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後迅速展開重建的日本城市 復興的速度令人吃驚

戰後迅速展開重建的日本城市 復興的速度令人吃驚

在戰爭結束以後,日本迫切開始了戰後復興重建計劃。日本1945年12月制定的戰後復興計劃基本方針有以下幾個方面:城市道路修建要考慮到以後車輛增加的需求,對道路進行必要的擴寬;對城市進行重新規劃,要留出必要的城市綠地;今後的城市建築不但要堅固,而且還要耐火。隨後日本五大都市都嚴格按照這一方針行事,僅僅到1958年便完成了這項工作。東京在戰後立即就發表了「帝都復興計劃」,並制定了「百年大計」。

東京城市復興的第一步就是從清理廢墟開始,1945年10月舉行了奠基銀座奠基儀式,隨後神田、淺草、新宿等地的繁華街道的建設逐漸展開。圖文1945年9月,在銀座破裂水管前喝水的日本人。

戰爭結束時,根據日本警視廳1945年9月的統計東京居住在臨時木板房內的居民有9.3萬戶,佔到了人口的9%。圖為東京一名婦女在廢墟中尋找可用的材料。等到了1946年大批新建設的住宅便拔地而起。

在戰後應急的三角大棚中飲食衛生很難保證,傳染病爆發。1945年9月-1946年11月大約2.3萬人感染了由跳蚤等寄生蟲引發的傳染病,並最終導致了912人死亡。

儘管日本在盡全力進行復興重建,到住宅依然嚴重不足。到1948年時,日本共新建住宅206萬戶,但住在臨時木棚里等待住房者有420萬戶。

美軍在幫助日本整理完仙台廢墟後的,仙台的重建工作並不順利,基本沒有任何進展,直到1946年開始,將仙台市內廢墟清理轉為市營事業後才得以繼續。到1948年共清理廢墟空地95萬平米。

對於日本孩子來說,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個學期學習才進入正軌,因為許多的學校都在戰爭中遭到了燒毀,而必須重建。同時除了三部制、二部制之外,還出現了許多學校的孩子沒有配備午餐。

前橋市專門在1945年9月設立了重建事務所,1000日元大約建造6坪規格的住宅。到10月就通過撥款建立了390戶「自力建築」。

1947年9月,關東地區在遭到了炸彈大火的襲擊外,又遇到了颶風襲擊。埼玉縣有3000多戶居民無家可歸,只能住在堤岸邊生活。

日本成立了「戰災者同盟」,在日本全國各地開展活動,並在1945年11月呼籲成立了戰災基金。

橫濱是在1942年4月遭到了第一次空襲,當時只造成了1人死亡。隨後在1945年的大規模空襲下,4616死亡,10萬戶受災。整個市裡商業區和住宅區遭到了嚴重破壞。

橫濱的臨時居所使用氧化鋅搭建,到1945年11月全市有3萬餘戶只能呆在這樣的條件下過冬。

在戰爭中橫濱電力公司也遭到了嚴重破壞,全市電車和線路大面積受損,全市電車客運處於停滯狀態。1946年8月,橫濱開始出現了新一代的流線型電車。

平冢市是在1945年7月16日開始遭到空襲,市區內7層的房屋被毀,受災者達3.1萬人。1946年成立了重建事務所,並舉辦了第一屆市民運動會。圖為1945年9月9日的平冢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美軍享受日本人服務 男人彎腰苦哈哈 女人服務笑嘻嘻
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29軍官兵 舞獅扭秧歌歡度春節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