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聯儲加息提速,權益類資產看好這些熱點

美聯儲加息提速,權益類資產看好這些熱點

GIF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2018年,美聯儲進入利率和資產負債表的「雙緊縮」元年。券商人士認為,在貨幣緊縮和加強金融監管的共振下,國內資本市場也會相應承壓。在此背景下,大類資產應當如何配置呢?

中國證券報(公眾號:xhszzb)記者邀請了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長江證券研究所宏觀負責人趙偉和上海巨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公明對此進行解讀。

全球貨幣正常化進程加速

中國證券報:美聯儲新任掌門鮑威爾此前表示,預計將進一步漸進式加息。這對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及央行政策將帶來何種影響?

邵宇:2018年,是美聯儲進入利率和資產負債表的「雙緊縮」元年。按照美聯儲前主席耶倫的規劃,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要在2020年達到3%,也就是3年內還要加息150個基點,平均每年50個基點。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已經從150個基點下降到100個基點。如果中國央行不跟隨美聯儲的步調,資本管制壓力會越來越大,但如果跟隨,在貨幣緊縮和金融監管加強的共振下,國內資本市場也會承壓。

此外,歐盟和日本經濟也在2017年出現了明顯復甦,雖然其央行還沒有進入資產負債表收縮階段,但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一旦預期形成,我國央行流動性管理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如果資本外流壓力顯著加強,結構性加息很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手段。不過在加息幅度上,我國央行還有一定空間。

趙偉:2018年,美、歐、英央行或將加快貨幣正常化進程。伴隨全球再通脹周期開啟,主要央行將加快收緊貨幣或加速貨幣正常化。其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吹風「進一步」漸進加息,暗示可能加快加息節奏;歐央行表示「強勁的動能可能帶來意外積極的經濟增長」,暗示9月存在退出QE可能,英國央行則表示將「更快、更大幅度加息」。

中國有能力應對美聯儲加息衝擊

中國證券報:美聯儲加息提速,將對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產生何種影響?

趙偉:美聯儲加息進程,可能對國內流動性環境產生干擾。央行2017年3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可能對全球經濟、資本流動造成衝擊」,對國內流動性環境或將產生干擾。例如,美聯儲於2017年3月、6月和12月加息,中國人民銀行也於去年2月、3月和12月提高逆回購利率,其中後兩次與美聯儲加息時間一致。因而,需要關注美聯儲加息進程對國內流動性環境的潛在影響。

趙公明:雖然美聯儲加息預期對中國貨幣政策形成一定的壓力,但是中國早有匯率政策和貨幣政策上的準備。伴隨著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實施,以及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輪流出手加強金融機構監管和去槓桿等措施的有效落實,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已大大收緊,市場資金利率明顯提升,緩解了加息壓力。

3月中下旬美聯儲繼續加息的可能性較大,央行仍存在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可能性,預計幅度接近上一次的5BP,在市場已有準備的情況下,影響不會太大。2018年如果美聯儲持續加息,非美貨幣匯率將會受到直接影響。我國央行必將適時開展流動性投放以維持流動性穩定,也有可能跟隨提高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甚至不排除提高存款基準利率的非對稱式加息舉措。

總之,在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取向不變,國內監管和貨幣政策的國際協同力度加大的情況下,2018年我國將有能力應對因美聯儲持續加息帶來的影響和衝擊,保持流動性和貨幣市場利率的穩定。

權益類資產仍然是主要看好方向

中國證券報:美聯儲加息對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將帶來何種影響,具體有何配置建議?

趙偉:2018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脹中樞趨升,包括美聯儲在內的主要央行貨幣正常化或將加快,導致全球流動性收緊進程加速。在此背景下,風險偏好的劇烈調整或將導致全年風險資產波動率放大。

邵宇:建議適當降低房地產配置。房地產的周期大約為三年一輪。具體分析,一線城市因為限購、限售和限貸等,一部分需求倒向了三四線城市,今年三四線城市可能有一些機會。不太建議按照以前的分類方法將城市分為一二三四線城市,以後只分一線城市群、二線城市群以及周邊衛星城市,以這樣的邏輯來考慮,總體降低,但是加強對周邊城市的配置。

股票方面,分為「新漂亮50」和「老漂亮50」,在目前的估值情況下,存在一定可發掘的空間。舉個例子,以前大市值的公司里,更多的是房地產和白色家電,並沒有看到環保和軍工,這些行業中應該會有大市值公司的誕生。

2017年債市經歷了非常難過的一年,我們認為今年二季度之前還會承擔一定的壓力,持謹慎態度。

原油方面,整個商品在2017年有10%左右的收益,我們認為今年空間有限。如果原油上升的空間有限,那麼總體大宗商品的價格不會大幅度上升。我們認為今年的PPI會維持在3%-4%的空間,上游商品的價格會趨於平穩。

趙公明:從大類資產的整體配置方向來看,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步回暖以及穩定增長,權益類資產仍然是主要看好的方向。重點看好以新興產業科技成長股為代表的創業板市場。考慮到創業板經歷近三年的大幅下跌,估值已逐步趨於合理,這一板塊將迎來重大歷史性投資機遇,整體已具備長期配置價值,將成為2018年主要資金流向。

從市場熱點來看,重點看好計算機晶元、人工智慧、互聯網、生物製藥等高科技成長股龍頭。隨著創業板更多科技創新龍頭公司的回歸和上市,以及對存量公司的併購重組等相關政策落地,創業板估值體系將徹底被重構,創業板指數全年有望重回3000點,7月底前將成為全年最佳做多黃金時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證券報 的精彩文章:

建築業央企訂單持續增長 為業績持續穩健增長提供支撐
金立欠債多家上市公司受波及 董事長:三步走解決

TAG: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