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海》:所有「雖遠必誅」的耍帥,都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紅海》:所有「雖遠必誅」的耍帥,都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早先不被看好的《紅海行動》,截止2.24日,一路逆襲,票房達到17.4億,在豆瓣拿到8.5的高分,並且收穫了不少影評人和電影同行的稱讚。

馮小剛、徐崢、陳嘉上等導演紛紛為《紅海行動》打call。導演韓寒更稱讚《紅海行動》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里程碑,並且把《紅海行動》列為2018年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別人的電影無尿點,這部電影連氣點都快沒了,緊張部分你都不知道從那裡呼吸,全程高能。」

《戰狼2 》中坦克漂移、突擊、偷襲、巷戰等劇情讓很多軍迷大飽眼福,《紅海行動》不僅不遜色,反而更勝一籌,稱得上一場聲勢浩大的視聽盛宴。

《紅海行動》中,不僅能看到中國海軍和摩洛哥軍方提供的多種先進設備,還能看見一支精英部隊之間的戰術配合,隔著屏幕都能感到蛟龍突擊隊的專業。

GIF

不僅如此,為了能夠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攝製組封鎖了摩洛哥發達城市達爾貝達最繁華的街區,一度造成交通堵塞。

為此,攝製組需要給受到影響的住戶們挨家挨戶上門道歉,送錢。雖然任務繁瑣,人力物力耗費不少,但導演林超賢卻認為很值得。

打鬥留下的傷痕和淤青,對演員來說更是家常便飯。但大家不懼環境的艱苦,拍攝周期長等各種艱辛,一路堅持。

蛟龍突擊隊唯一女隊員佟莉的扮演者蔣璐霞更是頂住山大的壓力堅持拍攝。據悉拍攝期間她作為一個女生,拍戲裝備卻是全組最重的,每天背著50斤的裝備沒日沒夜的衝鋒陷陣,所有打戲都是她親自上陣。

所有的較真的前期準備,以及演員、導演的不懈努力都為《紅海行動》增色不少。

接地氣的劇情,帶來更多的感動

《戰狼2》中,吳京孤身一人闖敵營,沒有武器,沒有增援,卻能救出人質無數,順便還能談個戀愛,最後全身而退,神乎其神。雖說讓人心血澎湃,但難免讓人覺得缺少點什麼。

《紅海行動》中卻截然不同,沒有了無所不能的「戰神」形象,戰爭面前,也會如同普通人一樣膽怯退縮,會疼,會流血的一個個角色,接地氣的劇情更具溫情,更深入人心。

難怪許多女性觀眾感慨道:「居然被一部動作猛片感動哭,沒有一點點防備」。

女記者夏楠一直在調查「黃餅」提純資料的下落,一路走來,遭遇了種種坎坷,險些喪命。幾乎整部戲都是以灰頭土臉的形象出現在觀眾眼前,但在戰爭面前因為責任,臨危不懼,果敢堅毅。

女記者夏楠的助手,最終還是被被恐怖分子抓住,用刀一點一點割掉頭顱。

庄羽在激烈槍戰後,後知後覺撿起自己的手指時的驚嚇和恐懼,甚至一度站不穩。

這些場面都不禁讓人覺得戰爭的殘酷和人類在戰爭面前的渺小,電影增添了一些人間煙火氣。

觀察兵李懂,實戰過程中被極端環境嚇得心驚肉跳。他強迫自己鎮定,卻難以控制自己的本能反應。

女兵佟莉,在和同樣持槍的恐怖分子碰面被俘後,並沒有像觀眾期待的那樣暴起反抗以及大呼豪言壯語,而是耷拉著眼睛和嘴角。

石頭被打得血肉模糊,痛到慘叫,但有敵人進攻時,卻彷彿變成了英勇的戰士,端起機槍瘋狂掃射,在被子彈打穿咽喉時,最後擠出來的一句話是「好疼啊。」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人生而有使命,有人選擇視而不見,有人則選擇用生命去捍衛。

中國軍人不是銅牆鐵壁的戰神,他們也是人,戰爭面前,他們也同我們普通人一樣,會膽怯,會退縮,會流血,會疼。但他們在死亡威脅面前因為責任,在膽怯和痛苦中仍舊奮力抵抗,苦苦堅持,英勇逆行。相比那些刀槍不入的戰神形象,這些中國軍人的形象更可愛,更打動人心。

「和平」來之不易,需要珍惜

《紅海行動》觀影后的不少朋友直呼「血腥,真的血腥」。

的確,《紅海行動》確實血腥。因為導演沒有絲毫粉飾戰爭,而是讓戰爭赤裸裸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以一種真實慘烈的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會看到戰爭里誰也保持不了體面,你猶豫著不開槍就會被敵人打死,隨時可能面目全非,隨時可能斷臂殘腿,隨時可能妻離子散,沒人能逃得過戰爭的魔爪。

戰爭不是輕飄飄兩個字,它真的能讓人間變成地獄。

GIF

相信《紅海行動》中血腥暴力的鏡頭絕不只是為了血腥暴力而拍的,而是希望以鏡頭代替言語的方式,讓觀眾在被震撼的同時引發思考:戰爭原來是這麼殘酷。

GIF

「反戰」,是《紅海行動》最可貴的地方,也是這部電影的核心。

現在的歲月靜好是中國軍人負重前行換來的,希望更多的網友在遇到國家利益受損時別一味無腦的主張戰爭,想想戰爭的殘酷,珍視眼前的和平。

《紅海行動》給出了更理性成熟的觀影方向,根據目前票房口碑的反饋,是時候慶幸中國電影觀眾們的智商還在線。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何通過觀察顏色來辨別翡翠吊墜的真假?

TAG:歷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