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純智法師:菩薩應當怎樣

純智法師:菩薩應當怎樣


純智法師:

菩薩應當怎樣?(206—210)

《在家居士律儀五百答》

206

菩薩應當怎樣?

答:被人稱為菩薩,很容易;自己要被稱為菩薩也很容易。但是要真正的做到菩薩的行為,那就難了。菩薩雖然分為凡夫與聖賢,不必要求初發心的菩薩做到跟聖位的菩薩一樣。然而,菩薩行的目標是統一的,菩薩道的希望是相同的。我們雖然沒有抵達目標,卻不能沒有希望。菩薩道是很難的,佛以許多身體的許多生命來為救濟眾生而犧牲,沒有一點愛惜的心理。作為一個菩薩,既然不能作惡造罪,但是為救度眾生,也絕不怕為救眾生而自己作惡造罪。宿世的業報臨頭了,或者冤家債主光臨了,菩薩只有歡迎歡喜而不恐懼害怕的,因為那可以將罪業的賬目早日清理。作為一個菩薩,受持佛法,就要完全如法;受了佛戒,就要如律清凈。菩薩要以堅決的信心,才能畢竟成佛;要能博學內外各種知識,才能順化廣大的眾生;要以慈憫的心懷,柔軟的言語,去接近眾生,不可反而中傷他人。菩薩雖然不妨與妻子(丈夫)共同生活——在家菩薩,但是要如同防止冤家一樣地謹防她(他)來破壞自己的道念;雖然謹防妻子(丈夫)如養冤家,但是終不得以冤家的態度對待妻子(丈夫),仍然需要經常愛護體惜她(他)的情意。菩薩應視女人(男人)如虎狼,但是也並不畏懼愛欲的破壞與動搖,因為菩薩的清凈心地,如同蓮華,雖然生於污泥而不沾污泥;菩薩是離欲舍欲的,雖然為度眾生而入愛欲陣中,卻不會因此而被愛欲之所玷污。菩薩獨身居住深山中,不會感到恐懼;雖然共妻子(丈夫)生活在家庭之間,也好象是獨處於深山之中,經常是在怡然安定的心境之下,沒有痛苦與歡樂的思想分別。作為一個真正的菩薩,應該能夠入水不沉、入火不燒,有人要腦袋,就給他腦袋,有人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即使投身喂虎,也不憐惜身命,唯有如此,才是大士菩薩的功德。實際上十信位的凡夫是「名字菩薩」,或者叫「假名菩薩」,到了初地以上,才是「紹菩薩位」,而成為真正的菩薩。

207

菩薩戒是養育三世諸佛的搖籃嗎?

答:是的,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並不是憑空得來的,絕不可自己以為是菩薩,其就是菩薩了。菩薩之名,是由佛法而來,如果要成為菩薩,自然要求之於佛法。簡單地說,菩薩是由於受了菩薩戒而來。又因為諸佛均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所以菩薩戒是養育三世諸佛的搖籃。

208

什麼叫做菩薩戒?

答:菩薩所受的戒,稱為菩薩戒,要做菩薩,必須受菩薩戒。菩薩戒是「諸佛的本原,菩薩的根本,是大眾諸佛子的根本。」——《梵網經》。不行菩薩道,雖然信佛,然而永遠不能成佛。要行菩薩道,必須受菩薩戒,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所以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的根本所在。總之,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諸佛,無一不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得成佛。

209

什麼是佛子?

答:《梵網經》中說:凡是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都可以稱為佛子。《四分律》中說:凡是進入佛法大海,縱然是小乘,甚至僅僅受了三歸五戒,便是佛子。我們從上面可以看出,大乘是以成佛的種子為佛子,小乘是以佛的弟子為佛子。

210

什麼是佛子的根本?

答:大乘菩薩戒中所講的「佛子之根本」,當然是指成佛種子的根本了。

點擊念佛堂聽念佛號

定靜工作室公眾號:

djgzs20161211mycd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心定慮 的精彩文章:

蓮華般若屋:四種恩不能言報
夢齋心語:本性如何能得自在呢

TAG:靜心定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