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機器人,瘋狂擴散的新「病毒」

機器人,瘋狂擴散的新「病毒」

《書摘》歡迎您,訂閱請到當地郵局,郵發代號:82—492

馬文·明斯基是MIT人工智慧實驗室聯合創始人、主任,他曾提議,也許某一天醫生可以遠程控制機器人手臂,為病人實施外科手術。但是他需要一個實際由電腦控制的手臂才能實現這個想法。於是他給在斯坦福大學的朋友約翰·麥卡錫打電話,麥卡錫就把自己的研究助手借給明斯基幫他完成這個計劃。維克托·沙因曼是一位機械工程方面的青年才俊,他很快就設計出了一個原型,這個原型就是後來第一個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電腦控制手臂PUMA(可編程通用裝配機械手)的設計基礎。

理論雖然不錯,但現實卻在拖後腿。PUMA手臂很沉重,也很難控制,必須要固定在桌子上才能穩定。一天,可能是由於編程錯誤,這個手臂開始前後振動。隨著衝量越來越大,桌子開始劇烈地晃動,後來竟然開始隨著手臂的擺動往房間中顛簸行進。一個在實驗室工作的倒霉研究生一開始沒有注意到這個新生的移動機器人正在靠近他。當他終於注意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他被逼到了一個角落裡。這個機械「虐待狂」毫不留情地靠近他,他蹲伏在地並大聲呼救。正當他即將成為「歷史腳註」的時候,一個同事沖了進來制止了這個控制手臂,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有機器人的地方,便是「殺戮地帶」

人們傾向於認為,大部分人工智慧系統和特殊的機器人類似於人類的大腦和肌肉,雖然可以理解,但是這樣的想法卻是很危險的。長期以來,人工智慧領域一直在利用我們對於人格化對象(看起來像我們或者行為像我們)的自然喜好,因為它們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或吸引投資。但同時這樣的對象也會誤導人們,讓人們相信機器比它們實際上更像我們,並進一步假設它們有理解能力並會遵守我們的社會習俗。如果我們對於這些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沒有深入理解的話,如果我們只拿人類作為可用範例來解讀結果的話,那麼我們非常有可能會把人工智慧視為像人一樣的存在。但是,它們不是人。

在《危險邊緣》中露臉的IBM超級計算機沃森就是一個例子。讓系統「說」出自己的回答實在是沒有什麼技術理由,更別說還要弄出一個帶有旋轉亮光的像頭一樣的圖像以顯示機器的大腦正在思考問題。這些東西只是對一個偉大技術成就的次要裝飾。沒有幾個人發現其實沃森根本沒有在聽《危險邊緣》的線索:當亞里克斯·特里貝克開始說話的時候,文本就立即輸送給了沃森,這樣它在「計算機時間」上就取得了先機,因為人類參賽者還在等待特里克把話說完。但是沃森的主要優勢在於快速「搶答」,在收到「線索已完整」的信號之後的幾毫秒內,它就可以按下搶答鍵,比人類所能做到的要快得多。沃森可以被描述成一個複雜的數據檢索系統,我們也可以給它起一個聽起來更有技術感的名字,但是那樣的話沃森在電視上就不會有如此的吸引力了。

這種廉價的擬人化設定對於人工智慧領域來說是一場災難,我把其稱為「AI劇院」,這種現象耗費了隱形的成本。就像把互聯網稱為「網路空間」一樣,這個稱呼暗示著互聯網是一個和我們的法律法規相分割的領域,這種意識混淆了公眾的理解,也因此阻礙了重要的政策議題和討論。

所以當外表像人的機械附件開始在工廠車間工作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就會期望這些機器人的行為能和人類的社會約束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不會隨意打人。另外,正如所有人知道的那樣,它們只會按照編好的程序工作。

可是問題在於,這些早期的機器人通常只會重複死記硬背的預定動作:如果你擋住了它們的去路,那麼你就很有可能會被衝撞,甚至更糟:很快大家就明白過來,為什麼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在工廠作業安全中規定,必須把這些機器人當作新一代的加強版機器,而非能力不足的工人。在工廠和研究實驗室(甚至包括MIT的實驗室)中,標準的操作是在機器人所在區域周圍的地板上貼上亮色膠條,指示出「殺戮地帶」,在這個區域中你不能在沒有特殊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冒險行動。在很多電影中出現過的巨大紅色開關必須置放在關鍵位置,以防緊急情況發生。

