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博士的控糖之路——知己知病,健康放心

鄭博士的控糖之路——知己知病,健康放心

」陳伯,您最近半年都沒抽血化驗,應該評估一下糖尿病以及併發症的情況。」鄭博士跟70歲的陳伯說。「那我應該檢查什麼項目?需要多少錢?」,陳伯一副不置可否的態度,「抽血還有驗尿需要200多塊錢?」,陳伯坐不住了,」怎麼這麼貴!怪不得新聞老說看病貴,你們醫生就喜歡沒事亂做檢查!」

鄭博士知道,這陳伯是一個健康意識相對落後的糖友,鄭博士看著陳伯,斬釘截鐵的說:「陳伯,先不要激動,我想問您一個簡單的問題,您來醫院的目的是什麼?」,陳伯大聲諷刺說:「那還用問!不來看病難道來旅遊?!」,鄭博士點了點頭,「那就對了,您知道是來看病,很好。那您知道糖尿病治療目的是什麼嗎?」,陳伯堅定的說:當然是降血糖!」

鄭博士繼續說:「您只說對了一半,您應該時刻牢記過來看病的目的是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陳伯態度有所緩和,示意鄭博士繼續往下說。「您這一年來,每天都聽醫生的話服藥,也基本算是規律,但是,每次您過來,讓您測一下血糖都推三推四,您以為是省錢,其實,這是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呀!您不測血糖,我們作為醫生,怎麼判斷您的血糖控制的好不好?如果您一直堅持吃藥,花了時間、花了錢來醫院看病,血糖控制不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您說冤不冤?」,陳伯有點不好意思了,自覺有點心虛:」血糖高不高我自己能感覺的到。」

鄭博士」得理不饒人」,繼續做陳伯的思想工作:「您這話不對,除非血糖特別高或者特別低,不然自己一般感覺不到什麼明顯不舒服,您自己覺得血糖不高,可能跟實際情況有偏差,所以,我們不相信患者自己的主觀感覺,我們更相信客觀的數據,舉個例子,您走到一個房間前,房門是關著的,讓你說出房間裡面有什麼東西,您是覺得猜一猜能猜到,還是直接打開房間的門觀察來得準確?」,陳伯點頭表示打開門觀察更清楚,「那就對啦,血糖情況還有身體臟器的功能不能靠猜。這就是我們需要您提供血液和尿液樣本化驗的原因所在,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您的身體情況,對糖尿病進行綜合管理,如果情況良好,那麼我們繼續目前的方案,如果情況不好,我們要根據化驗結果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把血糖控制好,才能把併發症發生的風險降到最低,才能和其他沒有得病的人一樣健康快樂地生活,您應該不希望等到出現心肌梗塞、腦梗塞、糖尿病腎病等麻煩的併發症的時候才開始重視吧」。

陳伯理解了,臉逐漸紅了:「之前從來沒有醫生跟我說這麼詳細,現在我明白了,檢驗和檢查是為了醫生更好了解我的身體情況,更好的治病預防併發症。」,鄭博士笑著點了點頭:「我們每天看接近200位糖尿病人,像您這樣認為的還是很多的,現在醫療改革,體現醫生價值的是診療技術,而不是多開藥和多做檢查,跟您疾病相關的檢查,我們堅持讓您做,沒關的檢查,我們也堅決不做。」,陳伯表示清楚明白,同意抽血和驗尿,鄭博士根據陳伯的檢查結果,重新制定了治療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願糖平 的精彩文章:

鄭博士的控糖之路——糖友春節飲食六大建議

TAG:願糖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