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冠為「致癌物」的美食?你經常會吃哪一種?

被冠為「致癌物」的美食?你經常會吃哪一種?

不能簡單地說,癌症是吃出來的毛病,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的確會增加得癌症的風險。

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癌症,更容易盯上長期吃這 7 類食物的人。

燙食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飲用 65°C 以上的熱飲,有致癌風險。

我們口腔和食道表面,覆蓋著嬌嫩的粘膜。超過 65°C 以上的溫度,足以燙傷這層粘膜。

粘膜如果長期反覆進行「被損傷-修復」的循環,那麼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就會越來越多,癌症的風險隨之增加。

當然,也別過分焦慮。有致癌風險,並不是說一喝就得癌症。而是希望大家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心急別吃熱豆腐。

過多的甜食

糖類,是人體的主要能源物質,人體內幾乎所有的細胞,都需要糖類提供營養。癌細胞也是如此。

但不同於正常細胞,癌細胞對糖的需求更大,以實現自身的快速生長和瘋狂擴張。

高血糖會造成糖尿病和肥胖,而這兩種疾病本身也是癌症的危險因素。

另外,高水平的血糖,更容易讓癌細胞長得飛快且更容易四處傳播,可以直接提高機體患癌的危險性。

炸物

油炸的食物通常又脆又香。

但一方面,油脂持續受熱,會產生如「苯並芘」等致癌物,增加胃癌、結腸癌的風險;油炸產生油煙,也是肺癌等癌症的高風險因素。

另一方面,油炸的高溫,會讓食物本身也產生致癌物,比如「丙烯醯胺」。

同時,像炸物這種高脂肪食物,與結腸癌等腫瘤密切相關。油導致的肥胖,也是癌症易發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加工肉

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製品評定為 1 類致癌物,即存在明確的致癌作用。

具體的原因科學家也沒有明確,但是可能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如加工肉中含有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多環芳烴等多種有害物質。

看到致癌物幾個字,很多人就嚇得不敢碰這些食物了。

實際上,對於個人來說,偶爾吃吃,患癌的風險並不算大,但如果長期或者大量地吃,那風險就會隨之增加。而從公共健康來說,因為全國甚至全球有那麼多人要吃肉,這種風險就值得注意了。

偶爾嘗鮮沒問題,但長遠看來,能少吃加工肉,則盡量少吃。

過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肝硬化,嚴重的,會逐漸演變為肝癌。經常喝啤酒或其他含酒精飲料的人,其口腔癌、食道癌、結腸癌的患病可能性會增加。

膳食指南建議男性飲酒每天不超過 25 克,女性不超過 15 克。

不過,最好是滴酒不沾。

發霉的食物

儲存不當的花生、玉米、大米等,會被黴菌污染,常會產生黃曲霉素。這種毒素與肝癌的關係極為密切。

建議大家學會合理儲存食物,如果發現食物霉變,不要只想著節約。這樣的食物,直接扔掉就好。

過鹹的食物

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鹽吃得越多,得胃癌的風險就越高。

然而想想看,我們的口味是不是變得越來越重?

不少朋友每天吃進去的鹽,很輕鬆地就能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上每天 6 克的推薦量。

下次在抱怨「菜不夠味兒,根本沒法吃」的時候,多想想,飲食清淡少鹽是有利於預防胃癌的。

民以食為天。美食當前,誰不會食指大動?

然而,只有身體健康了,才能吃得更長久。那麼多種美食,剋制適量地嘗試,非常美好。若是沒有了節制,等到疾病纏身,才忽然發現自己已經無福消受,實在太虧。

您說對嗎?

希望上面的內容,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對照一下,你中了幾條?有心改善一下嗎?

研究顯示,1/3的癌症死亡與飲食有關。或許,有不少隱藏在美食中的致癌物,你剛剛吃完,或正在嘴邊。

每一種人體不能夠承受的刺激,都會是致命的,有的是急性的,比如意外事故!有的是慢性的,逐漸累積而成。

每一個細胞、組織、器官,都在不同程度地接受刺激,在身體承受的範圍內,細胞通過新陳代謝,來替換那些完成任務,遭受損傷的細胞。一旦,某種刺激,在某一個部位,持續不斷出現,新的細胞的生長趕不上老舊細胞的死亡速度,癌症基因就可能被啟動,因為癌細胞可以「不死」。

癌細胞的不死,實際上減緩了人的死亡速度。然而,癌所形成的腫瘤,卻成為全人類的敵人!

