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喬爾·邁耶羅維茨:彩色攝影先驅

喬爾·邁耶羅維茨:彩色攝影先驅

David Kregenow拍攝的喬爾?邁耶羅維茨

喬爾?邁耶羅維茨是美國著名的街頭攝影師、彩色攝影的先驅,他和斯蒂芬?肖爾、威廉?埃格爾斯頓都是最早嘗試以彩色攝影的方式來表現美國城市街頭景觀的攝影師,他對現代主義的領悟在「彩色攝影被接受為藝術作品」方面起到了促成作用。

他在美國是一位「無需被介紹」的攝影師,他的作品曾在全球博物館和畫廊的350多次展覽中展出,他還是9?11之後唯一被授權進入世貿遺址進行拍攝的攝影師。

喬爾?邁耶羅維茨

喬爾?邁耶羅維茨(Joel Meyerowitz)1938年出生在美國紐約的布朗克斯。1959年,他從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專業是繪畫和醫學繪圖,畢業後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1962年在受到了羅伯特?弗蘭克的啟發後,開始從事攝影,一開始是黑白和彩色都有,60年代中期開始完全用彩色。70年代後,他又放棄了35毫米的輕巧照相機,而改用較為笨重的大畫幅箱型照相機。拍攝的對象也有所改變,從前是以紐約街頭為主,用了大畫幅之後更多的拍攝風光。

邁耶羅維茨用大畫幅相機拍攝的風景照片

紐約街頭攝影師

1962年,喬爾?邁耶羅維茨還是一個小廣告公司的藝術總監,只是將攝影作為重要的商業工具。而把他引向街頭、引入攝影道路的是與大師的一次相遇。就是在這個廣告公司,他結識了羅伯特?弗蘭克,他被僱傭了一天。這次遭遇觸發了某些事情,即使弗蘭克也從來不是(嚴格地說)他的導師。「他是一個真正孤獨的人。有時我去找他,他會送我走。

受到《美國人》(弗蘭克受到狂熱推崇的一本攝影集,展現了金錢推動下的美國)的啟發,邁耶羅維茨第一次走上街頭拍照。當時他24歲,只知道一件事是確切的:一張好照片一定不是擺拍的。他說,「最好的辦法是看看老前輩——比如布拉塞和阿杰特等。街頭教育你要迅速採取行動——當你看到什麼的時候。如果你沒有,你就會錯過它!

喬爾·邁耶羅維茨攝

從此之後,他就把時間都用在人行道、餐廳、停車場和地鐵站里,白天黑夜,風雨無阻。作為一名街頭攝影師,他的足跡遍布法國、德國,以及美國俄亥俄等州。但他坦言,紐約喧鬧紛亂的街頭才是他的最佳創作地點。「紐約第五大街就是我的拍攝寶地。」他說,「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條街道能讓我走這麼多遍,能讓我感受到優雅和卑微如此激烈的碰撞。在這條街上,你可以看到騎著自行車的郵差,也能看到美艷的模特,可以看到億萬富翁,也能看到皮條客……強烈的對比就展現在你面前,每天都是如此。」

在不斷的拍攝過程中,邁耶羅維茨也在不斷的思考探索。「打籃球,「他解釋說,」當你開始打得越來越好的時候,你就知道如何掌控球、如何打球了。你繼續打下去,直到你達到一定的水平。街頭攝影是一樣的。我達到了這個地步—我知道如何處在正確的地點、在正確的時間、以合適的距離並按下快門—拍出來的照片是對的。但後來我問自己:這就是全部嗎?攝影所能表達的就是這些嗎?「正是他這樣永不滿足、不斷質疑的精神,才使他在街頭攝影中走得更遠。

他拍攝的街頭照片更密集和更複雜,由好幾個不同的瞬間組成。在這些照片中,沒有單一的事件,這些事件看起來差不多像是重疊著的,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

