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美是唐詩——《在唐詩里孤獨漫步》讀後感

最美是唐詩——《在唐詩里孤獨漫步》讀後感

最美是唐詩

——《在唐詩里孤獨漫步》讀後感

中華文化的瑰寶中,最優美的一頁莫過於唐詩。即便千年之後,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歲孩童,也總能隨口吟出幾句唐詩:「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自幼喜歡唐詩,上大學後課業減少,有幸在學校圖書館二樓翻閱背誦了很多喜歡的詩句。尤記得上學時,每次聽不進去課,就會在書頁的邊角處寫下自己喜歡的詩句,思想彷彿飄到了詩中那一幕幕美麗的圖畫中:「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但是以前讀的詩詞方面的書,基本都是對單首詩的簡單釋義。夏昆老師的《在唐詩里孤獨漫步》,將每一首詩都放在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對詩歌做出了詳細的解釋,而且這些解釋很多都有作者獨到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最重要的是,作者文筆優美流暢,書的可讀性非常強。尤其是每次讀到一首自己喜歡的詩,再聽聽作者娓娓道來關於詩的故事,不由莞爾一笑。

本書結合唐王朝的興替,介紹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代表性詩人的生平及作品,從作者的筆下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唐詩世界。原來初唐四傑中的盧照齡竟因患有半身不遂身心崩潰而自殺離世。「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也並非簡單的思鄉情懷,竟是詩人宋之問逃跑回鄉時所作。「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我只從中感到物是人非的傷懷,作者卻從「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中讀出86歲的賀知章是個可愛的老頑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我看到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作者卻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中讀出孟浩然的慈悲大愛之情,詩人感受到了花兒的疼痛,悟到了「一花一世界」的真諦。從我們給孩子教這首詩開始,就不知不覺在給他們的心田播下了善良的種子。「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也不單是寫景,原來是詩仙李白遇赦放還後喜出望外,因而忘卻路途困頓,在幾聲猿啼中便覺「輕舟已過萬重山」。

最讓我讚賞的是作者關於戰爭的認識。「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這首詩不僅是讀起來對仗優美朗朗上口,作者亦看到了詩歌背後詩人的人道主義情懷:戰爭,不僅是我方戰士和百姓受苦,胡兒也是人,也深受離亂之苦。誠如作者所言,只有把敵人當人看,才會真正把自己人當人看。「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戰爭經常被政客們塗抹上神聖的油膏供奉在宗廟高處,但是對芸芸黎庶來說,這只是一場由肉食者導演的災難……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白和杜甫無疑是詩壇上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可是,他們的人生遭遇和絕大多數詩人一樣,不是半生失意就是一生困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的仕途並沒有詩歌中那樣得意,他46歲才得中進士。那些少年舉神童,二十多歲中進士,早年得志的才子們呢?他們往往是以成年之後遭受生活更嚴酷的折磨為代價的。如詩仙李白,他詩名冠天下,卻只得翰林供奉的閑職,雖賜金放還,但如何施展一生的抱負?流放他鄉的路上,他是否還記得昔日的狂傲?「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可惜,人生能有幾年少?轉眼老之將至,「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生活的艱難讓杜甫的幼子竟因飢餓離世,自己也病逝於孤舟之上。「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縱有曠世之才濟世之志,誰人能給迴轉天地的平台?雖然關山難越,但仍然不能阻擋詩人自我人格的覺醒,自由靈魂的飛揚,「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亦難以抑制詩人的兼濟大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仕途上的失意讓很多詩人流連于山水之間,最著名的當屬「詩佛」王維,他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位詩人。王維作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一幅幅顏色鮮明秀麗俊美的山水畫彷彿就在眼前。最重要的是他以佛入詩,詩中處處體現出其從山水中尋找到的人生智慧和哲學領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當我們身處困境時,如果能有如此順勢而為的豁達心態,一切又何足掛懷?

浩瀚的詩海中,我最喜歡的是描寫日暮時分的詩。「日暮蒼山遠」,站在樓頭亦或獨立江邊,望著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看著遠山茫茫消失於天際。此時湧上心頭的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曠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豪邁?還是「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的淡淡愁思?我最嚮往的是那竹寺鐘聲里,披著斗笠消失在斜陽里的身影:「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亦願回到那渡頭落日墟理孤煙的小村莊:「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轉瞬之間,輝煌的唐王朝走向日暮。日暮時分,仍然有美麗的詩歌:「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如此唯美的詩即便不懂其深意,僅吟詠起來就覺得美不勝收,回味無窮。這大概就是唐詩神秘的魅力,叫人如何不喜歡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任瑞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

TAG:任瑞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