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續作添情懷,紅海奏激昂

續作添情懷,紅海奏激昂

借著一股全民觀影的「東風」,今年的春節檔成了國產電影施展拳腳的舞台。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統計,2月15日至21日,電影春節檔票房達到57.23億元,觀影總人次達到1.44億。兩項數據同時刷新了電影春節檔的新紀錄。

在57億票房成績單的背後,還有一個1.44億觀影人次的特殊數據值得欣喜,這個數據表明中國電影產業正步入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回想在十幾年前,多數影院都會選擇在春節假期的前幾天歇業休息,可見當時的人們對電影關注度並不高。而如今,人們將春節看電影視作一個「新風俗」。特別是在今年,電影製作方不僅持續增加電影的宣發力度,還在提高電影本身質量上下功夫,電影內容逐漸趨向全齡化,這樣的變化為觀眾創造了談資和參與感。觀察在春節檔票房排名前四位的電影類型,有兩個特點,一是坐擁好「IP」,打造電影續集系列,二是主旋律電影的強勢逆襲。

IP本身的含義有很多,我在這兒所指的是品牌的概念。不得不說,「IP+續集」這個噱頭還真是個省時省力的點子。在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圍繞IP持續推出系列電影的現象可謂屢見不鮮,通過經典IP產生的商業價值,進行反覆的開發,用IP來降低風險,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符合商業的邏輯。目前,國產IP電影續集還處在起步階段。從今年電影春節檔來說,《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西遊記·女兒國》三部續集影片票房均過10億。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國產影片開始向好萊塢「取經」,依託前作的深入人心,發掘電影本身衍生價值和電影之外的化學反應。除了優質影片續集的強勢登陸,主旋律類電影《紅海行動》在今年的春節檔讓人眼前一亮。《人民日報》曾對這部電影做出評價:「在故事講述中傳遞價值,在人物塑造中注入情懷。主旋律文化的傳播不是強行植入,而是「潤物無聲」;不能強迫灌輸,而要「柔中帶剛」。」

這個春節檔的火爆似乎在預示著,中國電影以後的票房走勢最終要依靠口碑制勝。這也就回到了老生常談的話題,即票房與口碑的關係,有人把票房與口碑比作因為客觀因素導致才有的函數關係,還有人把它比作人為的感性認識,而我認為,票房更像是一份反饋問卷,它會告訴電影製作方,觀眾究竟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影片。而這份問卷的作答者是逐漸成熟且理性的觀眾,他們會用日益提高的審美水準去挑選自己喜歡的影片,而且不留情面地給予影片最真實的評判。

來源:原創·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編輯:浩懿、小釗

審核:懷楠

監製:王林、金可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林之聲 的精彩文章:

花木蘭真的姓「花」嗎?

TAG:吉林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