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關於葡萄酒這些流傳甚廣的謠言,你可能已中招!

關於葡萄酒這些流傳甚廣的謠言,你可能已中招!

關於葡萄酒有什麼謠言?

太多啦,說不定你也有中招哪。

比如我身邊有些朋友,明明是過著精緻生活的豬豬男孩女孩,但對葡萄酒還是有許多錯誤認識,一點都不符合他們的人設。至於我們的父母輩,則對葡萄酒有更多好笑的誤解了。

聽著他們端著酒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我決定今天來聊聊,至今依舊流傳甚廣的對葡萄酒的種種誤解~

葡萄酒都是越陳越香年份也是越老越好

其實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葡萄酒即使保存得當,本身的果香和口感也只能保持兩三年,所以再陳下去,也不會變得更好喝,反而風味只會大打折扣。

所有葡萄酒中,大概只有 10% 的紅葡萄酒和5%的白葡萄酒放 5 年後會更好喝更「香」,只有不足 1% 的葡萄酒可以做到 10 年後、甚至 20 年後依然好喝。

如果你想知道一款酒是不是能夠越陳越香,可以先用價格參考,一般售價 200 元以內的酒都不會越陳越香,需要趁新鮮時儘早喝掉。而那些 200 元以上的酒,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清單,這些酒只要保存條件得當,陳年 5-10 年都沒有問題:

來自波爾多的村莊級、義大利超級托斯卡納、美國納帕產區(Napa)、澳洲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和庫拉瓦拉(Coonawarra)、紐西蘭霍克灣(Hawke"s Bay)等知名產區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勃艮第一級園和特級園、紐西蘭馬丁堡(Martinborough)和中央奧塔哥(Central Otago)等地的的黑皮諾(Pinot Noir);

法國羅納河(Rhone)北部產區、紐西蘭以及澳洲小產區的西拉/西拉子(Syrah/Shiraz)。

義大利經典產區的紅葡萄酒,比如巴羅洛(Barolo)、巴巴萊斯科(Barbaresco)、Amarone、Brunello di Montalcino、坎帕尼亞(Campania)的Aglianico;

西班牙里奧哈(Rioja)和杜羅河岸(Ribera del Duero)的丹魄(Tempranillo);

法國阿爾薩斯,澳洲以及德國全部產區的雷司令(Riesling,不過萊茵黑森產區的廉價雷司令需要謹慎);

法國盧瓦河產區(Loire)的干型和甜型白詩南(Chenin Blanc);

勃艮第特級園,以及同等水平的霞多麗(Chardonnay);

大部分舊世界出產的貴腐酒;

大部分年份香檳;

上面沒提到,但市場價格超過1000的紅葡萄酒。

酒瓶瓶底凹得越深越好酒瓶越重的酒越好

有人說,好酒能存幾十年,會產生許多沉澱,因此需要一個深瓶底。有些酒庄就利用了人們的這個認知,出於營銷目的,什麼酒都用深瓶底來裝,所以深瓶底代表好酒並不成立。

而且要知道,其實對於這類好酒,保存的最佳放置方式是橫著放,好持續濕潤瓶塞防止酒塞變得乾燥漏氣,致使酒液氧化。這種情況下,沉澱都在沉積在瓶璧上,所謂的深瓶底收集沉澱的說法,是不是被打臉了?

關於這個凹槽,其實有更實際的作用,比如可以讓瓶底更堅固,可以讓酒看起來更多一點,倒酒的時候抓手更方便一些,總之深瓶底不一定是好酒,兩者並無關係。

同理,厚重的酒瓶僅能說明酒庄在包裝上下了血本,與是否為好酒無關。買酒時千萬長點心,別以此為判斷依據。許多本身不咋地的酒庄,為了迎合「以貌取人」的客人,會特意使用重型瓶。