造成刺激的因素種類繁多,物理的、化學的、各種毒素,任何一種我們無法承受的刺激,要麼直接要我們的性命,要麼,逐漸積累達到要命的水平。光的刺激、輻射的刺激、聲音的刺激、毒素的刺激、藥物的刺激,等等。我們把這些刺激稱為壓力。

精神壓力即是內在的,也是外在的!內外相互作用。壓力之下,內分泌變化,內分泌的持續變化,足以導致整個身體內部的變化。

國人之所以暴露在癌症的危機之下,有以下多種原因重重疊加而成。

1、 中國人不會享受的居多,各個都在裝模作樣地負起各種責任,彷彿這個世界全靠他才能夠照顧家人和事業,過多的任勞任怨,是大部分癌症患者的共性,他們幾乎全部都是那種苦苦此支撐的榜樣!

2、 生活沒有樂趣,剩下的都是壓力,持續的壓力,引起內分泌的失衡,內分泌的失衡,導致腎上腺素持續分泌,最後各個器官功能衰竭。同時引起免疫水平下降。

3、 外部環境污染,內部飲食污染,內外交加!

4、 中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與生俱來的不安,從小擔心到死亡為止。無論發生什麼,無論解決了多少問題,他們一路擔心到無力承受,倒下為止。

5、 從小几乎沒有乳酸菌的固定來源,不吃乳酪,沒有質量保證的酸奶,腸道從小不幹凈,消化吸收健康的中國人,屬於稀有動物。十個中國人有八個有胃病、腸道疾病。

6、 極少中國人認真吃蔬菜水果,每天的攝取量,微不足道,能夠每天確保500克的蔬菜,500克的水果都保證攝取的,要千年等一回。

7、 大多數中國人都以精緻米面為主食,2012年出版的中國第一部《腫瘤營養學》醫學著作,明確指出,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容易導致癌症,是全世界目前醫學研究的共識。

其中,乳腺癌、結腸直腸癌、胰腺癌、胃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膀胱癌、卵巢癌的發生率,與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直接相關。(P91),而國人攝取的米面、饅頭、麵包、餅乾每100克就含糖約83克。

8、 國人缺乏均衡營養的食物結構,食材來源單調,生活缺乏規律。

這裡特彆強調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的重要危害,再次呼籲,遠離精緻米面,以及米面的製品,這些食物不僅是導致肥胖的元兇,更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炎症、癌症的罪魁禍首。

過去我在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遇到極大的障礙,然而,今日,幾乎全世界的醫學研究者都在達成共識。《腫瘤營養學》這一部書籍里,分別闡述了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帶給身體的7大疾病風險。

高碳水化合物,對於國人而言,主要就是指精緻米面、饅頭、麵包、各種早茶午茶的點心餅乾糖果,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就是米飯、麵條。連航空餐上提供的都是以這些高糖食物為主。

精緻米面不僅給身體帶來大量的澱粉多糖,同時,因為不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等其他天然營養,因而所帶來的糖很難為身體充分利用,多餘的糖,消耗了大量的胰島素,將逐漸導致胰島素不足,同時多餘無法利用的糖將轉化為脂肪,使得身體肥胖,血管阻塞。

年三十的夜晚,全家齊聚一堂。一頓豐盛的年餐,可以吃上好幾天。彷彿一年裡所有的美食,家鄉的味道,都濃縮在春節這幾頓飯里了。

但沉浸在美食與熱鬧中的你全然不知,許多致癌物或已被你吃下了肚。

去年春節,微博上發起「曬出你的年夜飯」活動,不少網友紛紛響應

都說病從口入,癌症也一樣。

牛津大學研究發現,飲食是最主要的致癌風險因素,30%-35%的癌症死亡與飲食有關。食材,烹飪和保存方式都可能帶來舌尖上的癌症。

中國作為美食大國,同樣也是癌症大國。

在中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相當於每分鐘就有7人患癌,也許就在你我身邊。

或許,有不少隱藏在美食中的致癌物,你剛剛吃完,或者馬上就要入口。

先別急著害怕,不妨一起看看,這些致癌食物都有什麼,又該如何預防?

