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實幹之功成就振興大業

以實幹之功成就振興大業

遼報君

遼寧日報新媒體中心

2017,我們走過了奮鬥的一年;2018,我們改革開放再出發。

一年來,全省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經濟運行呈現築底企穩、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幹部作風有了明顯好轉,政治生態日漸清朗。

干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個新遼寧,唯實幹方能成就振興大業。今日本報繼續推出大型述評《以實幹之功成就振興大業》,與你一同重溫遼寧振興路上那些力舉千鈞的拼勁、力拔頭籌的幹勁,敬請關注。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也是遼寧振興發展的永恆主題。

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2%、經濟運行實現築底企穩,到「五大區域發展戰略」紮實推進;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刀闊斧、重點領域改革步伐加快,到各項民生事業取得明顯進展……

回首一年來遼寧老工業基地走過的風風雨雨,我們總結出這樣一條經驗——唯實幹方能成就振興大業!

實幹是遼寧人的性格基因與精神底色。石再重、山再高、坡再陡、坎再大,我們不懼萬難、砥礪前行,闖過了一個又一個險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走進新時代,當有新作為。

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遼寧落地生根,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新目標、新任務、新方略、新舉措,我們需要實幹。

將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落實為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舉措,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我們還需靠實幹。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的征程上,4300萬遼瀋兒女正以力舉千鈞的拼勁、力拔頭籌的幹勁,干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個新遼寧。

「干」字當頭

狠勁實幹、狠抓落實,全省上下以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樁成一樁的態度全力推進振興發展

2017年12月23日,周六,沈撫新區管委會召開了當年的第16次常務會。事實上,利用周末時間開常務會或者周末加班,在沈撫新區已是常態。

一年來,在我省,像沈撫新區這樣埋頭苦幹的場景數不勝數。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遼寧的振興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方向既定,如何順利抵達?實踐證明,幹事創業,既不可「差不多、鬆口氣、歇歇腳」,也不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越是接近目標,越需要發揚「再干兩個十五年」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攀向頂峰。

「干」字當頭,不僅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戰略決策的一種態度,更是做好全面振興答卷的唯一選項。

縱觀省內省外發展大勢,當下的遼寧仍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放眼望去,標兵漸遠;回望身後,追兵迫近。

形勢逼人,時間不等人。面對這種局面,省委、省政府認識清醒,態度堅決。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在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要做真抓實幹的表率,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切實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振興發展的實際成效。」這段講話不僅是對市廳級領導幹部的鞭策,更是向全省發出的動員令。

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遼寧振興怎麼樣,就看我們怎麼干。倡導務實精神,大興實幹之風,擼起袖子加油干、甩開膀子加快乾。」

回首過往,365個日夜,苦幹實幹一直都是全省廣大幹部群眾的真實寫照。

2017年2月10日,雞年春節剛過,省委即召開會議,聽取各市市委2016年工作情況和2017年工作安排彙報。「誓把開局當決戰」「聞雞起舞、只爭朝夕」的幹勁貫穿於全年工作始終。

2月中上旬,省政府連續召開兩次常務會議,對貫徹中央7號文件、國務院62號文件進行再部署再落實,同時研究督查與審計工作,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5月下旬,省委、省政府利用兩個半天的時間召開了全省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現場會。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為全省上下鼓足了信心、增添了幹勁。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更是率先垂範,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干在前面。

10月31日,陳求發到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走訪調研,與大家深入座談交流;11月1日上午,來到省紀委機關,就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行調研;當日下午,又來到省委組織部,就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做好組織工作進行調研……

僅在去年11月,陳求發參加的走訪調研就達13次之多。通過調研,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有效地推進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我省落地生根。

11月10日,唐一軍來到瀋陽市,開啟了對全省各市的大調研。

不到兩個月時間,唐一軍的足跡就遍布我省14個市。每到一處都深入企業、鄉村、機關單位,推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並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

通過調研,省委、省政府對今後遼寧振興發展的長遠規劃有了更為清晰的思路,在今年年初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及省兩會上,一系列新部署為全省上下更添信心、更增幹勁。

