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愛紅:勤勞吐芳華,奮鬥鑄幸福

李愛紅:勤勞吐芳華,奮鬥鑄幸福

圖為李愛紅(左一)正在為家政人員講解護理知識。 受訪者供圖

開欄的話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三晉兒女和全國人民一樣昂首走進奮鬥者的時代,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邁進。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氛圍總體形成、經濟增長進入合理區間、經濟結構發生積極變化、發展動能加快轉變、脫貧攻堅再戰再勝、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煥發蓬勃生機……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我們再次出發。從塞北到河東,從太行到呂梁,遍地都是奮鬥者的舞台。

今日,本報特開設《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專欄,從多領域、多側面挖掘典型人物,多視角、多形式講述奮鬥故事,展示新時代奮鬥者的新風貌新作為,以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凝聚起全省上下的奮進力量,積極營造競相奮鬥、奮鬥幸福的輿論氛圍。

李愛紅說,在自己37年的人生歲月里,有3個「沒想到」的幸福。

1993年,臨汾市永和縣一個只有100多人的偏僻小山村,12歲的李愛紅每天踩著凳子做飯、獨自送弟弟妹妹上學、攢別人扔掉的冰棍棒賣錢換冰棍吃、夢想著去縣城看看,看看山的那邊究竟有什麼。

那時,她並沒想到自己能走出大山。

2000年,19歲的李愛紅從縣技校畢業,獨自到省城太原打拚。賣過衣服、當過服務員、打過零工,面對城市的繁華和忙碌,李愛紅有些茫然,但她本能地堅持著,要憑本事吃飯、要靠力氣掙錢。

那時,她並沒想到能在城裡立足。

一次偶然的機會,街頭的一則小廣告吸引了李愛紅:擦玻璃、打掃家,工錢現結。400平方米的新家、300元工錢,沒多想,李愛紅便接下了第一單保潔生意。

「我和弟弟高高興興去打掃,本想著一兩天就能幹完,去了以後才知道遠不是那麼回事。」剛剛裝修完的房子,玻璃上、地下到處都是油漆、塗料和裝修垃圾,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李愛紅才把地板清理出來。「可答應客戶的事不能反悔,咱不能讓人看不起!」

活終於幹完了,2個人,5天時間,300元。「親戚朋友們都笑我傻到根了,但客戶滿意的笑容告訴我,山裡人骨子裡的純樸與堅強得到了肯定。」

那時,她並沒想到能從做保潔的小時工變為開辦家政公司的總經理。

辛苦換來的300元錢給了李愛紅融入城市的契機,她開始意識到,這個城市離不開她們這群執著與耐勞的服務群體。

2007年,李愛紅成立貝親好家政服務部,開始介紹跟她一樣的打工妹到相熟的僱主家做小時工。服務部成立的第一單生意是一個月嫂單子,派去的月嫂50歲左右,人倒精幹利落,可是去客戶家當天,因為看不懂體溫計、不清楚消毒程序,再加上一口濃重的方言溝通不便,客戶要求退單或換人。

捨不得丟了這個單子,手頭又沒有合適的月嫂可派,李愛紅抓了一本育兒方面的書,一頭就扎進了醫院。給孩子餵奶、換尿布、看產婦吊瓶、觀察產婦身體情況,她4天4夜沒合眼,就為了保住這單生意。

邊學邊干,邊干邊學,李愛紅不僅消除了產婦的怨氣,還得到了讚許。這件事也讓她明白一個道理,要想服務好客戶,肯出力、能幹活是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必須掌握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只有這樣,姐妹們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於是,家政人員崗前培訓成為必修課,持愛心、說好話、講科學、懂營養,成為貝親好月嫂的職業道德與技能標準。

2009年,李愛紅找到了合伙人,租下一間100平方米的店面,隨後註冊成立家政服務公司,家政服務開始變得像模像樣。2012年開始,貝親好家政公司擴展成為擁有22個加盟店的連鎖企業。2016年,貝親好培訓中心成立,並被呂梁市掛牌為呂梁山護工進駐太原第一聯絡部。現在,貝親好承接運營了晉源區13個社區養老中心和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如今,每天都有來自全省各地的求職保姆來到貝親好,免費吃、免費住、免費培訓、免費推薦上崗。貝親好的從業人員從38人發展到2000餘人,先後帶領1萬餘人走出大山,累計2000餘人考取了家政服務人員職業資格證書。

今年2月6日,在太原市委宣傳部舉辦的「時代新人說」大型講述活動中,全國優秀農民工、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李愛紅站上舞台,講述了自己成長的幸福故事。聚光燈下,李愛紅已經不再像19歲時那樣茫然,她似乎已經找到了這3個「沒想到」的幸福背後的「想的到」。

李愛紅說,在自己37年的人生歲月里,「是勤勞的雙手改變了我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天津網球公開賽獎金升級
審視「年味」里的文化命題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