全國癌症發病及死亡病例數排名

2013年,中國估計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68.2萬,死亡222.9萬。

其中,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高於女性,且男性多發肺癌、胃癌、肝癌,女性則多為乳腺癌、肺癌和結直腸癌。

鹹魚:南方人通往癌症的捷徑

要想弄清哪些食物致癌,就得參考下邊這份全球最權威的致癌物清單,它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

所有致癌物被分為5個等級,級別越高,對人的致癌作用就越明確:

1類致癌物:明確對人有致癌作用的物質;

2A類致癌物:很可能致人癌症的物質,即動物實驗明確致癌作用,但對人尚不明確;

2B類致癌物:有可能致人癌症的物質,即動物和人體實驗的致癌證據尚不充分;

3類致癌物:不明確是否致人癌症的物質;

4類致癌物:不大可能致癌的物質

2017年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上發布的致癌物清單,便是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資料整理而成。

其中,致癌作用最為明確的,要數120種1類致癌物,比如我們熟悉的甲醛、砒霜、輻射等等。

令人意外的是,中式鹹魚作為唯三被點名的食品之一,赫然在列。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因為早在50年前,科學家就已經注意到鹹魚可能致癌了。

當時,鼻咽癌還是一種非常少見的癌症,全球10萬人裡頭,都未必能找出1個患者。

可在我國南方地區,這種罕見癌症的發病率卻是國際水平的25-40倍,而且南多北少,廣東、廣西和福建最為嚴重,甚至被稱為「廣東癌」。

這些地方的人,有一個共同點——特別愛吃鹹魚。

過去,以廣東為代表的南方人多食鹹魚。

作為一種窮人食物,有時鹹魚就是唯一的配菜,鹹魚就飯的飲食方式非常普遍,不少人剛斷奶時便開始食用。

每餐攝入量雖小,但幾乎是頓頓都有,天天都吃,這樣便將致癌的亞硝胺一起吃進體內,才導致鼻咽癌發病率如此之高。

後來,科學家發現香港青年中,9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是吃鹹魚導致的,尤其是從小就開始吃鹹魚的。

之後多份研究也支持鹹魚致癌的結論。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腌制和食用鹹魚時,都可能產生亞硝胺類物質,這是一類能造成基因突變的強致癌物,也是國際認定的1類致癌物。

動物實驗顯示,亞硝胺對肝、肺、胃、腎、膀胱、食管、小腸、腦和神經系統都有致癌作用,有的還有高毒性。

醫學上,它主要用來人為造成實驗動物肝損傷,誘發腫瘤。

對人體而言,它不僅有強致癌性,還可能因中毒造成急性肝壞死,最終多器官衰竭而亡。

腌肉:北方人碗里的致癌美食

看到這,不經常吃鹹魚的北方人長舒了一口氣,先別急著安心,下邊要講的這種致癌食物,你們肯定吃過。

沒錯,就是腌菜。

什麼榨菜、酸菜、醬黃瓜、辣白菜、芥菜絲、雪裡紅,總有一款你吃過。

很多人以為,腌菜里有很多亞硝酸鹽,能致癌,其實並不準確,因為真正有致癌作用的,還是亞硝胺。

亞硝酸鹽是致癌物亞硝胺的原料之一,起類似作用的還有硝酸鹽和二級胺。

它們在平時非常常見,蔬菜、加工肉製品和飲用水中就有,尤其是放了一段時間的「隔夜菜」和沒腌透的蔬菜,亞硝酸鹽會有所增加。

這些原料的致癌性並不明確,有的甚至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但它們能在胃液和口腔細菌的影響下,在人體內合成致癌物亞硝胺,從而大大增加患癌可能。

至今,不少人都堅信「隔夜菜中亞硝酸鹽超標緻癌」的說法,每年也有大量有關報道出現。

實際上,所有綠葉菜中都含有硝酸鹽,做熟後長期放置,在細菌和一些酶的作用下,硝酸鹽就會變成亞硝酸鹽,其致癌性並不明確。

但它有可能在人體內形成亞硝胺,這才是真正的致癌物。

調查發現,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的糧食和飲用水中,亞硝酸鹽等致癌物原料的含量都很高。

