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喝茶餘味之餘,終余口糧之地

喝茶餘味之餘,終余口糧之地

普洱茶

喝茶餘味之餘,終余口糧之地

喝茶,從來都是一件容易的事,拿起茶杯,喝下茶水,體驗茶水帶給身體的感受,至於你在這個體驗過程中,放不放下茶杯,其實並不重要。喝過之後,我們會思考,這才是最重要的。

初入茶行業,為了快速弄懂某些茶,你不得不去深入了解關於茶的方方面面,從品牌商到生產商再到原料商,從品名到批次到配方等等。這樣下去之後,你的知識面才會更寬,對於茶的了解也會越深,但你何不先了解自己對於茶的感受呢?

初喝茶,追甜味

初喝茶水,每個人都對於滋味的感受都是第一反應。很多人第一次喝茶無外乎這幾種感受「這茶水有點苦」,「這茶水有點甜」,「這茶水有點香」。基於本能,人生來對於甜味是天生的敏感。很多人辨識茶水,有甜味的就基本上認為是好茶了,以至於鬧出賣茶小妹忽悠小白茶客「你泡重了,添點水這茶就甜了。」喝茶中,你口腔苦澀之後,隨便喝點白水,水都是甜的。那是因為茶葉有餘味。

品飲茶,追餘味

在渡過了初級階段的喝茶之後,大多數人追求更多的茶水體驗,於是叫法也從喝茶到了品飲。這時候對於茶的感受體驗能更強了,這時候品飲的方法方式也更多了。但對於好茶,無非是山頭名氣茶、複雜度、平衡協調、喝了還想喝,陳年潛力、餘味長、生津回甘快等等之後。但人的味覺體驗是有局限的,人的生理也是會蛻化的。

在好喝的茶泡出來的水,說白了也是一種飲料,喝得次數多了,你的味覺閾值會變得越高,越難被震撼驚艷到。這時候,再好的茶,不過口糧茶一般。其實,現在的制茶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按需定製出你想要的口味。

拿普洱茶來說,現在的初制工藝,已經能把苦澀感降到很低一個程度,也能在把香氣做成各種各樣,還能把生津和回甘以及甜味做到一定程度。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普洱茶,都是這些可控工藝人行定味的茶品。額,說了這麼多,是乎我們又將回到那些年不可控工藝的年代。再厲害的大師,也對做壞的茶無能為力。

再之後,追本味

對此,一小部分喝茶人,開始了回歸追求本味。本味,也就是茶葉原本的味道,這對於才喝茶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可接受的味道,茶葉天生苦澀+生津回甘。只是地域、品種、工藝、泡法不同,某些茶會帶來某些味。到了這個階段,茶的好壞其實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喝這些茶的時候,是否像當初才開始喝茶的時候,某些你喝過的茶水能給你帶來震撼帶來驚艷之感。這或許不會讓你喝茶感到「膩「。

喝口糧茶到餘味之後,你喝茶是否還留有餘地?

*口糧茶——日常品飲之茶品的統稱。

作者:吃好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書香茶舍新春寄語
《81天普洱茶高級進階同修感悟》系列之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