自我進化,機器人的未來

工業機器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已經進步了很多,但是這些進步主要體現在對於機器人控制的精準性、機器人的力量和持久性,以及縮減的重量和成本上。一般來說,機器人的工作環境需要為其專門設計,而機器人不會主動適應環境。因為它們看不到、聽不見,也感受不到周圍的環境,這些環境必須要簡單而且可預見。如果一個工業機器人手臂期待螺栓在某一時刻出現在某個位置上,那這個螺栓毫無疑問就必須出現在這個位置上,否則整個進程就必須重啟。它們在工廠車間工作時不會像高爾夫球新手經常做的那樣,乞求再來一次。

我接受過的訓練一直都告訴我要躲避這些危險的機械陷阱,所以當我回到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時候我感到極為震驚,因為我發現一個研究生正在和一個機器人進行一場模擬劍斗。機械擊劍手不僅能追蹤對手的動作並計劃自己的移動,而且還能適可而止,從而避免潛在的致命攻擊。他們邀請我參加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這還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我可以指引機器人的手臂作出各種姿勢,在我引導手臂作出動作之前,機器人就會盡職盡責地一動不動,就像是沒有線的牽線木偶一樣。

使之成為可能的是四種先進技術的匯聚。我已經講過前兩種——計算能力的巨大提升和機器學習技術的進步。第三個原因是機器人工業設計的改良。新的設計使用更輕量的材料和更複雜的控制機制,所以產品造成破壞的可能性更小,而且在遭遇沒有預期到的障礙物時,可以馬上作出回應(比如遇到人的腦袋)。

真正的突破來自機器感知領域。直到10年以前,解讀視覺圖像的程序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地緩慢發展。但是機器學習技術的應用以及更加複雜而昂貴的攝像機,使得該領域的能力得到了迅速增強。現在的程序可以通過檢查圖片和視頻快速識別物體、人以及動作,並且以極高的準確性加以描述,例如「一夥年輕人正在玩飛盤」。當你的照相機在取景器中鑒別出人臉的時候,你可能已經見識到這種技術的原始例證了。

當然,同樣的基礎技術也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感測器上。系統可以通過聲音,辨別歌曲;通過雷達和聲吶探測,為海上的船隻分類;甚至通過心電圖或解讀超聲波,來診斷心臟疾病。

這四種科技的強大組合即將改變世界。同樣,這一次我們也缺少足夠的參照點來準確理解這種技術,但是要找到一個好的起點還是很容易的。今天的預編程、重複性機械設備就是未來機器人的原始先驅,未來的機器人可以看到、聽見、做計劃,還能根據混亂而複雜的真實世界來調整自己。簡單來說,這些就是能夠完成很多任務的機器人,而這些任務現在都需要由人手動來完成。

即使身處荒原,也有人在監視你

這場偉大的變革也包含各種超出我們對機器人一般理解的成分。雖然這些設備中有一些是獨立的,比如人形膽小鬼C3PO或者機械雜役R2D2,但是這些系統沒有理由非要具備行業中所說的「區域性」。也就是說,它們不用局限地存在於或作業於特定的一大片連續的物理空間。換句話說,它們可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你是你而不是我,與之相對的是,你和我為什麼不是同一個有機體的兩個部分。聽起來可能有些奇怪,但是對於分享同—個心臟和消化系統的連體嬰兒來說,也許就沒有那麼奇怪了。

要完成任何給定任務都需要一些資源和能力。這些資源都可以被粗略地分為四類:能源(工作的能力)、意識(感覺環境中相關形勢的能力)、推理(規劃並調整計劃的能力)以及手段(真正完成某件事的能力,比如用手拎起東西)。原則上說,這裡面的任何資源都不必放在同一地點。只是在實踐中,組合在一起更有用,

你就是一個例子,因為生物自身無法遠程傳遞或發射能量(據我們所知),所有的身體部件都需要貼近彼此。你的身體由細胞組成,細胞利用生物化學和電脈衝通過各種各樣的導管和神經相連。所以你的眼睛(意識)之所以離大腦(推理)很近是有很好的設計理由的,同時你的腳處在腿(手段)的末端。更不用說你需要一個為所有這些資源提供動力的引擎,從食物(能量)中提取資源。

