山的後半生又趕上清王朝統治中國的最初40年,清軍野蠻的鎮壓、屠殺和掠奪,漢人的反抗,抗清義軍的頑強戰鬥,以及清廷對漢族知識分子的思想統治、文字獄和籠絡收買……這段血腥而動蕩的歷史深深的影響了傅山的後半生,也影響了他的書法創作。






清  傅山《草書杜甫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詩》 天津博物館藏



明末清初社會的動蕩促使思想的活躍,在文學藝術領域掀起了一股以明遺民文人士大夫為代表,崇尚"高古奇逸"風格的浪潮,也出現了一批特立獨行的書畫家,被後世譽為"遺民畫派",傅山就是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梁啟超將傅山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同列為學問及思想界的"清初六大師"。





清 傅山 臨王羲之《諸從帖》 山西博物院藏




在書史上,傅山主張書法拙則入古、巧則趨邪,故應重於正、貴於拙。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寧四毋"的書學主張——即"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集中體現了傅山的美學思想。傅山在中國書法美學理論探索與研究的道路上獨闢蹊徑,影響深遠。





清 傅山 杜甫《赤霄行》 山西博物院藏




在書法創作上,傅山在20歲左右已"於先世所傳晉唐楷書無所不臨"。從書史來看,傅山的作品大致可以分成楷書、隸書、篆書和草書四個部分。傅山所處的時代講究個性的書寫,他的作品是恣意張揚。傅山楷隸行草諸體兼擅,楷書端莊遒勁,剛健有力。草書筆勢雄渾,線條婉轉飄逸,點畫頓挫抑揚,富有浪漫色彩,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






清 傅山 杜甫《漫成二首》之二 山西博物院藏 




《傅山的世界》、《傅山的交往與應酬》作者、傅山研究權威學者白謙慎教授這樣總結:"傅山是最能反映清初知識、學識、意識品位變革的人物。"在他看來,傅山是明末清初以後最後一個寫草書的名書法家;同時他又是最早開始探索碑學書法的人,他的作品代表了一個非常自由開放的時代。





清 傅山 讀宋南渡後諸史傳 山西博物院藏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書法研究所副所長陳志平認為,傅山是繼顏真卿之後,在那個天崩地裂的時代,把書法的精神高度再次推向歷史高峰的傑出人物。





清  傅山《草書風磴吹陰雪五律詩》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  傅山《行草足夢中句七言詩》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清 傅山 青羊庵 山西博物院藏






清 傅山 臨王羲之《伏想清和帖》 山西博物院藏






清 傅山 雨中畫鴨圖 山西博物院藏






清 傅山 上官昭容《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之十四 山西博物院藏






清 傅山 酒陳茶槍次第陳 山西博物院藏





清  傅山 《草書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詩》山西省博物院藏






清 傅山 李白《秋登宣城謝北樓》 山西博物院藏






清 傅山 上官昭容《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之三 山西博物院藏






清 傅山 《不覺二首》之一 山西博物院藏







目前100000+人已

關注加入我們




坦腹齋主人 張大拙微信

 

zdazhuo


版權聲明:坦腹齋致力於中國藝文的推介傳播。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聯絡郵箱:1013102739@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腹齋 的精彩文章:

書畫家怎麼就成了「暴發戶」?
今天正月初六,送你66張【福照】,祝你66大順!

TAG:坦腹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