軟木塞封瓶的酒比螺旋塞更好

當然不是。酒塞最早不過是為了密封葡萄酒,木塞的流行則是因為人們發現它能在葡萄酒的陳年過程中透過微量氧氣,讓葡萄酒發展出更多風味。

對葡萄酒來說,理想的酒塞能給陳年提供良好的環境。隔絕空氣的同時、透過極為微量的氧氣,讓瓶內的風味物質緩慢陳年,又不至於因為極端缺氧而發生還原反應。

而關於這一點,隨著科技的發展,高品質的螺旋塞也可以做到,它與酒液接觸的部分採用專用的有機襯墊,也可以起到類似木塞的透氣效果。而且使用螺旋塞,也可以杜絕軟木塞上偶爾出現的 corked 問題。現在一些非常優秀甚至昂貴的酒庄,也會採用螺旋蓋來為它們的頂級紅白葡萄酒封瓶,這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尤為常見。

越貴的酒,品質越好

自然不完全是,「便宜沒好貨」在葡萄酒世界中是不成立的。葡萄酒的價格會收到很多因素影響,而不完全由本身品質來決定。許多小眾的葡萄品種釀造的,或者出身於非著名產區或酒庄的酒,有時也會出品質驚人的酒,而它們價格卻並不高。

比如法國西南部卡奧(Cahors)地區的馬爾貝克(Malbec)釀製的葡萄酒,很多品質優異,陳年能力超群。陳年到合適的程度飲用,一些佳釀絕對不輸波爾多左岸的列級名庄的水準。

有又好又貴的酒喝,自然是件幸福的事,但有能力找到那些好喝還不貴的酒,反而是件更值得稱道的事。其實我只想說,別做 Label-drinker。

所有「紅酒」都是要醒的

首先,你要明白醒酒是為了讓酒緊湊的單寧變得更柔順,讓封閉的香氣變得更開放複雜,從而讓酒變得更好喝易飲。

但就像不是所有酒都是越陳越香一樣,也不是所有紅酒都是需要醒的。

有些酒天生適飲期短,沒什麼陳年能力,比如廉價酒,對於市面上大部分比較便宜的酒(200 元以內)而言,醒酒反而會損失芳香,它們適合即開即飲,簡單直接的果味是它們最值得欣賞的地方。

還有一些優雅精細的低單寧酒比如勃艮第的黑皮諾,其實也不適合扔到醒酒器里,這類酒本身就是優雅的風格,更適合倒在大肚杯中,等它慢慢綻放,細細品嘗。

一般需要醒酒的都是年輕未到適飲期的酒、年輕的頂級白葡萄酒以及貴腐甜酒。

喝紅酒養生、美容、抗衰老

這應該是葡萄酒在大眾心裡最根深蒂固的印象,因為「葡萄酒中有可以抗氧化、抗病毒、抗癌的酚類物質(白藜蘆醇)」。

葡萄酒中的確含有這些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沒錯。

只是這些物質的含量實在是非常微小,小到如果要達到有效美容養生的地步,你可能需要每天喝 20 瓶酒以上才能達到這個含量。養生?不存在的,恕我直言,能不能活著都是個問題。

友情提醒,這條請一定記得轉發給你的女生朋友和你的長輩看看。

有掛杯就是好酒

不管你聽別人怎麼說的,其實掛杯並不能成為判斷葡萄酒好壞的依據,但你倒是能通過掛杯來判斷葡萄酒的酒精度或含糖量高低。因為大部分葡萄酒,無論好壞,都會有掛杯,不過酒精度較高的酒或者甜酒,掛杯痕迹會更明顯。

掛杯實際上是 Gibbs-Marangoni Effect 吉布斯馬蘭格尼效應的一個典型現象,也就是由於酒精蒸發作用造成液體表面張力發生變化從而形成的現象。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披露的 7 個誤解啦,你或者你的身邊人有沒有中招哪?趕緊轉發給他看看唄。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更多大眾對葡萄酒的誤解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單 的精彩文章:

dyson 買一送一啊!直降 1990 元!包圓了你的家庭清潔工作
DIY 護膚品≈細菌培養皿,請遠離!

TAG: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