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振李家雄風的年輕人:臨淄王李隆基

重振李家雄風的年輕人:臨淄王李隆基

唐高宗晚期以來,武則天的專橫把持,以及對於宗室的殘酷殺戮,使得李家被重傷元氣。而之後即位的中宗李顯也過於軟弱,著實不能夠讓李家恢復到祖上那個英武威風的光輝時代,甚至連韋後這樣的外姓都可以任意胡為,而這一切終於隨著李隆基的出現徹底改變。

武三思父子在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的政變事件中喪命,武家的勢力頓時再度減弱,而逃過一劫的韋皇后卻沒有看到隨著盟友武家外援的消失,自身已經被置於了一個相當危險的境地,竟然仍舊在那裡一廂情願地做著自己的女皇夢。

韋後的確迅速填補了武三思去後留下的巨大權力真空,一時也權傾朝野。但是這樣的權力幾乎沒有任何堅實的基礎,更加上她本人以及她的那些韋氏子弟也沒有像樣的執政能力,成天只是醉心於獨攬大權和搞一些不切實際的花樣。

景龍二年(708年)二月,說是皇后的衣服柜子里升起了五色雲彩,極為祥瑞,命令畫成圖像百官傳閱,下面有拍馬屁的,也就跟著起鬨進獻了《桑韋歌》十二篇,歌功頌德,為韋後的專權和下一步登基開始鼓噪吶喊營造聲勢。

不但韋後半公開地謀求將來的皇位,就連他們的那位出生在半路的小公主安樂公主李裹兒,也被大人們的種種舉動撩撥地心猿意馬。安樂公主這個時候20歲出頭,已經開始享受到了權力所帶來的種種快感,但是大人卻忘記了告訴她權力背後的莫大風險。

憑著父母的寵愛,安樂公主可謂是無法無天,直接要求父親封她做「皇太女」,將來好接班,看見長安城的昆明池風景秀麗,就要皇帝老爸把池子賞賜給自己,老爸說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把這麼個池子賞給私人的先例啊,安樂公主不服氣,乾脆自己挖了一個比昆明池還要壯觀的人工湖,命名為「定昆池」,氣焰可謂囂張,公主病也病得不輕。

朝中也有一班投機的大臣開始圍攏到韋後母女身邊,比如侍中紀處訥、中書令宗楚客等人,形成了一個頗有陣勢的韋氏陣營。一朝權在手,韋後的膽子也就越大,不太把其他的陣營和勢力放在眼裡。

和之前武則天時期相同,對於韋後的女皇夢來說,最大的阻力其實還是李家的皇室宗族,這個時候李顯身邊最為重要的李家親人,一是弟弟相王李旦一是妹妹太平公主,這兩人都被韋後視作是向皇帝寶座進軍中最強勁的對手,必欲除之而後快。

但是,顯然這兄妹二位絕非等閑之輩,李旦之前做過很長時間的唐睿宗,而且即使是在武則天當了皇帝以後,李旦長期也是「皇嗣」,也就是皇位繼承順序中排在最前頭的那個,只是後來李顯被從房州召了回來,李旦才讓出了接班人的位置,但是李旦的資歷也決定了這位「皇太弟」仍舊在李家宗族位置中僅次於中宗李顯。

而妹妹就更不用說了,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小女兒,同樣也是最受寵的一位,「多權略,則天以為類己」,武則天認為太平公主是最像自己的一個小輩,格外重用,「韋後、上官昭容用事禁中,皆以為智謀不及公主,甚憚之」,對於韋後來說這兩位都是在自身實力還不足以對抗的時候,絕對不應該觸碰的對立人物。

可惜韋後的政治智商是遠遠不夠的,就在李重俊政變失敗後不久,韋後就通過組織人馬製造輿論,將太子事件牽連到了李旦和太平公主身上,希望能夠擴大審查,直至將這兄妹兩個也一次性一網打盡。

受到韋後的協制,中宗李顯竟也真的立案調查,一場針對李家親族的大獄陰謀眼開就要降臨。但是韋後的這種咄咄逼人架勢,一下子使得她的對立面們很快站到了一起,集結起來全面反擊。

