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嘉靖皇帝有一個東西,是明朝其他的皇帝都沒有的!

嘉靖皇帝有一個東西,是明朝其他的皇帝都沒有的!

原標題:嘉靖皇帝有一個東西,是明朝其他的皇帝都沒有的!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統治中國四十五年之後,帶著明朝開國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榮耀,死在西苑。以徐階為首的大學士們給嘉靖皇帝,擬定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廟號:世宗。


說嘉靖皇帝這個廟號有趣,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廟號用世宗的並不多見。


正史中第一位著名的世宗是漢武帝劉徹,原因是他的「闢地建功」(《漢書》卷67)。這是中國有記載以來第一位派出軍隊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決戰並且戰而勝之的君主;也是第一位派出軍隊、派出使者打通絲綢之路,並對西域大片土地進行管轄的君主。所以,漢宣帝繼位後尊漢武帝為「世宗」。


第二位著名的世宗是五代時期的周世宗柴榮。歐陽修編撰的《新五代史》中說柴榮:「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內延儒學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卷12)他的這番作為,為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第三位著名的世宗,應該是清朝的雍正皇帝。雖然在位只有十三年,但他推行「攤丁入畝」,或多或少緩解了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推行「養廉銀」制度以整肅吏治,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康熙後期的官場腐敗之風;推進「改土歸流」,加速了西南少數民族與內地的融合(《清史稿》卷9)。

漢武帝因為武功,雍正帝因為文治,周世宗則是文治武功皆備,都是鼎鼎大名、對中國歷史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物,所以在我們的感覺中,把嘉靖皇帝和這些人物放在一起,實在是有些滑稽。


但是,徐階和他的同僚們給嘉靖皇帝這個世宗的廟號,總有他們的道理。


而且,不排除嘉靖皇帝自己也有這個想法或暗示。有人認為,所以尊嘉靖皇帝為世宗,是因為明朝從他開始世系發生了變化,但這只是其一,而且並不是主要原因。


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在楊廷和、張璁等人的主持下,興利除弊,是為事實;而議大禮,也有其合理性,它是情對理的勝利,和當時正風行全國的王陽明「心學」形成了上下呼應。人情即天理,不符合人情的所謂天理,是需要打破的。


此外,皇帝尊崇父母,建「獻皇帝廟」,民間也可以認祖歸宗,修祠堂、建家廟,在中國大地上,倫理綱常得到又一次的強調。


嘉靖時代本來隨著世宗嘉靖皇帝的去世而成為往事,但誰也沒想到,六年之後,竟然出了一位被人們視為「小世宗」的皇帝,統治中國四十八年,改寫了老世宗君臨天下的紀錄。這位小世宗,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


萬曆皇帝朱翊鈞是嘉靖皇帝的孫子,隆慶皇帝的兒子。嘉靖皇帝一共有八個兒子,隆慶皇帝是老三。因為兩個哥哥去世,所以他在嘉靖皇帝死後得以繼承皇位,年號為隆慶。隆慶皇帝有四個兒子,萬曆皇帝朱翊鈞也是老三,也是因為兩個哥哥去世,所以他在隆慶皇帝即位後被立為太子,當時只有六歲,並且在十歲的時候繼承了皇位。


儘管嘉靖皇帝死時朱翊鈞已經四歲,但祖孫二人卻難得見面甚至根本就沒有見過面。這倒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我們在《大明嘉靖往事》的最後一講,也就是「嘉靖嘉靖,家家乾淨」的那一講中,曾經引用海瑞的一段話,說嘉靖皇帝長期住在西苑,不與皇后嬪妃見面,無夫妻之義,不與兒子見面,無父子之情。

既然不和兒子見面,自然也就不和孫子見面,真是有悖倫理、有悖人情。這和他曾經橫下心,排除萬難也要尊崇父母的作風完全不同。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世宗嘉靖皇帝一生主要琢磨的是兩件事情,一是琢磨人,以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二是琢磨道,以求長生不老。嘉靖皇帝是用鬥爭的哲學琢磨人,與人斗,其樂無窮。但他又是以虔誠的態度琢磨道、琢磨天,他不敢和天斗,因為他害怕天,他希望知道天意,以便自己能夠順從天意。


這看上去極其愚蠢,卻又十分難能可貴。因為他至少知道一個雖然簡單,但很多人卻不明白的道理,那就是人類在根本上只能是順天而不能逆天,更不可能勝天,這就使得他有所畏懼,使得他不敢過於胡作非為。

所以,嘉靖皇帝一生花費了無數的工夫和上天對話。所有的寵臣,也都在幫助他和上天對話、幫助他向上天祈禱,如大學士嚴嵩、徐階等。當然,在這個問題上他最信任的還是道士、術士,特別是老神仙邵元節、陶仲文。


正是因為有邵元節和陶仲文的共同調節,才使得他皇子皇女迭出。從嘉靖十三年到嘉靖二十一年,嬪妃、宮女們共給他生了八個兒子、五個女兒。所以,對於邵元節、陶仲文的意見,他不能不信,因為他們代表的都是「天意」。


原文載於《萬曆興亡錄》,方誌遠著,商務印書館,2011.10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此人祖孫三代,滅掉5個國家,統一全國!
讀懂這十九首漢詩,是欣賞中國古詩之美的起點!

TAG:明朝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