在潮汕地區,魚露和酸菜中也檢測出了上述物質,有很強的食管癌危險性。

當地食管癌患病率甚至高達1/1000,有些地方死亡率最高可達114.9/10萬,並長期居高不下。

不過,正規廠家生產的腌菜醬菜一般無需擔心,它們製作工藝安全,腌制時間也長,出廠時,亞硝酸鹽已所剩無幾。

需要留意的恰恰是那些家庭自製和路邊散賣的「三無」腌菜,鬼知道它們到底腌了多久。

如果只腌了不到2周,就被你就著饅頭白粥吃下去,那恭喜你,患癌風險又提高了不少,因為這正是腌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達到頂峰的時候。

北方人喜歡吃的「暴腌菜」,就屬於這種。

5個腸癌死亡者就有1個中國人

過年期間,就算不吃鹹魚醬菜,誰家不熏上幾條臘肉,買幾根臘腸回家呢?但千萬要記得,它們同樣致癌。

沒錯,除了中式鹹魚,另一種被認定為1類致癌物的食品,就是加工肉製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熟食」。

熱狗、培根、火腿、熏肉、香腸、醬肉、牛肉乾、肉罐頭、調味肉汁,包括年味十足的臘肉臘腸,都包含在內。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報告顯示,每天食用50g加工肉製品,腸癌風險會增加18%。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資助的項目也稱,每天食用10g加工肉製品,前列腺癌風險增加42%。

也就是說,平時吃下幾片培根臘肉、幾根小香腸、幾塊牛肉乾,就會大大增加患癌風險,恐怕絕大多數人都會中槍。

而在結腸癌患者中,1/5可歸因於食用加工肉製品或紅肉。2012年,全球70萬腸癌死亡患者中,20%是在中國。

年味十足的臘肉,也屬於加工肉製品,後者於2015年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對人體致癌作用明確的1類致癌物。

此外,一些特定的肉類烹飪方法,也會帶來額外的致癌風險。

比如肉類在鹽腌、燒烤、煙熏等烹飪過程中,可能形成亞硝胺和苯並芘等致癌物。

最典型的或許要數烤肉中的苯並芘,這是一種能夠在人體內積累的1類致癌物。

它一般存在於煤炭燃燒產生的煙霧、煙氣、汽車尾氣和工業污水中,聽起來和食物似乎沒有半點關係。

不過,在燒烤、煙熏時,木炭燃燒本身就會產生苯並芘,它們會隨著煙霧升騰,粘附在食品表面。

同時,肉中的糖和脂肪在高溫下不完全燃燒,也會產生苯並芘。

反覆煎炸食品的植物油,爆炒食品,以及高溫油煙中,也都有這種致癌物存在。

也就是說,熏烤肉時,致癌物是被我們連吸帶吃進入體內的。

烤肉中的致癌物主要有兩類,煙氣和肉質表面的多環芳烴,以及炭化層中雜環胺。如果肉經過腌制,還有可能含有另一種致癌物亞硝胺。

只喝1杯,也會增加癌症風險

喝酒上臉的人患癌幾率更高

如果說為了健康,少吃些肉還能忍耐,過年聚餐,怎麼少得了美酒相伴呢?

即便平時,也流傳著紅酒助眠、藥酒養生的說法,但實際上,這些做法只會讓你和癌症越喝越近。

酒精的致癌性可稱得上臭名昭著,早在100多年前便有相關研究問世。後來研究者們發現,即便只是小酌一杯,患癌風險也會增加,尤其是女性。

2012年,全球77萬人因酗酒患癌,還有48萬人因此身亡。也就是說,全球近6%的癌症,因酒而生。

這相當於,每18個新發癌症或死亡患者中,就有1個是喝酒喝出來的。

美國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機構推薦每日攝入酒精量不超過14g,相當於不到1兩白酒,3兩紅酒或1聽啤酒。

很多人以為喝酒壞在傷肝,其實不然,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女性乳腺癌等,也都與酒精有關。

此外,飲酒還有可能引發胃癌和胰腺癌。

奇怪,不是說小酌怡情,適量飲酒能養生么,怎麼就致癌了呢?

