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想做大清的有為之君,卻事與願違,只好砍宮裡的樹木來改變風水

他想做大清的有為之君,卻事與願違,只好砍宮裡的樹木來改變風水

1773年的冬天,已經63歲的乾隆皇帝,第三次將立儲諭旨藏在了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前兩次,乾隆想立的太子分別是皇次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只是這兩位嫡子卻不幸早夭了,這才有了乾隆第三次立儲。

秘密立儲是雍正皇帝發明的,在吸取了康熙九子奪嫡的教訓後,雍正皇帝想到這樣一個辦法:在位時立皇儲卻不公布,而是將諭旨藏在正大光明匾額後,等皇帝身後再揭開這個秘密,這就避免了公開立儲後,太子成為眾矢之的被動局面。乾隆是第一個通過秘密立儲即位的皇帝,在嘗到秘密立儲的甜頭後,乾隆自然將這一制度持續下去,只是,兩次立儲,卻折了兩個嫡子,這讓乾隆對立儲充滿了排斥心理,因此,一直拖到1773年,隨著他的年齡的增長,乾隆才不得不再次立儲。

不過此時的乾隆可選的餘地也不多,去除過繼給他人的,乾隆尚在世的兒子只有四個,永璘那時只有八歲,永璇、永瑆好詩畫書法,這在乾隆看來,是忘記先祖騎射得天下的行為,所以,唯一能入法眼的,其實也只有皇十五子永琰了。

永琰為人老成,做事中規中矩的,這是守成天子必要的品德,而且最讓乾隆滿意的是,永琰的騎射水平,在皇子中最高,這是不忘本的表現,因此,1773年的冬天,永琰的名字就被寫進了正大光明匾額後的那份諭旨里。

只是不到公開的那一天,正大光明匾額後就永遠是個秘密。在隨後的二十多年裡,不知道永琰每次看到正大光明匾額,內心是否會有波瀾,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二十年多里,永琰依然謹小慎微,深得他的父皇賞識,這諭旨就再也沒有改動過。

1795年農曆九月初三,是乾隆八十五歲生日,也就在這一天,乾隆從正大光明匾額後取出了諭旨,公開宣布永琰為皇太子。到了年底,乾隆又決定將皇位禪讓給永琰,自己當太上皇。1796年農曆正月初一,永琰正式即位,改年號為嘉慶。三十六年前的正月初一,永琰出生才兩個月,乾隆賜給他的母親魏貴人一首詩,其中最後一句是這麼寫的:御繪歲朝圖志語,有以迓新韶嘉慶。嘉慶,似乎冥冥中一切早已註定了。

當然,初登大寶的嘉慶還是很清醒的,他知道雖然接的是所謂乾隆盛世的班,但其實是一個爛攤子。在嘉慶即位一個月後,就爆發了白蓮教起義,雖然發生在嘉慶朝,卻是乾隆朝各種矛盾的體現。此後,大清竭盡人力、財力來鎮壓起義,直到1804年,嘉慶用了九年時間,花費2億兩白銀,才將起義鎮壓,大清王朝也從此大傷元氣。

而在嘉慶看來,更大的問題是,乾隆朝吏治腐敗,這已經危及大清的統治了,於是嘉慶立志成為有為之君,來扭轉大清的頹勢。礙於父皇的顏面,在剛即位是,他並沒有什麼作為。1799年,太上皇乾隆崩,嘉慶正式親政,第二天就將乾隆的寵臣和珅查辦,作為其整頓吏治的號角。此後,嘉慶一方面懲治腐敗,另一方面整頓官場士氣,糾正欺瞞、惰政之風,一時間,嘉慶倒也風風火火。只是,當一份上書擺在他的面前時,又讓嘉慶火冒三丈。

為了整頓官場、開拓新的風氣,嘉慶鼓勵上書言事。沒想到的是,洪亮吉,一個小小的翰林院編修,卻在上書中,說大清的腐敗已爛到底了,皇帝反腐手段還是太仁慈,應當亂世用重典,在體制中全盤反腐。嘉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洪亮吉對腐敗嚴重程度的判斷,在嘉慶看來,大清主流是好的,腐敗只是枝節上的事情,而洪亮吉卻說,大清的官場爛到底了。不僅如此,洪亮吉居然還將嘉慶沾沾自喜的反腐成績,視為太仁慈、沒有用,這是嘉慶完全接受不了的。於是,將洪亮吉治罪發配。只是後來的事情,又讓嘉慶開始懷疑人生。

