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才的一生——貝多芬

天才的一生——貝多芬

如果說當時人們還只認可他的第一交響曲,那麼就無法理解貝多芬生前就已經取得了極高的聲望,以至於他去世時,兩萬名維也納市民自主參加他的葬禮,甚至需要軍警到現場維持秩序。事實上,貝多芬在生前的地位已經超越了他前面的任何一名音樂家,音樂家不再是權貴的附庸,而是受人敬仰靠才華吃飯的藝術家。這是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因為藝術家終於可以脫離供養人的意志去創作自己的東西。莫扎特嘗試過獨立,但是下場很慘。貝多芬成功了,舉個例子,倫敦愛樂協會曾出資50英磅購買貝多芬的一首交響曲,不要覺得50磅不值錢,在那時一個普通貴族的家產也不過幾百磅,50磅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無論是貝多芬的第五,第七,第九交響曲,在當時演出都出現了盛前的轟動,都被寓了劃時代的意義,因為貝多芬,才有相繼而來的浪漫主義時代。

相比較於莫扎特,貝多芬不是一個天才,他的成就來源於他對音樂變態的完美主義式的執作。莫扎特的創作總是一氣呵成,他的樂譜稿幾乎從來不修改,他甚至還可以邊創作邊娛樂地在稿子上做算術。貝多芬沒有莫扎特那樣的音樂天賦,他的作品總是琢磨推敲好幾年甚至十幾年,他的稿子總是塗了改改了再塗。活了36歲的莫扎特寫了40多首交響曲,貝多芬活到56歲卻只有九部,但正如上面說過,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很多都是開創性的價值。莫扎特用天賦的靈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創作一部作品,而貝多芬用他的大部分生命琢磨一部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莫扎特的音樂中聽到的是純粹的音樂愉悅,彷彿從天堂流淌下來的恩典。而貝多芬的音樂篇幅巨大,對比強烈,感情豐富,這是與巴赫那樣的從頭到尾一個節奏像車縫紉機一樣的巴洛克風格截然不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聽新歌 的精彩文章:

TAG:愛聽新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