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真的懦弱不堪嗎?她的死對晚清政治有何影響?

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真的懦弱不堪嗎?她的死對晚清政治有何影響?

原標題: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真的懦弱不堪嗎?她的死對晚清政治有何影響?


作者:岳忠豪,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慈安太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謚號為孝貞顯皇后,世稱慈安太后或東太后,與慈禧太后(孝欽顯皇后,西太后)並稱。慈安是清文宗咸豐帝的皇后,咸豐未入繼大統時慈安就已伴侍左右,「事文宗潛邸」,姓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楊阿之女。咸豐死後同治繼位與同治死後光緒繼位的兩個特殊時期,天子年幼,她與慈禧兩次垂簾聽政,同為同治、光緒初年的皇太后(慈禧為「聖母皇太后」,慈安為「母后皇太后」,雖說「兩宮並尊」,但慈安地位更尊)和清朝的實際統治者。


(慈安太后)


《清史稿》中對慈安描寫較少,不過通過時人記述還是能發現慈安的一些特點。慈安性行溫良,謹守禮制,並非覬覦大權,但也絕非端拱無為,對慈禧聽之任之。辛酉政變中她與慈禧、奕?相配合,除掉顧命八大臣,其後的諸多政治事件中也多起配合慈禧的角色。但她與慈禧權事相侔,性格迥異,勢必有所齟齬。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她存在,就確實能在客觀上起到了對慈禧的制衡作用,也正因如此,慈安的死雖眾說紛紜,但多數人都認為慈禧從中作祟。


(慈禧太后)


咸豐臨終前為防止後宮、朝臣專權,除任命肅順、端華等顧命八大臣外,又特賜慈安「御賞」大印,並給皇長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生母慈禧代管),任何政令都要蓋上這兩方印章才算有效,其中也可見咸豐運用慈安制衡慈禧的心思。


同治八年(1869年),內監安得海出京,有違祖制,「宦豎非經差遣,不許擅出皇城」,又沿途為非作歹,山東巡撫丁寶楨遂向慈安太后報告,「太后立命誅之」,朝野稱快。慈安明知安德海為慈禧寵宦,並不知會,一意裁決,大約也有敲打慈禧的意味。薛福成在《庸盦筆記》中記載:「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其中可見慈安大事決斷非但不含糊,反而魄力非凡。



(丁寶楨)

清人野史記載,咸豐臨終賜慈安遺詔,若慈禧專權,即將遺詔昭示朝臣,將慈禧正法。慈安為人寬厚,且無意政爭,與慈禧日漸交好後,就將此時透露給了慈禧。慈禧覺得慈安的存在是一個致命的威脅,於是先發制人,永絕後患,於是慈安「暴斃而亡」。此事真假先不予置評,換個角度,慈安的做法可能也是想對慈禧進行警告或者感化,絕非懦弱畏懼的表現,只不過未料到慈禧手段更高一籌,並敢於「鋌而走險」。


總之,慈安絕非一般印象中無為懦弱的角色,否則也絕不會被咸豐託付後事,與慈禧相安無事二十餘載。但她的逝世對於清王朝而言確實是個「損失」。制衡勢力不再,這使得慈禧的勢力迅速集結,個人繼續專權二十多年,繼續左右帝國的走向。


參考文獻:


1、《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后妃傳》。


2、馬軍:《慈安:比慈禧更為厲害的角色》,《文史天地》2011年第11期。

3、胡燮敏:《翁同龢與禮儀風俗》,揚州:廣陵書社,2015年。


4、(英)濮蘭德,(英)白克好司著:《慈禧外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10年。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中國 的精彩文章:

長期閉關鎖國,晚清政府為什麼願意公費派遣留學生?
名臣李侍堯數次犯法,乾隆為何不忍殺他?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