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沒有一個億的宣發費不敢上春節檔」,這句坊間傳言絕不只是一句玩笑。

在競爭格外激烈的18年春節檔,4部新片同日PK,背後更是超過100家影視公司混戰。據悉,《捉妖記2》投資6.5億元,其中營銷費用就超過2個億。同時進入第一梯隊的《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以及《西遊記之女兒國》的投資也在5億左右。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2017年的春節檔以 34.28 億元票房總成績收官,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理辦公室初步統計,今年在「全國影院票價不得低於19.9元,單部影片補貼不得超過50萬張」的「限票補令」下春節檔斬獲57.23億元的票房,同比增長67%。

雖然9.9元的低價票成為過去式,但各家拼「花式票補」吸引觀眾、靠全方位營銷刷存在感,宣發費用也水漲船高。然而砸錢營銷,是否做得越多票房越好?四部大片的口碑和票房表現,留給我們很多思考。

「無死角」營銷=觀眾緣?

春節檔開始之前,四部大片存在感最強的莫過於《捉妖記2》。身邊有朋友笑言,感覺24小時都能看到胡巴。早上在麥當勞吃早餐能看到「幸胡堡」、「團圓堡」套餐,中午吃飯打開支付寶付款也能看到胡巴的身影。甚至周末和朋友去逛街,還能看到品牌與片方聯合推出的定製款服裝。

除此之外,狗年央視春晚開播前的60秒廣告被《捉妖記2》收入囊中,為了吸引小鎮青年,片方還深入到四五線城市以及農村刷牆,「大年初一看胡巴 財源廣進發發發」等標語也是賺盡了觀眾們的眼球。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如此360度無死角的營銷並非是上映前的密集爆發,其實早在電影上映前半年,《捉妖記2》便緊鑼密鼓開始了前期準備工作。去年九月,影片官微為群妖開微博,大刺妖、孕婦妖等新角色首次全體亮相。

同期,主人公胡巴與著名華裔設計師Vivienne Tam 將「捉妖記」主題秀搬到了紐約時裝周的T台上,印滿胡巴的飄逸長裙、秀在牛仔外套上的胡巴徽章,一直活在特效里的胡巴打破了次元壁來到人們身邊,將電影與時尚完美融合在一起。對於常去影院的朋友們來說,想必會覺得更加親切,去年映前提醒大家關閉手機、文明觀影的廣告,就有胡巴的身影。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此次與超過30多個種類、將近60個品牌聯合營銷和授權開發,片方可謂是把異業合作做到了極致。憑藉上得央視春晚60秒廣告、下到農村刷牆的「全面開花」式的營銷方式,《捉妖記2》在春季檔中佔得最大先機,在大年初一前預售票房就已超過2.06億,之後又以單日票房超過5.5億,打破《速度與激情8》保持的4.8億內地影史單日票房紀錄,並成為內地市場最快破15億的影片。

然而在2月18日,懸疑喜劇《唐人街探案2》就把《捉妖記2》拉下馬,以3.2億登頂單日票房冠軍寶座。2月22日開始,《紅海行動》憑藉優質口碑逆襲,蟬聯單日票房冠軍,《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分列二、三位,差距日益增大,已無還擊之力。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為何預售遙遙領先的《捉妖記2》人氣和票房會跌的如此慘烈?

首先,影片質量不過關。在翻看了豆瓣、貓眼等平台的評論後筆者發現,大部分給了不及格分數的影迷都覺得「影片故事太低幼,比第一部差太遠」,甚至有很多網友說「看到中途睡著了」。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從評分來看,《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分數都在7分之上,而《捉妖記2》穩定在5.2分左右,在媒體、影評人的眼裡這部續集的質量堪憂。知名影評人桃桃淘電影表示,故事太簡單、太平淡了,第一部還挺喜歡,這部真是失望。

