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古代是如何進行野生動植物保護的?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古代是如何進行野生動植物保護的?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趙序茅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動植物不僅僅是滿足生存、生活的需求,還有了部分觀賞的功能。最初的動物園雛形起源於古代國王、皇帝和王公貴族們的一種嗜好,從各地收集來的珍禽異獸圈在皇宮裡供其玩賞,是人類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中國遠在西周時,周武王破天荒地建立了「宮廷獵苑」,飼養動物以供觀賞娛樂。

無獨有偶,英國倫敦塔始建於1078年,倫敦塔附近的護城河挖掘出幾具動物骨骸,是13世紀時期獅子的骨骼。研究人員根據這些動物骨骸推斷,早在中世紀英國皇家貴族就曾將獅子等動物關在倫敦塔內。

19世紀初,經濟的發展帶動城市的擴張,人們開始考慮建設公園、保留綠地以滿足休閑娛樂之需。由於對保護自然的關注和渴望對野生動植物進行深入了解,動物和植物被一起放到公園裡進行展出。動物園這個英文詞「ZOO」,源於古希臘語的「ZOION」,意為「有生命東西」,進而發展成「ZOOLO-GY」,意思是研究有生命的東西。

萬牲園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近代公共動物園。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由商部奏准,時稱「農事試驗場」,將清宮動物交場內豢養,故這座農事試驗場又有「萬牲園」之稱。1907年7月19日,京師萬牲園對外開放,最初的展品是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端方自德國購回的部分動物及全國各地撫督送獻清朝政府的動物。萬牲園的建立,標誌著中國現代動物園的開端。

萬牲園(圖片來源於網路)

植物園的歷史同樣悠久。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擴建長安(今西安)上林苑時,栽植了遠方所獻珍貴果樹、奇花、異草2000多種,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園雛形。宋代司馬光所著《獨樂園記》中提到的「採藥圃」,記載了「詔東治地為百有二十畦,雜蒔草藥,辨其名而揭之」。這和現代的藥用植物園已經非常類似,也符合國際植物園協會早期定義「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其內的植物掛有標牌的園地」的植物園,遺憾地是它早已不復存在了。

西方從公元 1世紀安東尼厄斯·卡斯特在羅馬建立的花圃起,到文藝復興後16~17世紀英國傑拉德在霍爾本城建立的植物園,也以藥用植物為主要搜集內容。世界現存最早的植物園是義大利的帕多瓦植物園。義大利的帕多瓦藥用植物園建於 1545 年,是至今尚存的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植物園。

義大利帕多瓦藥用植物園(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說到野生動物保護,早在幾千年前的五帝時代,中國就非常重視野生動物保護。當時管理山澤鳥獸的官員被稱為「虞」。大禹治水時,舜帝同時派益為「虞」。現在看來,「虞」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態保護機構和官職,所以益是世界上第一位生態保護官員。

公元前11世紀,西周頒布的《伐崇令》說:「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勿赦。」違者受到的懲罰很嚴厲。

春秋時,《管子·地數》載:「苟山之見榮者謹封而為禁。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可見其對於違反保護規定處罰更是殘酷。《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中也記載,當時制定了春夏秋冬的禁令。禁令規定,在生物繁育時期,不準砍伐山中樹木,不準在澤中割草燒灰,不準用網具捕捉鳥獸,不準用網下水捕魚等等。這些機構的設置和法令的逐步完善,為後來各個時期的野生動物保護奠定了基礎。

秦代又以「嚴刑峻法」著稱,讓保護作用更具剛性。在《秦律十八種》中有一部《田律》,規定:春天二月,不準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準堵塞河道。不到夏季,不準燒草做肥料,不準採取剛發芽的植物,或捉幼蟲、鳥卵和幼鳥,不準設置捕捉鳥獸的陷阱和網罟,到七月解除禁令。可以說,《田律》是我國最早的生態環境保護法。

田律(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漢代,有專門的關於野生動物的保護法令。據《漢書·宣帝紀》載,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夏六月,詔曰:『前年夏,神爵集雍。今春,五色鳥以萬數飛過屬縣,翱翔而舞,欲集未下。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具為令。』」

通過這條法令可以看出,當時對於大批遷徙的五色鳥,不準壞鳥巢、掏鳥蛋,甚至飛石打鳥,規定得十分明確,便於執行。因此也可以說,這條法令是我國最早的保護鳥類的法令。由於漢政府保護得當,到了第二年春,大批鳥類又一次雲集都城。

唐朝時期,有利用動物的毛髮裝飾衣服的風氣。唐玄宗於開元二年(714年)七月頒布《禁珠玉錦繡敕》,對一些奇裝異服採取措施,能染色的,「聽染為皂」,無益於時的,「並焚與殿前,用絕競爭」。從此采捕百色鳥獸之風漸息。

宋太祖於建隆二年(961年)下達了《禁采捕詔》:「王者稽古臨民,順時布政,屬陽春在候,品彙咸亨,鳥獸蟲魚,俾各安於物性,罝罘羅網,宜不出國門,庶無胎卵之傷,用助陰陽之氣,其禁民無得采捕魚蟲,彈射飛鳥。仍永為定式,每歲有司申明之。」這個禁令是禁止在鳥獸魚蟲的繁殖、生長期采捕的,不僅要求明確,而且最大的特色是法令的延續性,強調此令固定下來,每年都要重申發布予以執行。

到了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又頒布了《二月至九月禁捕詔》,其中規定「禁民二月至九月,無得捕獵及敕竿挾彈,探巢摘卵」,並要求「州縣吏嚴飭里胥伺察擒捕,重置其罪,仍令州縣於要害處粉壁,揭詔書示之」。這一詔書在前面的基礎上,更要求基層官吏主動抓捕違禁者,並寫在牆上擴大宣傳,影響民眾,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由此可見,一條法令被延續了200多年,表明了大宋的野保決心和力度。

清朝順治皇帝下令禁止廣東採珠。康熙皇帝免去向皇宮供鷹的指標。《清實錄》記載的雍正皇帝禁用象牙製品的事情。

近代的動物保護法起源於歐洲。1822年,由愛爾蘭政治家馬丁說服英國議院通過了禁止殘酷對待家畜的馬丁法案。1934年3月通過的《普魯士狩獵法》,其主要內容是嚴格禁止捕殺未成年的幼獸和懷孕的母獸,列出不許捕殺的各種動物和飛禽,並對狩獵的各種形式作了詳盡的規定,這一法律一直保存到現在。有人稱之為「世界上第一部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

野生動植物保護(圖片來源於網路)

新時代,人類進入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1987 年生態學家葉謙吉提出「大力建設生態文明」,黨的十七大把生態文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生成階段新的組成要素。從中國的長江、黃河,到印度的恆河、埃及的尼羅河,跨過大洋到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可以說人類文明起源的地方,也有動植物的世界。物種的存在,早已超出單純物種的意義,而轉化為一種標尺,人類文明的尺度在於:人類與野生動植物的距離。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虐狗大戲即將上演!明早一起看火星「秀恩愛」,錯過再等兩年
如果將產生的靜電全部收集,能不能取代三峽電站?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