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的海軍(下)

中國歷史上的海軍(下)

誰是中國海軍遠洋作戰的創始者?答案可能會令很多人驚訝,因為他並非長於水鄉,而生在大漠。這位仁兄,就是元世祖忽必烈。千萬不要以為是秒哥胡說,雖然大家對蒙古的認知一向是「馬背上的民族」,但忽必烈的確是一個極為重視水軍的皇帝。

蒙古滅金之後,下一個對象自然是「偏安一隅」的南宋。然而蒙古騎兵遇到長江天險就懵逼了,這也是南宋能夠苟延殘喘許多年的重要原因。忽必烈就正是在征討南宋的過程里,發現了水戰的重要。忽必烈善於學習,他徵召了許多中原船工,元軍造船技術突飛猛進。在崖山海戰中,元軍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從此一統中原。

忽必烈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統治者。元朝時期中國的版圖極其廣闊,但忽必烈顯然不滿足於僅僅做中國的皇帝,他希望「西海賓服,八方來朝」。忽必烈多次派使者前往周邊國家,宣告大元已經取代了大宋,潛台詞自然是你們快來崇拜我。然而,一番熱情卻被兜頭澆了好幾盆冷水。除了朝鮮之外,其他鄰邦顯然不打算買這位新晉皇帝陛下的賬,要麼對使者置之不理,要麼敷衍了事,日本更過分:把元朝派去的使者當姦細打發了。國際爭端就此開始,忽必烈大怒之下,兩度派兵征討日本。不過這兩次對日戰爭都以失敗告終,應該說失敗原因主要歸咎於忽必烈同學不了解海軍作戰的一個重要因素:天氣。元軍兩次伐日都遇上了颱風,損失極為慘重。

日本浮繪 蒙古來襲

遠東戰場受挫,東南亞戰場上元朝海軍同樣鎩羽而歸。忽必烈對爪哇出兵兩萬,戰船千艘,扛了足夠一年用的軍糧,完全是打不下爪哇不回老家的勢頭。可戰爭結果讓人哭笑不得:由於不熟悉當地情況,元軍血戰廝殺的結果反而被爪哇內鬥的勢力利用,被人從背後放了黑槍,無奈之下只能撤走。

元代海軍的兩次遠征,均沒有成功。相比之下,明朝的海外擴張真是太順利了。拜元末群雄並起之賜,朱元璋和死對頭陳友諒就是水戰分的勝負,因此明朝從建立之初就很重視水軍建設。到了朱棣當皇帝時候,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不僅是海軍建設的輝煌成果,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里程碑。

明代海軍在抗倭戰爭中也表現不俗,除了戰術戰法的提升,海軍作戰用裝備也與時俱進。像什麼「火龍出水」、「虎蹲炮」、「水雷」之類的武器,在當時而言絕對都是高科技。不比《紅海行動》中的無人機差。至於戚家軍、俞家軍之類的,也就是明朝版的蛟龍特種部隊了。

清朝實施「閉關鎖國」政策,嚴格海禁,海軍建設就更談不上了。清初對台作戰勝利後,海軍建設就此停滯不前。鴉片戰爭中割地賠款,才開始亡羊補牢。然而北洋水師雖然一度名列世界第八,亞洲第一,卻還是挽救不了日益腐敗的清政府。

本文文字為秒哥原創作品,圖片全部來自網路。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文字及秒哥原創圖片,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元朝蒙古人雖然沒打贏日本,但日本真的沒事嗎?真相很少人知道
蒙古大帝忽必烈統一全國,但是遠征日本,緬甸,都遭到了失敗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