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了王羲之書法,再看武則天書法,真是:難分勝負,不相上下?

看了王羲之書法,再看武則天書法,真是:難分勝負,不相上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因而他享有「書聖」美譽。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武則天為了改革文化,創造了則天文字。部分的則天文字還傳到日本、韓國,甚至成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武則天在文字上大膽改革,增減前人筆劃,曾經創造了十九個漢字,被天下廣泛用之。

武則天除精通史籍詩文之外,還精於書法。尤其精於飛白書和行草書。武則天當年曾以飛白書把大臣姓名寫出來賜給他們,有大臣就上表說:「蒙恩作飛白書,題臣等名字垂賜,跪呈寶貺,仰戴瓊文,如批七曜之圖,似發五神之檢。冠六文而首出,掩八體而孤騫……鍾繇竭力而難比,伯英絕筋而不逮。則知乃神乃聖,包眾智而同歸;多才多藝,總群芳而兼善。」武則天的書法造詣於此可見一斑!

武則天書法此碑書體極草,多用側鋒,尚存一定古雅之氣。《宣和書譜》評:「後初得晉王導十世孫方慶家藏書跡,摹拓把玩,自此筆力益進。其行書有丈夫氣。」

看了王羲之書法,再看武則天書法,真是:難分勝負,不相上下?你有什麼不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色書法II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泰國年輕男子一生中必須出家做一次僧人?
范曾,楊振寧評價:是當代大書法家、大畫家,沒有誰像他這樣大?

TAG:金色書法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