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蘇新晉的三位「代市長」,都有啥不一樣?

江蘇新晉的三位「代市長」,都有啥不一樣?

原標題:江蘇新晉的三位「代市長」,分別有啥特點?

2月27日,江蘇三個設區市政府主官換帥:原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同志任無錫市代理市長;原徐州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王昊同志任宿遷市代理市長;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方偉同志任連雲港市代理市長。

記者梳理髮現,三位代市長均為60後。無錫代市長黃欽從化工廠工人一步步成長起來,基層經驗豐富,善於從產業創新中尋求突破。連雲港市代市長方偉精耕開發區建設,曾為江蘇「政府服務」打開新局面。宿遷代市長王昊,之前一直在徐州工作,主政邳州、沛縣期間,以獨特的發展思路「出奇制勝」,此番從徐州政協主席位置上異地交流出任宿遷市長。

無錫常務副市長黃欽履新代市長,基層經驗豐富

2月27日,無錫市委召開領導幹部會議,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被任命為市委副書記,無錫代市長。

黃欽出生於1962年10月,江蘇崑山人。記者梳理髮現,黃欽的執政經歷主要集中於蘇州和無錫兩地。

剛參加工作時,黃欽是崑山縣兵希有機化工廠工人,一步步地成長為廠長、鎮書記、市經委主任、副市長。履職蘇州期間,他曾任崑山市副市長、張家港市委書記。在經濟強市蘇州,他當過經貿委主任、發改委主任、蘇州市副市長。2012年,黃欽調任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從化工廠工人到副市長,黃欽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潮起潮落,基層工作經驗也給了他敏銳感和豐富的經驗。

據蘇州市商務局的一位領導透露:黃欽非常親民,沒有架子,是典型的服務型政府官員。因為太忙,很多領導的名片上可能只印著辦公電話,而時任蘇州副市長黃欽的名片上印著他的手機號,還有郵箱地址,就差家庭地址了。

「敢拼」是不少人對黃欽的印象,早在擔任兵希鎮農工商公司總經理時,為學習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經驗,兵希鎮成立開發區,黃欽為負責人。起初,沒有辦公室,工作人員也只有他一個「光桿司令」,但黃欽整日風風火火,很快就引進了珠海一家企業,賺了15萬元。

「『崑山之路』的成功就在於有路,有路才能帶來黃金。」黃欽把賺來的第一筆錢拿來修路,可又偏偏遇上大雨,沖毀了路基,他就帶著一幫人徹夜冒雨搶修路基。時任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宣炳龍評價他:這個年輕人有拼勁!

2010年10月,黃欽被任命為蘇州市副市長。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蘇州外向型經濟一度受挫。黃欽認為,蘇州製造業已到調結構的拐點,未來的動力是創新。他積極尋求對外合作,引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

當時,由於蘇州經濟外向型程度高,跨國公司共享服務成為新興業態,黃欽堅持抓住這一機遇,蘇州出台三年外包跨越計劃,連續多年舉辦中國服務外包年會。據統計,2010年服務外包接包合同金額22.7億美元,同比增長62.3%。截止2010年末,服務外包從業人員數超過12萬人,企業數超過1150家。

創新發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強市,這在黃欽履新無錫時也表現地很明顯。2012年,黃欽調任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分管發展計劃、企業上市等多領域。近年來,無錫「物聯網」和「新能源」,兩大新興產業「齊頭並進」,物聯網更是成為無錫一張閃亮的新名片。在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上,黃欽對新能源寄予厚望,「無錫將全力推動光伏、風電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做強做大,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能源製造基地。」

2017年,對無錫來說,很不平凡,因為這個坐落太湖之濱被譽為「小上海」的城市正式宣告邁入GDP「萬億俱樂部」,而這位敢拼、勇於創新的代市長將「億萬之城」領向何處,備受期待。

連雲港代市長方偉精耕開發區建設

連雲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方偉出生於1965年5月,是江蘇崑山人。

記者梳理髮現,方偉履職經驗頗為豐富。從地方上來說,他在蘇州、泰州、無錫等地均有履職經歷,曾擔任過泰州市副市長、無錫市副市長。從省級層面看,他擔任過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江蘇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