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蕭至忠對李顯說「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羅織害之乎?相王昔為皇嗣,固請於則天,以天下讓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內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陛下你的位置當年都是你弟弟讓給你的,你這樣子聽信讒言合適嗎?在各方的全力合作之下,中宗也不得不停止調查,不了了之。但是,這次涉及李旦和太平公主的陰謀,頓時惹惱了李家的宗室,反擊勢所難免。

而擔起重振李家雄風、反擊韋武勢力的歷史重任,落在了年輕一代人的身上,這就是相王李旦25歲的三兒子李隆基。李隆基小時候跟著父親吃過苦,過過苦日子,李旦被武則天轟下台以後,一家人被軟禁在了王府十幾年,李隆基七歲的時候,生母竇氏也因為得罪了武則天而被處死。

在童年的苦悶生活中,李隆基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奶奶和武氏一族對於李家的殘酷無情,血腥的殺戮必定會讓這些李家子弟報定了反擊之心,同樣也因為被集中關押的原因,李旦的幾個兒子,李成器、李隆范、李隆業幾個兄弟也是從小手足情深,在後來幾次的政治血戰之中,幾個兄弟都是堅決地站在了李隆基一邊,幫助極大。

中宗上位以後,李旦一家的軟禁日子也終告結束,李隆基被封為臨淄郡王,官封潞州別駕。景龍四年(710年),在外任職的李隆基回到長安朝見,事後就留在長安。25歲的李隆基如今已經是相當成熟的一個年輕之輩,居留京師這段時間裡,仔細觀察了政局形勢,暗中開始結交一些關鍵部門的重要人物,當然也是由於這個時候李隆基沒有什麼顯赫的地位,所以他的那些暗中結交也不大引人注目。

李隆基交朋友的針對性是很強的,特別注意對朝廷禁軍的拉攏。在一段時間的努力之下,朝邑尉(長安安保負責人)劉幽求、長上折衝(皇宮保衛)麻嗣宗、苑總監(禁苑保衛處主任)鍾紹京和禁軍將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都成了李隆基的親信。

當然,僅僅依靠自己的這個團隊的力量顯然還是不夠,李隆基又將目光投向了實力強勁的姑姑太平公主,勸說她與自己結盟,對付韋後勢力,「公主喜,以子崇簡從」,看到有自家年輕人跳出來,太平當然是十分欣喜,讓兒子薛崇簡跟著李隆基一起幹事。有了姑姑的聯盟,李隆基的信心也更加強大,一個反韋武的同盟已經結成,只等機會合適,將給予對手兇狠地一擊。

機會出現在景龍四年(710年),六月,中宗李顯突然病故,史書上說是韋後怕中宗發現自己的姦情,所以和女兒安樂公主以及情夫偷偷下毒,謀殺親夫,但也有後世學者認為,很可能就是55歲的李顯得疾病而暴卒,下毒不過是後來加到韋後身上的罪名。

不管如何,反正現在皇帝老公是死了,韋後立即以中宗遺囑的名義下詔,立16歲的溫王李重茂為新皇帝,是為少帝(後稱殤帝),韋後臨朝攝政。如果這個局面能夠維持下去的話,那麼不用很長時間,攝政的韋後就可以進一步一腳踢開並非親生兒子的李重茂,那麼女皇夢就可以實現了。

可惜,韋後的夢也只做了18天。六月庚子的傍晚,李隆基和劉幽求微服偷偷溜進了禁苑,匯合了苑總監鍾紹京,幾個人一番密謀,到了夜黑時分,禁軍將領葛福順等人也趕到禁苑,接受了李隆基的命令後,返回禁軍軍營,砍殺了禁軍中的韋後一系首領韋睿、韋播,然後對將士們宣布韋後淫亂謀殺中宗,罪不可赦,今夜大家要衝進宮去給中宗報仇,將士們群情激憤。

葛福順又拎著兩個韋氏的人頭跑去跟李隆基彙報,李隆基在親自確認了這兩個人頭的真偽之後,一聲令下,禁軍兵分幾路從幾個宮門殺進了皇宮。亂軍之中,韋後被飛騎營將士砍殺,而安樂公主還坐在她的梳妝台前面畫眉毛,也被背後一刀人頭落地,所有韋氏集團慘遭一網打盡。

這一晚,夜空中正好爆發了流星雨,「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玄宗 的精彩文章:

李隆基和楊玉環深居長安,見到如此多寶貝,自然是大開眼界
穿越歷史|李隆基,我比你更愛她

TAG:唐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