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大義滅親」者,都是些什麼東西!

那些「大義滅親」者,都是些什麼東西!

凡遇到極端天氣,如果又恰逢些節日,那些在外執勤的人與家人產生的矛盾就多了起來,什麼老婆產子無人陪啦、兒子年年不能回家過年守著崗位啦,列車員母親與兒子一分鐘短暫相會泣不成聲啦……這些矛盾本來是社會運行帶來的無奈,或者竟是死板制度造成的不便,卻往往被上升到道德高度,採訪報道蜂起,看樣子是試圖用讚美掩蓋掉一切的不合理。

要說起撓心的,哪個能比過經典故事呢?

在各大戲劇中,大約都有一個悚人聽聞的著名故事《鍘包勉》。故事說的是北宋名臣包拯從小喪母,由嫂子哺乳養大;包拯當官後,嫂子的兒子,也就是包拯的親侄子包勉貪贓枉法,被告到包拯案下。包青天大義滅親,殺了這個「嫂娘」的兒子包勉。

幾百年來,這個故事似乎的確對國人的是非觀產生了極大號召力,否則也不會出現某些特殊時代告發親爹媽的愚蠢事件了。然而這種混蛋故事也不可能完全糊弄了所有人。因為從人類的動物本能講,這種非人性的做法,總會讓健康人下手時感覺到良心被狠狠地撕扯。

好在這個故事是假的,否則大夥一定會用尿澆了包拯的墓碑。因為他不是個好東西。

花農說,一切試圖離間血親的行為都是罪惡的陰謀。

事業以犧牲血親為代價,是違反天道的。不管你說得有多麼堂皇。這些道理,古人早就總結出來了。

戰國時,有一個著名的將領,叫吳起,愛兵如子用兵如神,可是沒留下什麼好聲名。

吳起早先在孔子門下曾參處學儒術。因為他志向高遠,學習尤其發奮,以至於母親死了都不願回去奔喪。曾參何人?他看到這一切,就立馬斷定吳起不是個好人,於是清理門戶,趕走了他。

曾參是智者,判斷精準。

吳起離開儒家,去學了兵法,因為學慣用功,成績顯著,後來在魯國當了將領。有一回,魯國與齊國打了起來,他主動請纓,要求進步。但他的老婆是齊人,魯人不太信任他。吳起知道後,回家一刀砍了老婆,殺妻明志,感動了魯國王室,准許他上了戰場。此後,他才華盡顯,立下赫赫戰功。

也正是殺妻這件事,引起了魯國王室的警惕,在打完仗後,請他滾了。

這一滾,滾到了魏國。吳起的秉性決定了他的發展,在魏國也只是打打仗,不能受重用。後來又奔到了楚國。再後來被楚貴族亂箭射死,五馬分屍。

(吳起)

薄情之人不得善終,這也算是死得其所,老天有眼。

話說魏國還有一個歷史著名人物,叫樂羊。樂羊是不是老婆「子不學,斷機杼」培養出來的人物,我不太清楚。悲哀的是,上帝安排樂羊在一次戰爭中與他的親兒子對陣。敵人聽說對方是我方的父親,就把他兒子用塔吊一類的東西吊到城牆上,說,你不退兵,我就一刀砍斷這繩子。

樂羊先國後家,臨危不亂,招呼弓箭手先去射兒子。

對方一看這老傢伙如此狠,就算了。

不止敵人知道他狠,他的主子也看到了。這場戰爭,樂羊大勝,凱旋後,魏君安排他良田百頃妻妾成群,再也不敢用他了。多年後他鬱鬱而終。

再早些年,還有齊桓公手下的幾個佞臣,也非常典型,很值得做人參考。

其中一個叫易牙,很會做飯。有一天,桓公玩笑說,我這輩子啥都吃過了,只是人肉還沒嘗過。

第二天,易牙端上來一盤肉,似羊非羊,口感爽滑細嫩,問之,易牙說,這是我兒子的肉。聽大王說沒嘗過人肉,就殺了兒子請大王品嘗。

易牙烹子獻糜

再一個叫豎貂,有證據認為是桓公的孿童。這個人,為了博得桓公寵幸,自己磨刀把自己給那啥了。

還有一個衛國公子叫開方,自己放著公子哥不當,在齊桓公手下答應。

此三人,人模狗樣的當著桓公的忠臣,自己家人卻跟著遭罪了。管仲臨死時說給齊桓公聽:你身邊有三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你要提防著些。這些人為了權勢,啥都不要了,換句話說,連人都不是了。這些人一旦做起惡來,那可是真惡。

桓公不聽。後來的事大概都知道了——桓公病篤,三人專權,把桓公活活給餓死了。

歷史大概就是罪惡的不斷反覆。昨天,我家門房大爺談論國際形勢時說,這是一片被詛咒過的土地,萬劫不復。

聽他這麼說,我開始思考,那些言必先國而後家者,曾在歷史上頻頻顯出原形,其實都是些不折不扣的純自私者。

關於吳起,還有一個小故事值得說說。

吳起在戰場上,身先士卒,與戰士們同吃同坐起睡。有一回,看到一個士兵傷口發炎化膿了,他附身用嘴給小夥子把膿吸了出來。

接著,「吳起吮疽」的故事成為美談,傳到了這小伙的母親耳朵里。母親哇一聲大哭了。人們以為這個老媽媽因為感動而哭,都來勸她。她說:你們不知道的,我孩子他爹當年就是這樣的,被將軍吸過膿之後,打起仗來不要命,很快就戰死了。這回,我看我兒子也活不成了呀!

兩千多年後,我竟傻不拉嘰地祈禱這位母親沒有因計劃生育只生了一個獨子。

我用我的玫瑰花提醒你記得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皇花第 的精彩文章:

年前,工程款收到沒?

TAG:唐皇花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