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帶領下,我省各地區、各部門聚焦實幹、狠抓落實,以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樁成一樁的態度全力推進振興發展各項工作。

瀋陽,制定出台了振興實體經濟78條舉措,全面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大連,制定了加快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創業創投中心意見,加快實施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一年間,我省提前完成去產能各項任務,清理「地條鋼」企業66戶;實施民營工業企業培育計劃,促進環保整改企業投產達產;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局良好,新登記註冊企業2.2萬戶。省直各廳局以時不我待的勁頭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任務。

時間不會辜負實幹者,這是一條不變的真理。

2018年1月27日,遼寧人民會堂內,在598名省人大代表的見證下,遼寧向外界鄭重宣布:我們堅持一張好的藍圖干到底,集中精力抓了一些大事、幹了一些實事、辦了一些好事,經濟運行呈現築底企穩、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發展質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一年來的艱苦奮鬥、一年來的實幹付出,終於迎來了收穫。

以「實」為先

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找到精準落點,我省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全面推動「一帶五基地」建設

當前,遼寧的經濟運行雖已築底企穩,但仍要穩不忘憂、穩中知難。對內而言,全省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有待解決;對外而言,國家賦予遼寧老工業基地的各項發展目標仍需奮力實現。在機遇與挑戰面前,不進則退。

破解這些課題,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有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南,有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這把「金鑰匙」。但思想與理念不是「空中樓閣」,需要我們在融會貫通中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舉措與行動。

「不提不切實際的『空口號』,不做華而不實的表面文章,不搞大轟大嗡的政績工程。」2017年10月28日,在全省領導幹部會議上,陳求發的講話發人深省。

省委、省政府明大勢、觀大局,細化精神載體、找准決策落點,創造性地提出加快推進「一帶五基地」建設,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

——加快推進「一帶五基地」建設,我省將總書記關於遼寧振興發展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迅速化為實際行動。

「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建成「一帶五基地」,是中央7號文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提出的具體目標,我們更應努力挑大樑、當先鋒、打頭陣。

——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遼寧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中也找到了著力點。

瀋陽經濟區、沿海經濟帶、突破遼西北,是遼寧推進多年的區域發展戰略,我們將一張藍圖繪到底;縣域經濟發展是破解遼寧經濟發展瓶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我們著力攻堅補齊短板;沈撫新區建設是遼寧完善體制機制,打造新的增長極的創新舉措,我們舉全省之力加快推進。

以「實」為先,則倍道兼行。

去年以來,我省先後以省委的名義印發了「五大區域發展戰略」三年行動計劃,對每個區域發展戰略都制定了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

從去年11月起,全省密集召開了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瀋陽經濟區、突破遼西北三大區域發展戰略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瀋陽經濟區落實「三大區域發展戰略」工作座談會,遼寧沿海經濟帶落實「三大區域發展戰略」工作座談會,縣域經濟工作情況彙報會等一系列會議,對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在此過程中,「五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思路和舉措更加清晰完善。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各領任務、自加壓力、迅速行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省區域發展的聯動性、協同性和整體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瀋陽作為東北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東北人才中心、東北亞物流中心的龍頭作用更為凸顯。經濟區內5市工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更加牢固,實現了總量擴張、結構優化、效益提升。

——沿海經濟帶港口聯動向海再出發,大連港三家集裝箱碼頭公司正式「合三為一」,各市產業園區堅持從產業基礎和發展要求出發,推動產業集聚協同發展。

——遼西北三市正從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培厚農業土壤,「去舊育新」轉型發展,不斷調整種植業結構,現代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各縣域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的同時,大力發展新業態,積極培育新動能,加快發展「一園一區一鎮一品」。工業、農業、服務業「三業並舉」,縣域經濟在轉型發展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沈撫新區在打破區劃限制、編製規劃、精準招商、組建機構、創新審批制度、爭取國家支持等方面取得了初步進展。截至今年1月末已簽約投資項目35個,投資額達到325億元。