原來,轉眼到了第二年即1800年,北方出現罕見的大旱,數月沒有下雨,嘉慶想盡辦法求雨而不得,即使全國梳理冤案也沒有用,於是,嘉慶想到了洪亮吉,難道問題出在冤枉洪亮吉了?最終,嘉慶決定給洪亮吉平反,1800年5月26日,嘉慶發布了平反詔書,也就在當天,期盼已久的大雨終於姍姍來遲。古人講究天人感應,既然老天下雨,那就意味著洪亮吉真被冤枉了,也就是說,洪亮吉說的是對的。

既然天人感應了,接下來嘉慶應該採納洪亮吉的意見才對,事實是不僅沒有採納,而且反腐的事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直到後來聲勢也逐漸小了下來。一切也正如前文說的那樣,嘉慶是個做事中規中矩的人,像亂世重典、體制內全盤反腐這種破格的事,是要冒風險的,他根本做不來,作為一個守成天子,政治安全永遠大於一切。

而作為不忘本的皇帝,嘉慶在此後將工作重點轉到了法祖上,教育大家不忘祖先創業之艱難,不忘艱苦樸素的作風,想以此來扭轉官場士氣。而這種說教式教育,除了把他的兒子道光教成一個穿龍袍打補丁的皇帝外,對於官員其實沒有任何的影響,到最後,嘉慶朝的腐敗尤甚於乾隆朝。

而擺在嘉慶面前的遠不止反腐這一件事,大清王朝已呈現出頹勢,太多的問題需要嘉慶解決,比如乾隆朝,中國人口達到4億,這已經是農耕社會的極限了,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已經成為巨大的社會問題。解決之道,唯有在南方開海禁,鼓勵人們去南洋謀生,在北方開東北之禁,鼓勵人們去東北開墾荒地。可東北封禁、海禁全是祖宗之法,對於法祖、不忘本的嘉慶來說,他根本不可能推翻祖宗的規矩。再比如嘉慶朝,黃河幾乎年年決口,水患已成為揮之不會的夢魘,嘉慶雖年年治水,但其中的腐敗,讓嘉慶花了大量的銀子不說,治水也沒成功。

與前朝相比,嘉慶還面臨更多的外患:鴉片貿易逐漸盛行,除了一紙禁煙規定,嘉慶再無什麼措施根治。而西方入侵的腳步日近,1808年,拿破崙攻佔葡萄牙,英國以防止法國侵略澳門為由,派出軍隊佔領了澳門,1816年,英國阿美士德使團訪華,這是英國戰爭前,對大清最後一次試探,嘉慶只能以傳統眼光和思維,來應對西方,面對英國的咄咄逼人,缺乏足夠的預判與防範,更不用說進行改革了。

所以,本想做有為之君,本想扭轉大清的頹勢,到頭來,嘉慶其實什麼也沒做成,反倒被後人稱之為嘉道中衰。雖然嘉慶不可能聽到後人如何評價他,但他已能預料到,因為1813年天理教居然攻入了紫禁城,雖然被鎮壓,但這是亘古未有的事。嘉慶也明白,這種事將來的史書肯定會大書特書,這也一定會是他的恥辱,於是,他下了罪己詔。

可他想不明白的是,他兢兢業業的治天下不說,從不敢加害百姓,卻為何讓他來背負這個恥辱呢?想來想去,就想到迷信上去了:嘉慶認為是紫禁城的風水不好,因為紫禁城裡很多高大的樹木,綠樹成蔭所以陰氣太重,於是,嘉慶下令砍掉紫禁城內的大樹,以改變風水,這也是今天的紫禁城難見古樹的原因。

從立志做有為之君,到砍樹改變風水,這巨大的變化,也折射出嘉慶的無能和失敗,而大清王朝的衰落,終究已是無可阻擋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清仁宗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稗類 的精彩文章:

她雖不是道光的皇后,卻總攝六宮,去世後謚號又遭咸豐羞辱
遼寧共有七個縣撤縣設市時改名,來看看哪個改得最成功

TAG:文史稗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