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又一個男孩電梯出事:正在被保護教育毀掉的中國孩子!

又一個男孩電梯出事:正在被保護教育毀掉的中國孩子!



作者|嬌嬌媽





教育如同培育樹苗,樹苗能否存活,且茁壯成長,取決於它的根部是否健康。而這個根部,即是父母。


——嬌媽




 01 





近日,重慶某小區內,一名男孩趁電梯里沒有其他人,竟然沖著電梯按鍵撒尿。







不料,電梯因此線路短路,電梯門打不開,按鍵燈狂閃,電梯燈也隨即熄滅。







所幸,孩子最終被安全救出,並無大礙。




本來這種情況,家長知道後,對外該賠償賠償,對內該教育教育,這事也就過去了。




可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父母在視頻未流出之前並不承認,還辯稱:小孩尿不到這麼高······




看到這對父母的反應,我瞬間便想到了去年引起廣大網友熱議的「女大學生怒踹4歲女童」事件。



4歲女童在麵館里大喊大叫,吵到了其他人。一女大學生要求她安靜一點,然而孩子並不收斂,家長也睜隻眼閉隻眼,而後女大學生忍無可忍,衝上去踢了一下椅子驚嚇女童。




女童家長看到後立馬衝上去廝打女大學生。




面對勸阻的服務員,家長伸手就是一巴掌。



事後氣不過,還上網控訴,誇大孩子經受的傷害,隱瞞自己過激的廝打行為,抹去對餐廳無辜員工的扇打,錯誤地煽動廣大網民人肉女大學生,要求討回公道。




說實話,我理解這些父母在面對孩子破壞公共秩序、惹怒公眾時那種護犢心切、拚命維護的感情,這是每個父母的本能,也是每個父母在孩子面臨危險時應盡的保護責任和義務。




然而,

保護並不等於包庇和縱容



當父母無視是非錯對、不分青紅皂白,以保護和愛的名義無條件包庇縱容孩子的犯錯行為,只會致使孩子低估犯錯成本,在成長中逐漸養成胡作非為,遇事逃避推卸的個性。




盲目的保護教育方式,那就是溺愛和縱容,那是在慢性殺害毀掉孩子。







 02 




教育心理學上有句流傳甚廣的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很多時候,熊孩子犯熊,並非他本身充滿惡念,而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上文案例中提到的尿停電梯的孩子也好,麵館里大喊大叫的女童也罷,倘若父母能提前或在他們出現這種行為時,告知他們這會給別人造成困擾,別人會生氣,他們會因此受到責罰,難道他們還會執意犯錯嗎?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假若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確認,他的犯錯並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後果,那麼他就漸漸習慣於搗亂、任性、不聽話,之後就慢慢認為這是理所當然。




子不教,父母之過。




千萬別讓孩子把錯和惡當成日常標杆,搞不懂對錯,更分不清善惡曲直。




 03 




面對孩子犯錯時,一味包庇不可取。




父母對孩子真正健康的愛,是講究原則和方式的。




認識這樣一個寶媽,有一回孩子貪玩,把家附近的人行道上的一排自行車扎破了胎。




鄰居投訴到了家裡,媽媽問孩子,孩子由於擔心受罰,一口咬定不是自己乾的。




這位寶媽心裡既想相信孩子,又知道這個相處多年的鄰居根本不是會亂說的人,最後還是選擇理智地一一賠償。




事後也沒有過多責怪孩子。




當天晚上睡覺前,她給孩子讀睡前故事《狼來了》:




放羊娃每天到山上放養,有一天,他覺得無聊,就沖著山下大喊:狼來了,狼來了!




山下的農民擔心他受傷害,就急急忙忙拿著鋤頭來幫他。




誰知放羊娃卻哈哈大笑說:你們上當了。




第二天,放養娃故技重施,善良的農民又上當了。




對此,農民們很生氣,就決定不再相信他的話。




結果第三天,狼真的來了。儘管放羊娃拚命大喊「狼來了,狼來了」,農民們也都聽到了,可是沒有人再相信他。




最後放羊娃的許多羊都被狼給咬死了。




有人說,

寓言故事是對孩子最好的人性教育方式之一。




果真孩子聽完故事後,就對媽媽承認了自己當天的謊言和錯誤。




在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之後,這位寶媽選擇了原諒,當然,也讓孩子心甘情願地接受了應有的懲罰——承擔半個月的家務活。




戈爾丁說:人性有三層——




第一層,

生物性,偏向惡;


第二層,

社會性,善惡兼有;


第三層,

精神性,偏向善;




每個孩子如果從小沒有得到及時的教育和啟髮指導,就會一直處於生物性層次。




今天是「熊孩子」,明天就有可能成為「撒旦和惡魔」。




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更要教育引導他認識錯誤,然後學會勇敢面對和承擔後果。




這是他將來立足於社會之根本。







 04 




另外,有教育家說:成功的教育是有尺度的。




教育尺度不合理會造成兩種現象:一種是上文談到的縱容,另一種是過於絕情。




前段時間,在超市看到這樣一幕:




孩子想買一盒餅乾,媽媽不同意。於是孩子偷偷拿了藏在衣服里。




結果買單出來的時候被發現,超市工作人員要求買單,孩子媽媽當即氣憤地甩下一句話說:我不認識她,誰要這種孩子,誰要去。




然後就匆匆離開,留下孩子獨自在超市裡啕嚎大哭。




所幸,幾分鐘後,孩子爸爸出現抱走了孩子。




對於那位母親的做法,我理解她當時的恥辱,也理解她拋下孩子是希望孩子獨自面對犯錯帶來的代價,以此長記性。




可是,孩子犯錯,你憤怒、無視、不引導,拋下她獨自面對。




是,她知道了代價,但是,這個代價未免太大,她從此對親情有了懷疑,對母愛有了絕望,這就是你想要的教育結果嗎?




孩子犯錯,家長的引導是很重要的,

要耐心、狠心,卻不能絕情。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根植於愛。




教育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絕情的父母,永遠教不出溫暖的孩子。




你可以告訴她你不喜歡她這種行為,希望下次不要再犯;




你可以告訴她錯在哪裡,要面對什麼要的責罰;




你也可以告訴她,她讓你感到侮辱。




可是,關批評和嫌棄,把自身為人父母的責任過失全推給孩子,這樣的教育,也只能教出一個推卸責任,逃避現實,對社會的人情溫暖充滿懷疑的孩子罷了。




在此,希望每個家長都可以明白,唯有掌握好教育的尺度,我們的教育才能發揮它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也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犯錯時,得到合理的教育和指導,形成正確的三觀,面向陽光茁壯成長。






你如何看待這些父母的處理方式?孩子犯錯時,你是如何處理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與嬌媽一起聊聊。





註: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讓孩子遠離電視和遊戲,讀好詩書!



每天10分鐘,堅持1學期


與千萬家庭共同組隊,伴孩子愛上讀詩~


即刻掃碼報名參與


??



您的點贊,是對嬌媽最大的鼓勵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 的精彩文章:

外出賺錢,還是在家帶娃?7歲女孩發飆控訴爸爸:工作才是你的親生女兒!
不虧欠別人,但也不會讓自己吃虧的星座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