在方偉仕途生涯中,「開發區」是繞不開的亮點,1992年12月,方偉擔任蘇州新區經濟貿易局副局長、蘇州新區外商投資諮詢中心主任。蘇州新區是1990年11月,蘇州市委、市政委按照國務院保護古城風貌、加快新區建設的批複精神建設的,1992年11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長達六年時間,方偉深耕新區發展,是蘇州開發區創業者。

2001年,他轉任泰州市副市長、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開發區單純向生產型園區發展,不是最佳的方案」,他提出建設「三位一體」的新型工業園區,吸引了很多企業來泰州開發區創業。2006年,履職無錫期間,方偉又與開發區結緣,擔任江蘇省錫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2011年,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晉陞「國家級」。

思維敏捷,觀念超前,作風務實,很多與方偉共過事的人這樣評價。

自1992年起,方偉開始負責招商引資工作,他有自己獨特的」選商思路「,並不是什麼企業、什麼產業都要引進,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擔任無錫市副市長期間,方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些年來,中國很多城市越來越變得彼此相似,缺乏個性,主要是因為每個城市背後起支撐作用的產業是大同小異的。鑒於此,「十二五」期間無錫將重點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比如物聯網、微電子、新能源等八大產業。

不單純追求經濟強、產業強,」富民「、」便利「、」幸福「這些溫暖的辭彙也貫穿方偉的履職經歷,「未來我們希望無錫是『幸福之城』,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都感覺很幸福,我們致力於讓無錫成為生態、低能耗、宜居的城市,無錫城市的發展路徑和產業布局,也會圍繞這些理念去實施。」2011年,無錫市副市長方偉展望無錫十二五的願景時,如是說。

這樣的服務意識從江蘇政務服務模式的顛覆也可看出。2017年6月,江蘇開通了一個特別的「網店」——江蘇政務服務網,「店家」是江蘇省政府,「商品」是覆蓋了省市縣三級65個政府部門提供的7萬多項免費的「政務服務」。

據時任江蘇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方偉介紹,江蘇政務服務網基本具備「不見面審批」的支撐能力,力圖讓老百姓「不推一扇門,不見一個人,辦成所有事」!徐州政協主席王昊「異地交流」出任宿遷代市長

與其餘兩位代市長相比,剛剛履新的宿遷代市長王昊的經歷有點特別,在2017年2月當選徐州市政協主席,此番從政協主席位置上異地交流出任市長,比較少見。

王昊出生於1965年2月,安徽碭山人,1987年從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王昊成為徐州市委宣傳部的科員,隨後進入市委辦公室工作,2003年,王昊曾任徐州下屬的邳州市長,2007年1月起,調任沛縣縣委書記,同年12月,王昊晉陞徐州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在此番調任宿遷代市長之前,王昊的工作經歷一直在徐州。

提起王昊,很多人會給出低調務實、雷厲風行的評價。邳州本是蘇北地區相對落後的城市,經濟綜合實力在全省靠後,但在2003年,邳州的生產總值達到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民營經濟突飛猛進,成為全市經濟主體,有六項經濟指標實現徐州第一。

這樣的蛻變與王昊轉變招商思路有關,一方面通過「跳過蘇南對接浙江」,引進民營經濟的「種子」。另一方面,策應「東隴海產業帶開發」,規劃建設邳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不僅關注重大工業項目建設,王昊「粗中有細」,在主政沛縣期間,加強農業富民。沛縣生態肉鴨、創匯特菜、優質稻米三大農業主導產業快速發展,實現生態肉鴨產業全國第一,創匯特菜產業全省第一,優質稻米產業全市第一的目標。中國雨潤、廣西桂柳等一批國家級龍頭企業相繼入駐沛縣。

2013年,王昊晉陞徐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城區工作是他的分管領域之一,2015年在調研徐州賈汪區時,王昊要求更加明晰「徐賈經濟走廊」、「徐州後花園」兩個定位,將其擺在戰略發展的高度對待。通過實施城建工程,改善生態環境,這個徐州小城實現了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詩意蛻變,而這也成為賈汪區招商引智的重要籌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是宿遷最寶貴的城市資源,最大的後發優勢。近年來,宿遷一直圍繞「生態立市」的戰略定位謀求發展,如何將宿遷打造成「江蘇生態大公園」,利用生態優勢在經濟轉型方面實現「彎道超車」,是宿遷代市長王昊要回答的時代命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網 的精彩文章:

監守自盜!男子盜走公司15萬後竟幫民警「破案」
北京今日氣溫開始回暖 未來一周最高溫在0℃以上

TAG: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