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西將建15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山西將建15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今後三年質量工作目標任務確定

山西日報客戶端綜合報道:到2020年,我省將建成1000個名牌產品、15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30個地理標誌產品知名品牌群……這是記者從今日召開的全省質監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2017年,省政府召開全省質量大會,省委、省政府對質量強省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並表彰了5個山西省質量獎和10個質量獎提名企業,公布了353個山西省名牌產品。同時,國家質檢總局在太原召開了「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推進會」,開啟了全國質量管理體系換版升級工作序幕。組織亞寶葯業等8戶重點企業參加品牌價值評價活動,懷仁陶瓷、保德油棗等4個地理標誌產品已經國家質檢總局公示,晉祠大米等8個新培育產品正在申報。質監部門以水泥、鋼材、化肥、電線電纜等產品為重點,對11699批次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查(抽查批次全國排名第四位),合格率95.5%,對524批次不合格產品依法依規進行了處理,實現了「抽查一種產品,規範一個行業」的目標。

省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歧雲表示,質監部門是質量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部門,在推動質量建設和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職能,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突擊隊」「排頭兵」。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後三年我省質量工作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力爭形成1000個名牌產品、15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30個地理標誌產品知名品牌群。制定500項地方標準,20項團體標準,創建20個以上國家級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50個省級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10個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立1-2個國家級產業計量中心,5-10個省級產業計量中心。新增3-5個國家質檢中心,5-8個省級質檢中心,逐步形成與我省產業結構、產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檢驗檢測技術支撐體系和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到2020年,全省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區域質量水平整體躍升,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充分發揮,供給質量明顯改善,推進質量變革、建設質量強省取得顯著成效,我省質量工作在全國的排名由目前的「第三方陣」進入到「第二方陣」。

目標任務

到2020年力爭形成1000個名牌產品

15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30個地理標誌產品知名品牌群

制定500項地方標準

20項團體標準

創建20個以上國家級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

50個省級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

10個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

建立1-2個國家級產業計量中心

5-10個省級產業計量中心

新增3-5個國家質檢中心

5-8個省級質檢中心

逐步形成與我省產業結構、產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檢驗檢測技術支撐體系和公共技術服務平台。

到2020年,全省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區域質量水平整體躍升,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充分發揮,供給質量明顯改善,推進質量變革、建設質量強省取得顯著成效,我省質量工作在全國的排名由目前的「第三方陣」進入到「第二方陣。

相關

2017年山西質量工作成績

山西質量水平顯著提升

制定《山西省質量發展「十三五」規劃》,出台質量發展綱要實施意見及行動計劃,將質量工作納入省委、省政府對各市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廣泛開展質量強省、強市、強縣、強企活動,7個市設立市長質量獎,太鋼不銹、太原重工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太原、晉城獲批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太鋼集團、永濟新時速電機有限公司榮獲「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加強名牌培育,打造山西省名牌產品353個,7個「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批籌創建。

抽檢合格率有效提升

加大對健康安全的消費類和國計民生的政策類產品,以及重要生產資料的監督抽查和後處理力度,抽查合格率由2012年的92.8%提升至2017年的95.5 %。持續開展「質監利劍」執法打假專項行動,全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38.9萬餘人次,查處產品質量違法案件6296起,涉案貨值2.35億元,全省未發生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標準化戰略效果顯著

全省共發布地方標準563項,占現行1138個地方標準的49%,建成國家級和省級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332個。截至2017年底,我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數量全國排名第三,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數量排名第四,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試點數量排名第八,較好地發揮了輻射帶頭作用。

先後建成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山西)和三個能效標識檢測實驗室、全國唯一的國家煤礦安全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及10個國家型式評價實驗室,型評實驗室數量在華北地區和中部地區位列第一。計量科研獲得重大突破,4項科研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3個,開展1330個實驗室參加的6大類18個參數能力驗證。加強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全系統共建有3個國家質檢中心、8個省級質檢中心和130個產品質量檢驗、計量檢定、特種設備檢測等技術機構。

質量基礎建設紮實

全省共新建(複查)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77項,改造升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57項。成立了煤基計量檢測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國家法蘭鍛件質檢中心獲批籌建;祁縣玻璃器皿、陽泉硅鋁質耐火材料、晉城煤層氣產品3個國家質檢中心,已通過「三合一」認證審核,正申請總局正式驗收掛牌。3個科研項目列入2017年度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計劃項目,2個科研項目列入山西省科技計劃項目。

2018年山西質量工作重點

繼續加大山西品牌建設

2018年,我省將繼續開展山西省名牌產品推選工作。加強質量提升示範區建設,指導6個批籌單位積極開展創建活動。實施企業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對不同質量信用水平的企業採取差異化監管措施。深入推進產品質量風險監控工作,重點對日用消費品、電子商務產品、食品相關產品等實施風險監控。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對不合格產品,加大整頓、曝光力度。加強電商領域執法,開展缺陷產品召回,加強「12365」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

發布100項地方標準、10項團體標準

組織開展山西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推進將標準化知識納入黨政幹部培訓內容。

全面推行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推進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省建設,發布實施試點省建設方案,制定方案實施辦法,召開啟動大會。

推進綜改示範區、太鋼、太重等創建國家級、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推進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開設標準化工程本科及碩士學歷、學位教育,建立山西省標準化高端人才基地。

爭取國家標準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分館和國家標準創新基地建設項目早日立項。積極申報建設「標準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項目。紮實推進「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對照國際、國外先進標準,開展對標達標。

積極推進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組建農業、民政、交通運輸、政務服務等20個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圍繞山西製造、山西建造、山西服務,構建有機旱作農業、山西小雜糧、裝備製造、健康養老、物流、旅遊等十大標準體系,批准發布100項地方標準、10項團體標準。

推行網上審批

今年是我省「項目建設年」,要做好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下放和承接工作,優化審批流程,試行「容缺受理」。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制定受理、審查、審核、審批、發證等各個環節工作標準,為全省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提供「質監方案」。加快推進行政審批信息化進程,建設省局行政審批信息平台,探索「互聯網+政務服務」,推行網上審批。推動技術審查機制改革,向第三方購買服務。

推動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建設

積極開展新能源汽車、能源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產業計量中心的籌建工作。

積極推動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建設。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煤機裝備、電動汽車、雜糧、陶瓷、硅酸鹽、玄武岩產品等領域積極謀籌、培育孵化一批新的質檢中心。推進山西質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項目建設,相關檢驗單位儘快進駐運行。穩妥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

報請省政府召開2018年全省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建立維保企業「自我聲明+信用管理」機制,試點實行「保險+服務」模式,全面落實維保信息公示制度,充分運用市場化機制和信息手段,構建權責明晰、安全有序的電梯安全社會治理體系。

開展大型遊樂設施和客運索道專項治理,針對大型遊樂設施使用管理安全責任主體不清,廟(集)會活動使用的大型遊樂設施流動性大、違法使用普遍,客運索道自查自檢不紮實等問題,對全部在用大型遊樂設施和客運索道進行監督檢查。

開展鍋爐專項治理,按照《山西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嚴格控制新建燃煤鍋爐的註冊登記,配合相關部門及時取締淘汰劃定範圍內的燃煤鍋爐。

(來源:山西晚報 記者趙德偉)

展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靜觀——鄧石如書法藝術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
省預防醫學會衛生保健專委會成立

TAG: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