在1類致癌物清單里,和飲酒有關的致癌物共有3種,分別是酒精飲料、與酒精飲料相關的乙醛和乙醇。

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也就是酒精,它能麻痹神經,讓人越喝越嗨,越嗨越醉。

幾兩乙醇下了肚,在人體消化器官的作用下,很快轉化為乙醛,這才是飲酒致癌的關鍵。

乙醛是一種明確致癌物,它可以直接導致基因突變,並殺死體內細胞,誘發慢性炎症和細胞複製,從而增加癌變概率。

最危險的要數那些喝酒上臉的人。由於他們天生分解乙醛的能力差,飲酒後,體內會積累大量乙醛,其患癌機率更高。

如果這時有人以「喝酒上臉能練出來」為由來勸酒,那就真是在害人了。

服用頭孢等特定抗生素後更不可以飲酒,它們可以「後天」抑制飲酒後乙醛在體內的分解功能,從而引發雙硫侖樣反應。

嚴重者可致呼吸困難、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休克甚至死亡。

遠離癌症並不難

不但在年夜飯和聚餐里,總是繞不開這幾種常見致癌物。就算在平時,誰點的外賣和家中冰箱里,還沒點肉腥、剩菜跟鹹菜呢。

這也致癌,那也致癌的,到底該怎麼吃才對?

看到這,或許你已經倍感焦慮,有的準備轉給爹媽勸他們少吃這些食品,有的已經翻冰箱準備丟食材了。

先別急,不妨看完我們的防癌小貼士再動手也不遲。

首先,致癌物並不一定100%導致癌症,關鍵在量的多少。

比如全球疾病負擔項目曾估計,全球每年有3.4萬人可能由於過量食用加工肉製品而患癌死亡。

雖然肉類致癌的風險依然很小,但會隨著肉類使用量的增加而加大。

看來,和天天烤肉腌菜美酒不離手的人相比,偶爾出去擼串喝啤酒也沒有太大關係。

不過,如果平時就注意減少致癌物的攝入量,遠離風險因素,自然可以降低癌症發病率。

反之,如果只吃致癌風險低的食物,也不能保證你此生與癌無緣。而且,長期偏食也不利於營養均衡。

《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按預計壽命85歲計算,人一生中患癌風險高達36%,且40歲以後發病率快速上升,並在80歲達到高峰。

由於超過90%的癌症與環境和生活方式有關,若想降低患癌風險,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減少接觸強致癌物,定期體檢和及時就醫十分必要。

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顯示,只有5%-10%的癌症病例與基因缺陷有關。

其餘90%-95%的癌症源於不良環境和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吸煙、感染、肥胖、酒精等,其中飲食與癌症的關係最為緊密。

否則,你自認為「偶爾」的一次放縱,熬夜、暴食、酗酒、吸煙、久坐、欠練,經過長年多次的積累與放大,或許就會成為日後患癌的原因,到那時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看到這,還不趕快分享給你最關心的人們。

突然發現,不一樣的心態,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有人抱怨沒時間提升,卻將大量時間用來刷劇,睡覺,這是懶惰;

有人挑燈夜讀,有效利用時間,唯恐沒有成長,這是勤奮;

有人將工作一推再推,眼看deadline將近,才慌忙準備,這是拖延;

有人每天列好計劃,高效完成任務,並留足時間糾錯,這是有規劃;

有人抱怨被脂肪困擾,跑鞋沒穿過,健身房沒去過,窩在沙發吃薯片,順便寬慰自己一次不會胖,這是放縱;

有人風雨無阻,堅持健身跑步,練出令人艷羨的蜜桃臀、馬甲線和少女顏,這是自律。

人性中隱藏著許多弱點:貪婪、縱慾、拖延、懶惰……這些短板會牽絆和阻礙個人未來發展。

不難發現,成功者具備更多優秀的品質,更懂得與人性弱點抗爭,掌握生活主動權。

如果覺得好,別忘了點贊喲。

歡迎關注公眾號健康者指南,我們的宗旨是:有趣、有料、有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癌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緊急警告,華人每天愛吃的5種食物強致癌!
韭菜不能和這些食物一起吃,有毒又致癌!

TAG: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