大約120年前,經過上百萬年的進化之後,一件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通過我們,生命突然發展出可以脫離區域性約束的方法。伽利爾摩·馬可尼知道了如何利用電磁輻射(經常被稱為無線電波)在沒有明顯物理連接的情況下遠距離傳遞即時信息。托馬斯·愛迪生明白了如何能通過電線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用電的形式移動能量。

我們仍然在試圖弄明白這一切最終都意味著什麼。我的個人觀點是,從整個電氣工程、電子學、無線電、電視、互聯網、計算機,以及到目前為止的人工智慧的歷史上看,我們僅僅是在為這些新發現的現象探索利用之法,而這些發明也僅僅是人類最初笨拙的嘗試。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像生物進化的緩慢過程一樣,我們並不是能夠利用這些現象的最好角色,而機器是。

在出生後不久,我們通過把世界解析成物體來理解世界,之後我們又把物體分為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對於與我們相像的有生命的對象——其他人,我們有一種特殊的好感。很多我們最高等的社會直覺,比如愛與同情,都可以被理解為自然對我們的鼓勵,希望我們能以更加廣闊的視角看世界,而不僅僅局限於眼前利益。如果你關心的只是下一頓飯在哪裡,那麼為什麼不去咬給你餵食的那隻手呢?

當關係到你眼下生死存亡的事物觸手可及,並且具有明確的物理界限時,把周圍的事物看作一系列的物品是一種整理自我世界的好療法,要想理解看不見、快速移動或者擴散的事物則難得多,比如輻射雲或者你在互聯網上的聲譽。我們的高速公路要了很多動物的命,因為它們都沒有探知到兩噸重的金屬威脅從路上呼嘯而過。同樣,我們甚至沒有詞語能夠用來討論即將發生的科技變革。綜上所述,我們在所謂的信息高速公路上面臨著斃命的危險。

話說回來,機器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又有什麼不同?它們身上沒必要非得長著眼睛和耳朵。與之相反,它們更加需要的是在相關環境中遍布的感測器網路。如果能把你的耳朵和眼睛分開到以米為單位的距離,你的深度知覺以及定位聲音的能力會大大提升,更不用說如果你能任意增加面向不同方向的感測器的話。舉個例子,自動化的槍擊監控系統在定位槍聲方面就會比警察強很多。

同樣,堅持把機器人集中到一處來工作的方法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機器人可以由一些不相連且可互換的執行機構、引擎以及工具組成。最終,協調和驅動這類機器人的邏輯將隨處可見,比如在內華達州的沙漠內領航的遠程無人機也可以在阿富汗投放「地獄火」導彈。

擺脫了不便的區域限制之後,機器人會變成什麼樣呢?不幸的是,由於我們的自然歷史所限,答案不得而知。

聽起來可能有點像科幻小說,但事實就是如此。這種應用所需要的所有技術都已經存在,只差一些足智多謀的企業家來實現這種產品了。當然,相比於粉刷房屋,還有很多在多樣地形環境中的任務等待我們完成。想像一下一個由太陽能發電以及熱追蹤裝置組成的移動野外滅火器,它們可以在森林地面上穿行自如,有策略地把自己安置在熱源地區,並且由國家林業局的伺服器來指揮。

隨著感測器、反應器以及無線通信的不斷進步,它們肯定會從視野中消失,就像是曾經的計算機技術——我還記得當年拿起一塊計算機內存就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每一個比特(稱為「磁芯存儲器」)的情境。今天,如果我們能將電腦內存在物理上和其他元件相分離的話,我們會發現千兆位元組的電腦內存就是一個郵票大小的黑色扁平長方體。

有一天當你走在一片原始荒原時,幸運的你可能並沒有注意到你眼前有一個巨大的網路、大量的自組織和協作設備正在維護這個環境,同時也在照看你(或者監視你),就像你在參觀迪士尼樂園時那樣。

最終,很多領域只剩下對信息的操縱,比如金融系統、教育機構以及娛樂媒體。而完成必要工作所需的能量、意識、推理以及手段可能都能在電子領域中找到,完全不受空間限制。需要的數據可能即刻就能從世界各地搜羅到,任務可以隨意轉移,只需要在最方便的地方行動就可以了,比如,找個正在營業的證券交易所。

