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大誤區損傷聽力

5大誤區損傷聽力

專家表示經常掏耳屎刺激耳道易誘發外耳道鱗癌,兒童聽力問題要早發現早治療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視了對耳朵的保護,隨意掏耳屎、長期使用耳機等,直到聽力問題嚴重影響到生活才後悔莫及。解放軍第309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延平、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傑總結出五大誤區,希望大家及時糾正錯誤認識,保護聽力從預防開始。

如何判斷自己聽力有沒有問題?

聽力下降,如說話聲音變高,與人交談時聽不清、需別人重複

出現耳鳴、耳痛

聽到雜訊感覺煩躁

出現上述癥狀,您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了。聽力損傷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如果失去最佳時機,聽力就很難恢復了。

誤區1

有耳屎就掏否則堵耳道?

很多家長有給孩子掏耳屎的習慣,認為耳屎多了會堵住耳道。

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傑指出,耳屎對鼓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只是小片狀的耳屎,不鼓勵掏。如果形成了大塊耳屎,也不能輕易給孩子掏,一定要去醫院找專業醫生,否則容易損傷耳道甚至鼓膜,「有的孩子甚至會學大人拿棉簽、挖耳勺掏耳朵,這會導致耳道破損甚至鼓膜穿孔。」

解放軍第309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延平也說,掏耳屎會把耳屎往裡推,或者把病菌推進去,導致中耳炎、外耳道炎等。經常掏耳屎還會導致耳道內的毛囊退化,反覆刺激耳道還可能會誘發外耳道鱗癌。

誤區2

激素類藥物全都不能用?

在治療兒童中耳炎時,醫生往往會針對鼻炎進行治療,因為咽鼓管發育不完善,問題根源在鼻腔,鼻腔炎症導致分泌物增多,影響了咽鼓管,激發了中耳炎。

「其中有一款糠酸莫米松鼻噴劑,常被用於治療鼻炎。該葯為激素類藥物,不少家長對激素有排斥,認為能少用就少用,有的甚至擅自停葯。」對此,張傑指出,糠酸莫米松鼻噴劑每一噴的劑量是50微克,劑量非常少,而且還要通過鼻黏膜吸收,對人體影響比較小,在醫生的醫囑控制下完成療程,治療效果會很好。「治療過程中,持續用藥一個月,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誤區3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

臨床中,張傑經常發現,不少先天聽力有問題的孩子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才來治療。問及原因,家長多認為孩子是「貴人語遲」,晚點說話不是問題。

對此,張傑指出,如果家長不及早發現孩子聽力有問題,延誤最佳治療時期,孩子就會成為聾啞人。因為兒童從1歲開始進入言語期,隨著時間推移,聾兒與健康兒童的差距將逐漸拉大。

另外,有些習慣一旦養成就難以改變,比如聾啞兒學會唇讀後,將很難擺脫唇讀的習慣,即便有了助聽裝置,也不會好好用。因此越早干預,越能減輕後期治療難度。

誤區4

含致聾性藥物的疫苗全拒絕?

我國每年有2萬個孩子因用藥不當導致耳聾,7000個孩子因用藥不當失去生命,其中大部分孩子都不到4歲。

有數據顯示,92%的藥物致聾的孩子攜帶了致聾的基因。孩子出生後大多會在醫院進行致聾基因的篩查,有的家長認為攜帶藥物性致聾基因的孩子,在遇到含有致聾性藥物成分的疫苗時一定不能接種。

對此,張傑表示,疫苗里含有的是痕量的藥物,非常微量,從理論上來講,即便接種疫苗也沒有太大問題。如果不打這個疫苗,孩子就可能會得某種傳染病,這需要家長來權衡。

誤區5

老人助聽器不驗配就買?

不少老人在聽力下降後想到購買助聽器,但卻沒有經過專業驗配,而是隨意買了並不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導致患者認為助聽器沒有效果而放棄使用。對此,張延平指出,與配眼鏡一樣,助聽器也需要專業的驗配,不合適的助聽器可能會導致人聽聲音失真,會有很大的嘈雜聲。

配好合適的助聽器後,佩戴的第一周內,很容易因突然聽見久違的聲音而覺得有點不習慣,因此每天可先戴1-3個小時慢慢適應,隔一周再增加2小時,等到習慣外界聲音後,應在需要時戴,不需要時取下。如無不適,經過一段時間才可以整天佩戴。

(新京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資本湧入,玩家返場,區塊鏈的風能吹多久?
多年以後 我們還會等來「黃金一代」嗎?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