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海域外國家頻頻興風作浪,中國-東盟可不幹了!

南海域外國家頻頻興風作浪,中國-東盟可不幹了!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與東盟國家正在越南芽庄舉行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23次聯合工作組會。這是聯合工作組本年度首次會議。國際社會普遍高度重視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行,期待其最終能推進關於南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各項議題取得新的進展。在2017年中國和東盟國家通過「南海行為準則」草案框架的新形勢下,此次會議能在草案的哪些細節方面取得突破,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其實,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聯合工作組會議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後不久就開始了。第一次會議是於2005年8月4日至5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的,至今已經有13年歷史了。在2010年南海問題成為地區熱點之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聯合工作組會議一直在有條不紊但緩慢地在向前推進著。這一方面是因為評估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工作牽涉的內容較廣,情況也比較複雜,並不是很容易,另一方面各方對通過外交途徑最終能改善南海地區安全形勢具有較高的信心,都沒有迫切的緊張感,同時也不願因此影響了相互之間的關係。在最初幾年,評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落實情況成為聯合工作組會議討論的主要內容,是否以及如何開啟「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程根據評估結果而定。然而,隨著南海緊張局勢加劇,在評估工作未完成之前,各方經過協商,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將磋商「南海行為準則」的進程提前了。

相比之下,在前幾年南海局勢較為緊張之時,磋商「南海行為準則」的工作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也沒有取得各方預期的成果,但在2017年南海局勢緩和後反而加速了。2017年上半年,中國和東盟國家就舉行了三次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聯合工作組會議。2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第19次會議,3月30次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第20次會議,以及5月17日至18日在中國貴陽舉行第21次會議。其實,第19次會議就已經基本上達成了「南海行為準則」草案框架的基本提綱,在第20次會議上形成了草案框架簡本,最終在第21次會議上得到了補充完善和通過審議,並在8月8日舉行的中國—東盟外長會上通過了「南海行為準則」草案框架。另外,2017年8月30日,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聯合工作組第22次會議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明確了「準則」磋商的原則、路徑、方式和工作機制等問題,形成了相應共識文件。

從外交部發布的新聞來看,此次會議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這從2016年中國和東盟國家建立外交高官熱線,簽署《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和《建立三個技術委員會步驟非文件》等都階段性成果就可以看出來。未來各方可能要建立相應的南海合作機制,具體落實這些相關事務和其他相關議題,甚至包含中國正在推動與東盟國家商簽《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部分內容等。二是繼續推進海上務實合作,這主要是前期以及當前仍在落實中的南海合作「早期收穫項目」,未來還可能包括各方在磋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時並沒有談妥的漁業合作及油氣資源勘探與開發等方面的內容。三是繼續磋商「南海行為準則」進程。2017年達成的草案框架只是一個好的開始,反映了各方促進南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強烈意願,未來如何磋商反映各方利益的詳細條款,特別是在達成建立信任措施,甚至預防性外交措施等方面,仍需要各方進行更加艱難的磋商進程。

儘管國際社會對當前的「南海行為準則」草案框架並不是很滿意,甚至不乏批評之聲,但從目前來看,包括南海問題直接相關方的東盟成員國對這一進程的成果還是非常高興的。畢竟,南海問題不僅是中國和東盟國家的事情,也是東盟內部討論最激烈的議題,更是作為南海問題直接相關方的部分東盟成員國之間的問題,交叉情況相當嚴重。對東盟國家而言,鑒於他們相互之間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爭端較多,南海問題在其中只佔其中較小比重,穩定南海局勢和妥善解決南海問題對他們之間解決相似問題可以提供重要的政策參考。

當前,中國和東盟國家都比較擔心,近期美國在南海活動頻繁,鼓動部分域外國家,如東亞地區合作機制中的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甚至遠在歐洲的英國和法國等傳統盟友,與其聯手在南海採取航行與飛躍自由的行動,擾亂本地區本來已經趨於穩定的安全秩序。從近期這些域外國家蠢蠢欲動、展現出相當咄咄逼人的態勢來看,南海問題在今年有可能再次被炒熱,甚至可能發生低烈度、小規模的摩擦或衝突。然而,中國與東盟國家能夠在此情況下依然按照既定日程舉行會議,不僅反映了這些國家對維護南海安全與穩定具有強烈的願望,也體現出這些國家並不願意看到域外國家的軍事存在造成南海局勢的動蕩。

因此,即使東盟國家和一些域外國家開展了一些安全合作,但並不願看到這些域外國家增加在本地區的軍事存在,影響了與中國推進磋商「南海行為準則」的外部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越南歡迎美國的航空母艦打擊群時隔近半個世紀的再次臨時停靠駐泊訪問,但更多是想進一步提升與美國長期以來的合作關係,並不認為此舉真的能抵消甚至推回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既有存在。畢竟,美國軍事力量按照自己的國內法,而不是切實遵守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其他國際法,在南海行使單邊的航行與飛躍自由時,也抵達了越南侵佔中國的部分島礁或水域,並沒有照顧到越南的關切與利益。另外,包括美國在內的域外國家近年來軍事化南海地區局勢的行為,不僅沒有受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讓自己越來越被動。

在當前情況下,無論是中國和東盟國家,還是域外國家,都應為南海地區安全與穩定提供有利的環境。中國和東盟國家在磋商「南海行為準則」的共同行動原則時,未來還可以增加一些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經濟和其他因素,增強各方對促進南海和平與繁榮的信心。與此同時,域外國家也需要尊重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協商進程與結果,不添亂,否則只會引起地區國家的反感和消極抵制。畢竟,中國和東盟國家繼續保持對話和合作勢頭並不容易,爭取更多積極進展和成果更加艱難,進一步鞏固當前地區的良好形勢仍需要各方釋放出合作意願和行動。

(周士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大國外交室主任,海外網專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瑪雅文化中「冥界通道」在墨西哥被發現!繫世界最大水下洞穴
蔡英文新春再甩鍋 詭辯稱「兩岸關係非單方責任」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