五大區域、五點發力、五方聯動,為遼寧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省委、省政府又在廣泛調研論證基礎上,制定印發了《遼寧省「一帶五基地」建設框架實施方案》。今年,我省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謀劃推進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資回報率高、牽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堅持以抓重大工程的方式推動「五大基地」建設,組建專門力量抓好工程實施和政策落實。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加快推進「一帶五基地」建設,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務實之舉,必將在遼寧的振興發展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變中求「效」

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干」的勢頭、「實」的舉措轉化為振興發展的成效

「干」字當頭,以「實」為先。遼寧以全新的姿態進入新時代,再踏新征程。

如何將「干」的勢頭、「實」的舉措轉化為振興發展的成效?

省委、省政府的回答是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求新求變,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實現事業的穩步發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改革開放既是目標,更是手段。

唯有改革開放才能破除體制機制頑疾,為各項事業發展消障鋪路;唯有改革開放才能為創新提供不竭動力,促進遼寧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唯有改革開放才能激活一池春水,為各方人才施展才華搭建舞台。

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改革是推動遼寧振興發展的根本動力,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進一步轉變觀念,對標發達地區,打破慣性思維和傳統路徑依賴,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增強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回顧遼寧的振興發展實踐,改革,永遠是主旋律,開放,始終是主題詞。

一年來,改革開放既有「全面開花」,又有「重點突破」——

省委、省政府下定決心,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全省各界積极參与其中,良好社會預期和輿論氛圍已經初步形成。取消調整315項行政職權,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全面實行「二十六證合一、一照一碼」,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減至32項,實現在線申報、網上審批服務事項323項。新登記市場主體62.9萬戶,平均每天新增1722戶。

一年來,改革開放既有循序漸進,又有創新進取——

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把國有企業作為遼寧振興的「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全省國有企業吸引各類資本1027億元,國有資產利稅率超過20%。加快「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港口資源整合紮實推進。著力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改革。逐步推進財政體制改革。

一年來,改革開放既有頂層設計,又有先行先試——

緊緊抓住國家發展戰略,主動融入、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建設,對接京津冀等經濟區,構建起區域合作的新格局。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局良好。複製推廣99項經驗做法,形成13個全國首創案例,出台199條支持政策。不斷加強遼寧與江蘇、瀋陽與北京、大連與上海深度交流與合作,深入推進瀋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大連金普新區、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試點試驗,積極構建起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開放新格局。

改革開放堅定的腳步,昭示著我們對自身差距認識得無比透徹;改革開放成果豐碩,印證著我們對振興發展的目標無比渴求。

省直機關的幹部說:現在每周每月每年都要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有目標、有舉措、有時間表,並且定下的指標要按期完成,人人有責任、事事能考核。這種機制下我們不能有一絲一毫懈怠。

瀋陽的企業負責人說:按照以前的經驗,辦理個多繳退抵稅業務得10個工作日,沒想到現在10多分鐘就搞定了,有了這樣的營商環境,何愁沒人來投資。

省屬企業集團的一線員工說:從「事業編」到企業員工,身份變了,思想也變了。現在我們不再「等、靠、要」,一切按績效說話,幹得好就有前途。我感覺自己和企業一起「增值」了!

2018,遼寧深化改革之年。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添活力。遼寧實現全面振興的藍圖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正在逐漸繪就。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習近平總書記對老工業基地的諄諄教導永駐於心,實現遼寧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生活的願望責任如山。我們唯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艱苦奮鬥,方能書寫無愧於人民的時代答卷,成就銘刻於歷史的不朽豐碑。

遼報今日精彩

1、今年我省非優勢區玉米將調減4萬公頃以上

2、瀋陽今年將加快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3、大連將建成東北亞國際郵輪旅遊中心

來源:遼寧日報

新媒體編輯:楊東 劉爽

探索用公積金幫新市民「安家」,我省敲定2018年房地產七大重點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記者、志願者歡聚平昌麵館過大年
你對我可以提要求,對生活不行

TAG:遼寧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