彩色攝影先驅

對於邁耶羅維茨,街頭是他的所愛。他更喜歡以街頭所呈現給他的樣子看它—彩色的。「有一種對真實世界、對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的意義的渴望。」雖然他攝影的表達模式變得更複雜了,但是他簡化了攝影的感知方式,他拒絕接受這個觀點:只應以黑白的視角看這個世界。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這對我們來說是最自然的。黑白的表達更多是抽象的,正常人看到的世界不會只是黑白的。

1966年,邁耶羅維茨隨身帶著兩台徠卡旁軸相機,一台裝彩色膠片,另一台裝黑白膠片,然後就同一個場景拍攝兩張幾乎一模一樣的照片。「看,灰色是多麼無趣!在彩色照片中,有紅色、綠色、藍色、銀色,畫面是活的。這令人吃驚。為什麼我要堵著我的嘴巴說話?對我來說,彩色照片像是立體聲。黑白照片減少了聲道。這並不意味著黑白是差一等的,它只是不同、更加形式化。黑白照片擅長表現陰影、剪影和對比。」「黑白照片的描述往往較少,它剝離了一些意義,而彩色照片會帶有更廣泛的情緒,會帶給我們過去的溫暖和記憶。」

喬爾?邁耶羅維茨攝

總而言之,他作為一個年輕人的作用就是要使自己反對已被公認的東西。到1970年底,邁耶羅維茨成為彩色攝影的一個領軍人物。他促使了彩色照片被藝術界所認可,畫廊開始購買彩色照片,報刊雜誌也完全轉變成彩色。

從小畫幅到大畫幅

邁耶羅維茨在攝影的道路上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1976年,他覺得用35毫米的小型相機有些限制,於是改用更大的畫幅進行創作,並決定在他的拍攝主題上做徹底的改變,把畫面中的人全部去掉,去拍攝更加廣闊的空間。

隨後的幾年裡,他越來越熱心拍攝空曠的畫面:風景、大氣層、建築照片。「我希望在黑暗中拍攝,在當時用小畫幅的相機是不可能的。你需要非常敏感的膠捲和長時間的曝光。」他以正確的比例沖洗他的照片。畫面十分具有裝飾性,但它們反映了某種感覺的蘇醒,表現出沒有人的世界的本質和美麗。

喬爾·邁耶羅維茨在喬治·莫蘭迪工作室拍攝靜物

《塞尚的物件》喬爾·邁耶羅維茨攝

世貿遺址記錄者

9?11事件對美國甚至是全世界造成了嚴重而持續的影響,也許有一些攝影師記錄下了世貿大廈坍塌的瞬間,但只有喬爾?邁耶羅維茨拍攝了世貿大廈遺址被清理的過程。

喬爾?邁耶羅維茨

9?11發生後,他是唯一被授權進入世貿遺址的攝影師,在之後為期9個月的遺址清理中一直擔任著唯一記錄者的角色。他曾希望其他攝影師們能一起加入進來,這樣便可捕捉任何一個角度,以匯成儘可能詳盡的真實記錄。但時任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和警方仍然不允許其他人做任何相關的攝像記錄。「重擔無時無刻不壓在我的肩頭,使我不可能擺脫。」邁耶洛維茨說,「但當我意識到有些許記錄總比一紙不留要好得多時,我便釋然了。」

作為彩色攝影的先驅,他堅持用彩色照片來展現世貿遺址的清理過程。有人曾質疑,在世貿遺址這個充滿死亡和悲痛的廢墟之上,為何不採用黑白照片?「如果我選擇黑白照片,建築堆和周圍的一切都會處在一種悲劇的基調里。一切都是灰色的,你將失去那種實實在在的現實感。經過這幾個月,事物都在老化,在生鏽,原先藏在大樓肌理中的東西也慢慢地暴露出來,並開始發生轉變。」邁耶羅維茨如此回答,「色彩就像聲音,它是每日街頭生活的喧鬧聲。這無關乎不同顏色表達什麼色彩,而是一個整體的融合。」不去刻意渲染悲傷,而是忠實記錄生活中的細節,這才能為歷史留下最接近真實的影像。

註:文章出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庫SoKoo 的精彩文章:

帶著相機去旅行 帶你暢遊「上帝的眼淚」——馬可波羅認為最美的島嶼

TAG:攝庫SoK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