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扒一扒兒童血小板異常升高

扒一扒兒童血小板異常升高

吳志丹 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前言】

在日常的臨床檢驗工作中,血常規是最最普通的基礎檢驗項目。一張完整的血常規報告包含有二十個指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主要是白細胞、紅細胞及血小板。對於血小板這個檢測指標,如果檢測結果偏低,大家都知道首先檢查標本是否凝集,第一時間排除由標本因素導致的假性降低;但是對於血小板數值升高,往往不會引起檢驗人員足夠的思考,甚至包括臨床醫生。近日遇到一例血小板異常升高的病例,與大家共同探討。

【病例經過】

患者,女,7個月,於10餘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初為單聲咳,漸加劇呈陣發性連聲咳,喉中有痰不易咳出,伴發熱,體溫38.0°C左右,伴鼻塞、流清涕,聲音嘶啞明顯,稍氣急。至外院先後給予「拉氧頭孢、五水頭孢唑林、頭孢地嗪、氫化可的松、甲強龍」等輸液治療及「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霧化吸入6天退熱,咳嗽減輕,隨停葯改服中藥。2天前再次出現發熱,熱峰39.0°C,咳嗽加重,氣喘伴氣急,於2018年2月12日入住我院。入院查血常規:WBC 12.38×109/L,N% 88.1,L% 7.4,PLT 358×109/L,CRP 44.4mg/L。給予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阿奇黴素抗感染,甲強龍抗炎平喘,氨溴索化痰,異丙托溴銨、布地奈德氧噴等治療,完善各項檢查。隨後幾天,各項檢查報告異常的有:流感病毒A陽性,乳酸脫氫酶 459IU/L,羥丁酸328IU/L,鹼性磷酸酶176IU/L;補充檢查cTn I 陰性,肺炎支原體抗體陰性,結核抗體陰性。2月14日加用奧司他韋抗病毒。2月19日查血常規:WBC 17.67×109/L,N% 30.8,L% 57.4,PLT 1279×109/L,CRP 4.2mg/L,改為頭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黴素抗感染。血細胞直方圖及外周血圖片染色鏡檢如下:

2月22日,複查血常規:WBC 11.24×10

9/L,N% 62.5,L% 26.9,PLT 941×109/L,CRP 9/L,N% 23.7,L% 66.2,PLT 608×109/L,CRP

【案例分析】

該患者住院期間檢測末梢血常規三次,第二次結果較首次異常升高。臨床醫生分析考慮感染引起的血管內皮損傷誘導血小板激活、釋放,加用了雙嘧達莫抗凝治療。部分檢測數據如下:

分析此血小板升高的案例,首先判斷該案例血小板是假性升高還是真性升高。導致血小板假性升高的原因不多,主要是小紅細胞、細胞碎片的干擾。邁瑞BC-53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利用雙向立體後漩流阻抗法原理,根據不同顆粒體積大小產生的脈衝信號不同來檢測RBC/PLT,小紅細胞和細胞碎片的確會影響血小板的計數,但是紅細胞、血小板直方圖正常,可以排出干擾因素的存在。根據油鏡下每視野見到1個血小板相當於血小板計數10*109/L的估計原則,且紅細胞形態正常,未見細胞碎片,因此可以判斷儀器檢測的數據是可信的,該患者血小板升高。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血小板和炎症反應相關,血小板及其產物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炎症反應的發生、發展過程,甚至參與炎症反應綜合征。

該病例有較多的感染性炎症證據:7個月大的兒童白細胞分類應該以淋巴細胞佔優勢,約佔到60%左右,該患者12日血常規N%為88.1,L%為7.4,比例嚴重倒置,且CRP 44.4mg/L,體溫38°C以上,PLT 358×109/L。此外,7個月的兒童,免疫球蛋白的水平遠未達到成年人的水平,IgG出生後第三個月開始合成,3-5歲才接近成年人的水平,但是該患者免疫球蛋白檢測結果如下:IgG 13.4g/L(參考範圍7.0-16.0)、IgA 0.72g/L(參考範圍0.7-4.0)、IgM 0.97(參考範圍0.40-2.30),實際水平均已升高,尤其是IgG。IgG在抗感染中起到主力軍的作用,能夠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中和細菌毒素的毒性,結合病毒抗原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細胞的能力。免疫球蛋白的升高也說明該患者受到微生物感染,刺激機體免疫系統活化,激活大量淋巴細胞,合成免疫球蛋白。以上證據有力證明該患兒為細菌性感染。加上流感病毒A陽性,說明該患者為細菌性感染合併流感病毒A感染。

研究表明,血小板在炎症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被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後,能夠釋放多種具有調節炎症作用的化學激動劑,如PF4、β-TG、MIP-1α等;血小板微粒可以活化內皮細胞和單核細胞,促進跨細胞間傳遞的趨化因子及調節激活正常T細胞表達和分泌的細胞因子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活化的血小板產生的可溶性CD40L能通過激活粒細胞、內皮細胞、淋巴細胞等誘導產生促炎因子,參與肺損傷的形成和血管相關炎性損傷。此外,血小板還能增強中性粒細胞產生活性氧的能力,參與炎症反應等。

綜上分析,該病例血小板升高是因為機體受到炎症因子的刺激,血小板被大量激活並釋放大量的細胞因子,參與宿主抗感染防禦過程。在抗感染中首當其衝的粒細胞在骨髓中成熟後被釋放到外周血循環,一半隨血液循環運行進入循環池,另一半附著在小靜脈或毛細血管壁上成為邊緣池,在機體受到微生物侵襲時,邊緣池的粒細胞可以迅速補充到循環池,所以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能在短期內迅速增高;而血小板的生成必須由骨髓中的巨核細胞定向分化成熟產生,但是其壽命約7-14天,而粒細胞的平均壽命只有6.3小時,所以血小板升高較晚但持續時間較長。回顧性分析發現,我院兒科門診患者血常規檢測血小板大多在正常範圍內,住院病人中較高比例的患者血小板升高,且大多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症較門診病人嚴重。而本案中血小板異常升高,我分析與該患者病情重,病程長(從發病到出院超過三周)有關,另外與患兒個體差異有關係。有文獻報道,隨著兒童全身嚴重反應綜合征病情加重,血小板逐漸降低。所以,血小板在感染性疾病中應激性升高,可以有效增強宿主抗感染防禦過程。

參考文獻

[1]張藝, 謝雄. 血小板計數對小兒肺炎炎症反應及病情嚴重程度的評價. 國際兒科學雜誌. 2016. 43(9): 735-737.

[2]陳珵, 徐侃. 血小板在炎症反應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海南醫學. 2017. 28(4): 623-626.

說明:本文為中華檢驗醫學網、檢驗醫學微信公眾平台全網首發,轉載時請註明來源及原創作者姓名和單位。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檢驗醫學 的精彩文章:

你家的冰箱塞滿了沒?小心鎖定了溫度鎖不定細菌!

TAG:檢驗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