其次,過度的營銷消耗路人緣。筆者詢問了身邊的十幾個同事以及影迷朋友,為何不去看續集,大家紛紛給出了相似的理由,「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胡巴,鋪天蓋地的營銷很煩」、「太高調,是不是把錢都花在宣傳上了」。相比於上映前兩個月才開始大規模宣傳的《紅海行動》,《捉妖記2》確實太顯眼,第一部積攢的人氣就這樣一步一步被消耗。

導演許誠毅在上映時表示,希望把「捉妖記」這個大IP延續至少30年。然而,第二部票房和口碑慘敗,未來的第三部、第四部該何去何從?或許這才製作方該靜下心來琢磨的課題。

有一種逆襲叫口碑營銷

2016年國慶檔,博納出品的《湄公河行動》憑藉不俗的口碑逆襲,以11.84億的佳績成為最大贏家。延續了前者的瘋狂走勢,其姊妹篇《紅海行動》成為2018年春節檔後來居上的代表。過硬的品質和口碑營銷相結合,讓影片在上映一周後成功超過《唐人街探案2》不,僅蟬聯單日票房冠軍,截止3月2日9時以26.09億的實時票房暫居春節檔第二位。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然而在上映當日,《紅海行動》排片量僅為11.4%。隨著電影優質口碑的發酵,初一至初六排片量不斷增加,初四之後排片量超過20%,但是依舊有很多觀眾抱怨「一票難求」。為何映前兩個月才開始密集宣傳的《紅海行動》能有如此瘋狂的後勁兒?

其一,內容為王。影片根據2015年3月「葉門撤僑」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臨危受命,前往非洲解救中國人質的驚險歷程。相較於以往的主旋律影片,《紅海行動》的出色之處是對於戰場的現實化處理, 更具真實感也更加接地氣,人物形象立體飽滿,同時影片在挑選演員上也相當精準,不走流量路線,蔣璐霞、杜江、尹肪、黃景瑜等演員將中國軍人勇敢團結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從劇情、製作、演員的表現,《紅海行動》都可以算是為國產主旋律類型片立了個標杆,後期的逆襲絲毫不讓人意外。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其二,差異化的市場選擇。起初很多觀眾認為影片太血腥,不適合帶小朋友一起觀看。但從實際的市場表現來看,片方選擇了影片類型差異化極大的春節檔相當明智。兩部評分在7分之上,其他兩部則不及格,當水平相差如此之大的4部電影同時上映的時候,觀眾們一般會先看《捉妖記2》這樣的合家歡電影。

但是因為電影質量不過關,後期票房呈現出斷崖式下跌。而同期《紅海行動》的口碑經過上映前幾天發酵,超高的上座率使影片排片量上揚。觀眾們與親朋好友看完了熱鬧溫馨的喜劇,後期想要換換口味,口碑極佳、差異化明顯的《紅海行動》便成為首選。

其三,後期口碑營銷蓄力。影片上映後,有眾多觀眾成為「自來水」在朋友圈、微博等渠道自發安利影片,「將中國電影製作水準帶上一個台階」、「熱血無尿點」這樣的好評比比皆是。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官微、國防部官網等多家官媒也紛紛發聲力挺。局座親自為電影「打call」,馮小剛、徐崢、韓寒等知名電影人也在微博上推薦,韓寒甚至髮長文盛讚《紅海行動》是中國電影的里程碑。給力的口碑營銷最終轉化為新一輪觀影高峰,《紅海行動》上映6天後拿下10億票房,並開始了多城市路演活動,讓這股「海軍熱」延續到全國各地。

《紅海》逆襲,《捉妖記》撲街,好內容才是最靠譜的營銷

春節檔各家電影的表現充分說明了觀眾的消費需求,如今已經不是「進影院隨意選片看」的時代,那些當觀眾是傻瓜只為賺錢的電影將會越來越危險。2018年2月的票房已經突破100億,在影視市場欣欣向榮的今天,希望電影人多用心講好故事。如果連故事都無法吸引人,後期的宣傳營銷做再多都是徒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