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培訓的七個認知層次:你的層級決定了你的高度與身價

培訓的七個認知層次:你的層級決定了你的高度與身價

文 | 培訓經理指南掌柜 南哥

人與人的區別,就在於認知

做培訓管理,也應該如此

同一家企業,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培訓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不一樣,設計的培訓項目不一樣,最終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這個話題從一次聚會說起。

3月如期而至,是春天的開始,也是北京互聯網行業培訓年會即將召開的時刻,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廳中,一小群培訓的好事者,相聚一起。飯間,其中來自千言公司的培訓經理虎子(只有兩年培訓經驗)提出了一個問題:

「最近公司想給我們的100多位基幹組織2天的《管理溝通》的培訓,大家有沒有好的師資資源介紹。」

來自餓狼傳說公司的劉暢說:「這個資源不是啥問題,我認識幾個老師都挺不錯,課程邏輯清晰、授課方法生動有趣,如果預算ok應該沒啥問題,回頭我把幾個老師的聯繫方式發給你。」

虎子非常高興:「謝謝前輩支持」。

隨後幾個培訓經理也要了老師的聯繫方式。

大家紛紛表示感謝。

這個時候,虎子對面的美女培訓經理劉莉(劉莉在一家新銳互聯公司從事培訓工作已經有4年了,培訓績效不錯,深受老闆喜歡)這時,劉莉放下手中的咖啡開話了:「今天的聚會真好,聽了很多同行分享,又有資源共享,收穫挺大,但是我總感覺做培訓只到這裡,似乎有點不完全對吧!」

大家問:「哪些地方不對?」

劉莉說:「其實這幾年參加了不少聚會,平時也有很多培訓經理跟我要師資資源,我隱隱感覺咱們做培訓的好像是搞採購,就是到處找老師上課、上課,那麼具體課程到底有沒有效果,好像沒有說清楚,我覺得不管是基幹培訓,還是高管領導力發展,培訓的重點應該是如何保證培訓的有效性,而不是到處去找資源。

千言公司的虎子,眼睛中閃著亮光,點頭稱讚:「有道理,有道理...」

此時,大米科技的培訓經理梁一茜說到:「這個的確是我們的痛點,那麼應該如何做才能將培訓落到實處呢?」

劉莉皺了皺眉頭說:「這個問題其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挺難的,其實我就是覺得,目前培訓市場太亂,很多外部培訓課程質量一般,有時也能找到好的課程,但是與業務的關聯度比較低。」

「所以,我覺得首先要加強內部師資力量建設,我們要有自己的課程設計與開發團隊及講師團隊,才能掌握更大的主動權,當然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

劉莉接著說:「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在外采課程之前,要做好ADDIE:在請外部講師之前,自己精確地做好培訓需求分析,然後再讓機構給我們定製,而不是給我們上一堂標準課,並且課後一定要做好三級評估,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培訓效果持續改善。」

大米科技的梁一茜說:「這好是好,可一堂課得耗費多少精神事啊,培訓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出了問題又要我們培訓部背鍋,哎!今年都背了兩次了。」

大家沉默了,的確一茜今年做了兩次背鍋俠,圈裡的人都知道。

此時,來自黑天鵝公司的王小強打破了沉默,說道:

培訓的苦水是永遠吐不完的,我在想,如果每個培訓都能做到這一點固然好,但是有兩點卻很現實:

「第一點是,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資源與財務資源,如此細緻地做好每個培訓項目,況且有些培訓項目,就是某些領導瞎BB的項目,大家都懂的(笑);另外一個就是,課程再好,不跟進,也沒啥用啊。」

梁一茜說:「那你說怎麼辦?」

黑天鵝公司的王小強接過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2018年,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歡迎大家指正。」

「說實話,我們黑天鵝公司,還是挺重視培訓的,春節前,我們的年度計劃已經做出來了,費用、項目老闆也都批了。後來對2018年的年度計劃,我做了一次盤點,然後將所有的培訓按照127法則做劃分,其中...」

10%是標杆項目;

20%是重點項目;

70%是普通項目;

「說實話,在我們黑天鵝公司,培訓部就這麼幾個人,面對上千人的培訓,我覺得很難面面俱到。所以,我將時間精力與財務資源主要集中在這10% 與 20%的重點項目上,這些項目高管都看得到,績效改善也比較明顯,其它的70%差不多就行了,別捅婁子就行了。」

其中10%的標杆項目,我們將採用與外界諮詢公司或顧問全力合作,他們主導我們配合,走完整的ADDIE+落線,保證將課程中的每個知識點落到實處。

其中20%的項目,我們將採用外部優質課程 + 自己設計課後落地項目的方式完成,大概每兩天課,輔助10個星期的課後跟進,按照2017年的經驗,其中行為轉化率達到了75%+,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

說白了,就是將30%的培訓項目化,走完整的學習路徑圖,其他的培訓暫時放棄,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

大家都點頭稱讚

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講話的一位40+的油膩大叔嘆了口氣說到:「真羨慕你們,心思與精力都可以放到項目與專業上,在我們這裡可就難了,大家知道,我們是大型央企,你要那些大老爺們,坐下來學習已經很難了,課後布置很多作業給他們做,我只能說呵呵,去年我們設計的很好的項目,就被放飛機了。」

這句話似乎戳到了大家的痛點

討論變成了吐槽大會

你一言,我一語,各式問題

比讀《教學設計原理》都痛苦N倍

…..