社會趨勢劇變:未來更像過去

另一個無法避免的趨勢可能看起來有些奇怪:科技將傾向於聯合化和簡單化。當生物在不斷生根發芽的「生命之樹」上增殖和分化時,相對應的機械「生命」卻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在過去,你可能需要為你的車配一個GPS、一台照相機、一台錄像機、一台CD機,更別說還需要一部手機了。今天這些小配件及其市場已經消失殆盡,它們都被智能手機這一經濟設備所取代,就像是一把電子版瑞士軍刀,因為它們在共享技術組件上很類似。

回到野外,美國國民警衛隊很快就會意識到上面描述的這種消防系統同樣可以用於搜索和營救任務,而自主滅火器就是機械聖伯納。海岸警衛隊可以把這種滅火器換成機器救生員,通過波浪產生的動能來充電,等等。

典型的(以及被誤導的)關於未來的概念中充滿了各種神奇的裝置,它們為特殊目的而設計,能完成所有小事,但是事實恰恰相反。我家廚房的櫥櫃中散落著很多不常用的工具,每個都是專門用來完成某種任務的:蒸餾咖啡、加熱湯、開罐頭、做果汁、煮蛋——它們還僅僅是需要用電的小裝置。櫥櫃中還裝滿了各式各樣的手持工具、廚房用具,壓蒜器到螺絲錐。更別說那些用來洗碗、保藏食物、製冰、壓縮垃圾以及做飯的大電器了。

人造勞動者可以完成以上所有的工作。而它只需要中世紀廚子所需要的最原始的設備。我想說的是:未來看起來會比你想像中的更像過去。我們的生活也許會更加複雜,但因為我們身邊出現了由無形的科技低調掌控的各種全能而多變的設備,生活會比今天看起來更簡單。人造勞動者來襲,它們會真真正正地席捲工作場所並幫你完成雜務。你可以把你的老式洗碗機都扔掉了。

如今,科技在複雜性和多樣性上的趨勢只是曇花一現的分支——一場由電力驅動的現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只不過這次演化的終點將停留在尚未成型的機械動物門。

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有能力完成體力勞動的分散式機械系統是如何改變和擴展,然後進入家庭、企業以及環境中滿足每日需求的。但是要理解同樣的趨勢會對我們的商業環境、知識環境以及社會環境造成什麼影響,則要困難得多。

亞馬遜通過把常用功能聚合成一個統一的系統,取代了從書店到鞋店的一切;谷歌把圖書館、報紙以及企業名錄,匯聚到一個組織化的綜合體下, Facebook則把明信片、照片分享、邀請函、感謝信、溫馨提示以及慶賀等全部無縫地融入到一幅完整的社會圖景中。

我們的大腦只能注意到可以看得見的危險,但是不可見的事物可能同樣危險。科技在發展的道路上有些自相矛盾,同時進行著增殖和合併,而且我們並不適合研究結果,更不用說預測未來了。上面所描述的趨勢——靈活的機器人系統,有獨立行動能力,分布廣泛,能夠跨越物理和電子領域,並且在超乎尋常的距離內以超越人類的速度交流著。它可以讓自己消失於無形並神奇地根據需求進行自組織——雖然容易被忽視,但卻有著病毒一樣不容小覷的力量。用葉芝的話說:「它的時刻終又來臨,什麼樣的巨獸緩緩地,走向伯利恆去投胎?」

(摘自《人工智慧時代》,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定價:59.90元)

過刊訂閱:

刊號:ISSN1005-2968/CN11-3039/G2

總發行:北京報刊發行局

零售訂閱:全國各地郵政局

郵發代號:82-492 定價:10.00元/期

地址:(100062)北京市東城區珠市口東大街5號

銀行賬號:光明日報社報業集團 建行北京明光支行 1100 1079 2000 5916 6188

更多文章見《書摘》雜誌 2017年第5期

原創投稿 版權問題

「書摘1992」公眾號shuzhaizazhi

GIF

思想開拓視界 悅讀升華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摘1992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有那麼好嗎
我的五字人生感悟

TAG:書摘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