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紅炸子雞,雷軍笑嘻嘻:你猜小米IPO定在哪裡?

當紅炸子雞,雷軍笑嘻嘻:你猜小米IPO定在哪裡?

小米成當紅炸子雞,雷軍自然笑嘻嘻。

這兩天,猜測小米在何地IPO的新聞遍地開花。可雷軍就是不告訴你,跟你玩猜謎。

作為投資者的我們,一邊是心裡的mmp,一邊還忍不住去猜謎。

整體而言,A+H股雙上市的消息倒是不少,不過更多的專家認為,港股或成最後懷抱。哦,別忘了那最初的美利堅,據說,可能性也是比較小。

雷軍笑嘻嘻:港交所深情邀我IPO去她那裡

據香港明報報道,目前,港交所正爭取小米在 4 月底新例生效後立即入表,小米最快有可能在在6至7月份於上市,成為首批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且小米已委聘高盛、摩根士丹利及中信證券為保薦人,安排上市事宜,初步料集資額約780億元,其後或擴大承銷團隊。

按照明報的解說,這一推測並不是空穴來風的,其實早在2月23日公布同股不同權諮詢前,港交所就找到了雷軍,遊說小米來港上市,雷軍也同意了。

傳聞稱,港交所此舉主要是擔心若首輪上市企業名氣或實力不足,無法提起投資者的興趣,同時也影響其他大型企業來港上市的信心。

歷史為鑒,當年港交所失去市值數千億美元的阿里,讓多少科技公司從此望而卻步。而小米若能成為首批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無疑如臨春風。

如果在香港IPO,以香港公司或離岸公司上市都有可能,《財經》援引VIE專家稱,這最終要看小米對各方面的考量,而主營業務公司個人股東(小米科技個人股東),一定會在離岸公司直接或間接持股,來保障境外權益。

畢竟,重量級外資的身影,在小米的發展中舉足輕重。

拿晶元巨頭高通來講,不僅給與資金支持,他同時還一直是小米重要的供應鏈夥伴。小米公司的高級副總載就是原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王翔。

高通的加持讓小米避開了不少專利起訴,而接替雨果·巴拉掌管國際業務的王翔,藉助高通的背景,讓小米的國際化有了起色。《財經》就曾報道,高通很有可能扶持小米開拓美國市場,華為聽到這個消息估計又要哭一場了。

小米在印度市場的發力,也與背後的機構投資者不無關係。據路透社報道,2015年印度塔塔有限公司CEO拉丹?塔塔已買入部分小米股份,塔塔有限公司是塔塔集團的控股公司。儘管具體數額未披露,但此交易被視為小米在印度市場的有力背書。

分一杯羹,才是聰明人。這些擁有強大資源的初始投資者在小米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予強大的幫助,如果最終以離岸公司上市,他們也將獲利匪淺。

若小米真於港股上市,對港交所和港股投資者而言均是重大利好。

若千億美金估值成真,小米將成為2018年港股最大、最重要的科技股IPO。而目前港股科技股相對較少,香港資本市場對第一梯隊的中國科技股IPO追捧度極高,這從「三馬」投資的眾安保險、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在港IPO的表現就可見一斑。

VIE結構阻力大,A股上市可能性較小

《財經》及全天候科技援引多位VC及券商人士表示,就目前小米的VIE結構來看,其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小米並未有實質行動在A股上市,也沒有找過保薦代表人;更重要的是,小米目前的VIE結構不可能直接參与國內資本市場。

這兩天,大家看VIE這個詞可能已經產生視覺疲勞了,你也說VIE,我也說VIE,VIE(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究竟是啥東西?千景來給大家舉個栗子。

作為中國公民的千景,在國內創立了一家企業A,運營了一段時間想去上市。但是被上交所和深交所拒絕了,因為要求沒達到,於是想到海外(香港、美國等)更容易上市、方便融資和退出的市場IPO。

但私人企業要去海外上市,也需要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審批的,這時候機智的千景想出了個法子: 在海外成立一家殼公司B,B(或者通過其在國內設立的全資子公司C)與內資的公司A簽訂一份幾十年的協議,將A所有債務和權益都轉給B,B以此在海外成功上市。史稱新浪模式,也就是VIE模式。

目前在海外上市的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都採用該模式,包括新浪、百度、騰訊、阿里巴巴(1688)等。

還有另一種情況是B再到國內註冊成立一家外資全資子公司C,道理是一樣的,A和C之間,簽訂一份幾十年的協議,A的所有債務、權益全部由C承擔和享有。

好了,說了這麼多,小米的VIE結構其實就是——

小米在開曼群島註冊了離岸公司Xiaomi Corp,離岸公司持有小米香港(Xiaomi H.K. Limited)100%的股權,後者通過若干家子公司協議控制小米境內實體公司。

小米香港公司的作用更像一個金融平台,海外機構投資方都通過其搭建的VIE架構進行投資。

一位研究VIE的專家對《財經》表示,小米的融資路徑是,創始團隊通過BVI公司控制離岸公司的股份,然後稀釋這些股份出讓給投資人,拿到美元,再通過香港公司把美元轉到國內實體。

如果小米要在A股上市,就要把這些聯繫全部切掉,要麼回購這些海外投資者的股份,要麼用代持的方式,代價將會很大。

另一方面,小米今年爭取上市融資的目標非常明確,若因臨時消息調整結構、拆除VIE回國上市,將面臨過會時間拉長的風險而影響公司戰略。且從技術角度上看,也有VC人士認為小米並未股改且是紅籌結構協議控制,離A股上市還早。

話說回來,A股上市,不僅小米的代價大,證監會也不一定能通得過。

特批可以加速(IPO),但也不能違法。青石證券機構業務負責人楊億成對全天候科技指出,A股市場還並沒有不拆VIE結構成功上市的先例。證監會雖「特批」富士康IPO,但是未開放對VIE結構的管制。

此外,根據全天候科技的報道,有據接近小米的券商人士指出,小米5年之內不可能A股上市。

首先證監會的「特殊通道」至少要在富士康身上實踐成功過一次,然後釐清風險、總結經驗、明確政策對象和社會影響、制定政策、過會立法等一系列程序之後,才會繼續試點。這大概需要5年時間。

其次,其它操作方式,比如說從港股退市再回A股,或從港股把不同股權分出來在到A股上市,這種操作都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算的,中間的操作風險和政策風險都不小。證監會會再尋找和吸引獨角獸,但很可能不是小米。

至於小米會不會被特批,楊億成認為,外資通過VIE結構參與國內資本市場,會直接影響資本流動,可能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因此對小米這類科技公司,國家一定會嚴審VIE結構。

那小米會不會在美國上市?

理論上是可以的,投行操作並不難,只是小米出於戰略和投資者關係考量估計不會這麼干,畢竟,沒有內地資金,小米隨時都可能面臨破發風險。(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聞卓立 的精彩文章:

TAG:路聞卓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