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拚命勸酒,是最醜陋的酒桌文化

拚命勸酒,是最醜陋的酒桌文化

作者:斯妤

那些拚命勸你酒的人,並非與你感情深,往往只是想看你熱鬧罷了。

1

上了酒桌,就是朋友?

「勸君再進一杯酒,喝完還是好朋友!」

「西出陽關無故人,不喝這杯怎麼成!」

逢年過節,總免不了跟親朋好友們酒桌上見。酒,本來是節日的助興之物,現在卻成了無數人的噩夢。

去年大年初二,河南一個離鄉25年的男子回老家過年,親朋好友一見面,少不了用酒表達情意,非得一晚上把這25年的酒都喝回來。結果一晚上下來,他喝得不省人事,等到送到醫院時,人已經不行了。

去年年底,廣州一男子參加公司年會,被領導和同事輪番勸酒,他推辭不過,先喝了洋酒,又上了白酒,20多瓶酒下肚,人已經意識模糊,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當晚就離開了人世,留下一對孤兒寡母終日以淚洗面。

在剛剛過去的2月7日,浙江金華的的曾某和朋友一起聚餐,他酒量不好,卻被朋友們灌了不少白酒。聚餐結束後,一行人去了附近的KTV唱歌,曾某被留在大堂沙發上睡覺。等到第二天凌晨,朋友們唱完歌回來才發現,曾某已經停止了呼吸。

酒桌上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勸酒時都是生死兄弟,喝完後都不知道誰跟誰。

作家霍老爺說:酒精是一種最廉價的拉近距離的方式,喝酒跟社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甚至可以說,任何喝酒的吃飯都是社交。

我們總以為喝酒才能加深情誼、培養社交,但血淋淋的事實卻告訴我們:那些拚命勸你酒的人,並非與你感情深,往往只是想看你熱鬧罷了。

有人說,酒場才能識朋友。真朋友從來不把人往死里灌,更不會把人往醫院急診室送。而那些喜歡勸酒的酒肉朋友們,除了宿醉的頭痛與乾嘔,什麼也不會給你留下。

2

喝杯酒就有面子,面子太好掙了吧?

3

能喝是一種本領,硬喝是一種犯傻

「我幹了,你隨意!」

在酒桌上,能喝的確是一種本領。有的人酒量好,千杯不醉;但是有許多人,明明不能喝,卻為了所謂的面子,自己勸自己喝酒,真是一種犯傻!

同事小伍,人很仗義,每次聚會吃飯,他都是喝酒最積極的那個,也是醉的最狠的那個。

別人過來跟他喝酒,他二話不說,仰頭就是乾杯。他敬別人酒時,人家抿一口了事,他卻次次把一杯喝完。

有次,他碰上一個喝酒厲害的客戶,兩人坐在一起拼酒,眼看著他喝的滿臉通紅、吐字不清,旁人都勸他別喝了,要把他的酒杯收起來,他卻奪過酒杯說,我還能喝。最後,他不僅沒喝過客戶,還吐了別人一身。

朋友說,聚會喝酒最怕遇見小伍這樣的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別人還沒勸,自己就喝嗨了。這要是出事了,誰攤上誰倒霉。

美國作家何偉曾這樣描述中國的酒桌文化:喝酒不是為了放鬆休息,它經常是一種競賽性質的,通常會用到白酒,相互敬酒,一口乾掉,而這種飲宴很有可能發展成為恃強凌弱的傾向,參與者相互刺激。

這樣自己勸自己喝酒的人,即使出了事,都不會令人同情。

4

對勸酒說「不」,不為勸酒所綁架

作者簡介:斯妤,水木文摘(mweishijie)原創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男子家中祖傳的銅杯竟有這樣的來頭,太值錢!
你春運了嗎?人在旅途慎防「旅途綜合症」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