做培訓真心不易啊!不懂培訓不行、不懂業務不行,既便是懂了培訓,也懂了業務還是不行,還要懂辦公室政治,防火防盜防小人。

過了好一會,大家才安靜下來。

這時候,主持人問隔壁老王:「老王你怎麼看啊?」

老王掐了煙頭說:「這不好說,不同公司的背景不一樣,難度重點也不一樣,但是從我們公司以及趨勢來看,我覺得培訓已死!」

額!大家被這嚇了一跳。

老王繼續說:「像在我們公司,要把各個部門的核心骨幹聚在一起,那基本不可能,如果一堂課不是特別出彩,堅持到最後的學員能佔50%已經不錯了,人家都很務實,都知道績效都是干出來的不是什麼培訓出來的。」

「在未來,我倒是覺得,各個部門的管理者,應該負起培訓與發展下屬的職責,有啥問題直接找崗位教練或者找老大,解決起來肯定比參加培訓及時且有效,去年我們引入南哥的《崗位教練體系》項目成果還是蠻顯著的。」(PS:此句話是作者強行加入,與隔壁老王無關,請見諒,偷笑)

我去!此時有好幾個培訓經理嘆息說到:「老王啊老王,我們在努力搞培訓體系、學習項目的時候,你都不陪我們玩了,差距啊」

隔壁老王接著說:「去年去矽谷走了一下,發現人家都在搞什麼自驅組織,沒有崗位了、沒有上級了、只要你有能力,自發組織項目,自發招募成員,自己選擇項目參加,培訓的崗位早就沒有了。有空推薦大家看看這篇文章《看了Valve的員工手冊,我可能進了一家假公司》

虎子好奇地問:「他們員工的能力都不用管了嗎?」

隔壁老王說:「管啥呀,人家早就建立了自驅式學習文化,並且員工建立了共識,每名員工要為自己的能力負責,自己參加社會上的培訓班、買書、問同事、上網搜索、參加社群、問行業大咖...」

總之如果你願意學習,會學習,地球人是無法阻止你的進步的!

此時,大家都為隔壁老王的發言鼓掌。

在掌聲的餘音中,來自嘿客公司的培訓總監發話了:

「自驅文化雖好,切莫隨便模仿,這關鍵的前提是找對了人,以及把人放在優秀的組織文化中,我看啊,這種自驅學習文化,在我們國內的很多公司是較難推行的,這是一個OD問題啊。」

............

如果把上述的對話,翻譯成一個金字塔模型,那麼就形成了培訓管理的7個認知層次模型,如下圖:

第一層是任務層認知:對培訓的理解就是完成公司的主要課時安排,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找師老師、找課程、安排課程、做評估表、財務報銷等等,這些工作不可怕,可怕的是認為培訓工作不就是這些嗎?

第二層是技術層認知:知道導致課堂培訓效果不佳的原因,也深入學習了ADDIE等教學設計模型,能夠從技術上保證每個課程有效,相對於第一層的應激衝動,這個還是進步了不少,畢竟有專業的工具做支撐。

第三層是設計層認知:培訓經理到了這個層級應該都知道並干過學習地圖、學習路徑圖、行動學習,能夠從項目設計上保證培訓的產出最大化,而不是靠課程的組合。但是由於缺乏項目落地的運營經驗,往往項目設計很好,但是執行過程中卻遇到不小的阻力。

第四層是運營層認知:培訓者清楚地知道,在組織內把事情做好,單純靠專業能力是非常勢單力薄的,例如網上盛傳,新秀派營銷大咖李教授加入百度後被架空,百號人的團隊面臨被解散的風險。所以,做好培訓不僅要有好項目、好師資、好課程,還要跟各個業務單位建立良好的非正式關係,這酒該喝還是要喝的,這個段位的培訓者已經非常難得了,即有過硬的培訓技術,又懂業務知識與人情世故,難得~~

第五層是體系層認知:這個時候的培訓者已經不怎麼談論培訓的話題與培訓技術了,而是更關心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公司的管理體制、公司的戰略等要素,面對績效的問題,培訓甚至是他們最後才選用的績效干預手段,這個時候或許就是見山不是山,見水已經不是水了。

第六層是生態層認知:能夠通過設計一套自動自發的生態,促進學習者自願學習,經營者資源分享,而培訓者則跳出這個生態本身,用更高的視角看待自己的工作,更多的是充分利用學習技術、業務知識及生態規劃的能力,不斷完善生態結構,提升生態的運營效率(在這裡指的生態,是系統的一個分支)

第七層是系統層認知:能夠跳出培訓與學習的局限,從組織的角度看待人才與戰略、績效、組織、流程、產品、客戶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最大限度上讓人的潛能得意最大的發揮,讓組織的效益最大化。

那麼,做了這麼多年的培訓,看自己,看他人在哪個層次呢?其實,你在哪個層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意識到自己的層次;你是否有能力能夠突破層次不同級別的認知,以及你所在的組織能夠為你提供認知上升的通道,這才是最重要的,2018年春天已來,我們共同期待培訓的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培訓經理指南 的精彩文章:

我們村,就我一個人是干培訓的

TAG:培訓經理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