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本文原創獨家。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親子教育好文】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作者:韓老白(爸媽內參主筆)

倉稟實而知禮節,最近,製作精良、宣揚中華美食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國3》一出現就刷爆朋友圈。

不僅畫面里的地道美食讓人垂涎欲滴,更為難得的是,故事裡講述的手藝人的匠心和就餐禮儀的細緻令人受益頗豐。

有一集講到平江人的十大碗情席,宴席禮儀由穿戴整潔的老師傅言傳身教,把它作為禮物代代傳承,宴席規矩有席位主次、倒酒的手法、吃飯拿筷的先後……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每一步都有講究,參與節目錄製的孩子們各個溫順可愛有禮有節,看了讓人心中一暖。

現實生活中帶孩子聚餐是什麼樣子,想必大家都會心照不宣,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認為這沒什麼,孩子嘛,吵吵鬧鬧不守規矩很正常。

可是要知道,正如《禮記·學記》所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01

沒人會告訴你,你的孩子這樣沒家教

過年聚餐時有熊孩子在場,簡直就是災難。

飯菜還沒上桌的時候,閨蜜6歲的兒子晨晨忽然被什麼東西卡住,小臉憋得發青、氣喘吁吁,把當場的賓客都嚇得半死。

還好在場有一位醫生朋友實施急救,原來他趁大人互相拜年聊天的時候,為了避免另一個孩子問他要零食,一口氣把所有冰糖都塞進自己嘴裡。

開始正餐時,他吵著必須要媽媽喂飯才肯吃;他愛吃的糖醋裡脊上來時,他非得把這道菜轉到自己跟前,別的客人一口都沒吃上。

席間閑聊,鄰桌的叔叔指著一盤蔬菜問晨晨「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他答不上來,換了另一個問,又沒答上來,結果晨晨邊吃邊哇哇大哭,哄都哄不住,搞得那個叔叔滿頭大汗,極其尷尬。

晨晨在聚餐時的表現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還有幾個孩子,跟晨晨的表現也不相上下,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聚餐中孩子們的哭聲、喊聲、打鬧聲,聲聲入耳此起彼伏,把大人忙的雞飛狗跳,有位同事打趣說:

「今年不讓放鞭炮,換成了孩子們的哭鬧咆哮了。」

古人曰「不學禮,無以立」。餐桌雖小,但他們在這小小餐桌上的言行卻體現了父母的層次和教育理念。

誰也不會直言道出你家孩子缺家教,但是一場飯局下來,有的人會漸漸疏遠你,有的人會暗暗投訴你,還有的因為與領導同桌,孩子的表現導致個人形象大打折扣,你孩子的吃相,正在逐漸毀了你。

台灣作家林清玄在描寫一篇有關食物的文章中說道:

「人總是選著自己的喜好,這喜好往往與自己的性格和本質十分接近,所以從一個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而我覺得,不僅僅是吃的內容,吃的態度,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格,這種人格,就是教養。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02

孩子的吃相,藏著一家人的幸福

孩子不好的吃相有三種:

霸道總裁型,看到喜歡的菜就霸佔在自己前面,還不讓賓客沾染;

吞虎咽型,菜都沒上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飽了再說;

皇帝巡邏型,超過6歲還要家長喂飯,一言不合就發飆。

中華民族素來是禮儀之邦,重視吃相,就注重禮節。即便是活躍在大眾視線中的明星們,也特別重視孩子吃相的教育。

在《爸爸去哪兒》的將節目里,Max吃了一口饅頭,就遞過來給吳尊,吳尊毫不猶豫接過來就吃了。

Neinei問爸爸:「你喜歡嗎?為什麼你什麼都吃?」

吳尊耐心地跟孩子們說:「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沒有東西吃,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能浪費。」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甜馨和爸爸、爺爺奶奶一起吃飯的時候,飯前一家人乾杯,甜馨雖然是小孩子,但也端著杯子恭恭敬敬和大家一起碰杯。

奶奶跟甜馨說「節日快樂」,甜心禮貌回應「奶奶辛苦了」。吃飯的時候媽媽來電話,甜馨超級貼心說「媽媽工作辛苦了」。

在吃的面前,能夠做到有禮有節的孩子,一家人都會從餐桌上收穫幸福,其樂融融。

黃磊曾經在微博上po過一張多多和妹妹吃飯的圖片。照片中,兩個女兒正在家裡對著一大碗西紅柿雞蛋面開啟吃貨模式。

多多拿著筷子低頭看著妹妹,似乎是在問她「要不要再吃點兒」。妹妹則乖巧地望著碗里地面,甜甜地笑,畫面超級溫馨迷人。

朱熹在《童蒙須知》上描述:凡飲食於長著之前,必輕嚼緩咽,不可聞飲食之聲。凡飲食之物,勿爭較多少美惡。

古人就已經參透了這樣地哲學:吃相好看的人,家庭幸福指數一定很高。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03

餐桌上,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餐桌上,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是教會孩子養成良好「吃相」教育的核心一環。

錢鍾書在教導女兒用餐的時候,提到一個觀點:吃飯有時很像結婚。

吃飯已經不單單是果腹這麼簡單的事情了。餐桌的還有社交的功用,比如聯絡感情、談生意等等。

餐桌上的有禮有節,會讓孩子一生受益。

小天王周杰倫爆料自己為什麼會娶昆凌,因為她特別懂得感恩,有儀式感。

她會在吃飯前一家人坐在一起進行禱告,感謝這來之不易的食物,感謝是愛讓家人永久陪伴,濃濃的家庭氛圍深深感染了他。

古往今來的外交家們,都注重吃飯禮儀,正所謂「吃相可以興邦」。外交家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

外交家的吃相,便更是一個國家的臉面了。

周總理的衛士長楊德中身材高大,很有氣派。因為他是衛士長,吃飯時要站在那裡看著大家都入座後他才坐下。

而周總理進入餐廳後,經常就隨便坐在一個座位上,其他人也都不願意坐在總理應該坐的位子上,所以最後只剩下那個位子給楊德中。

由於這種情況,在迦納時,當地服務人員想當然地認為他一定就是總理。每次上菜都先給他,對他特別殷勤。

直到訪問快結束時,周總理向各位服務人員一一握手表示感謝,那些人才恍然大悟。他們異口同聲地說『中國的總理真好。』」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周總理身體力行在吃飯時教會孩子們細微處尊重每一個人,這種愛都會傳遞給孩子,並延續下去。

前些日子,我去拜訪一位老者,他的子孫後代都很優秀,他告訴我餐桌上最適合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學校食堂,我經常會看到學生將整碗白米飯灑在一地,棄之泔腳,卻毫無珍惜之心。

於是我會偷偷坐在這些學生的餐桌上,跟他們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吃完默默收拾碗筷、不浪費一滴糧食,學生們看到我這樣子做也會不好意思再倒掉。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會知足常樂,珍惜今日生活來之不易。

在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都反映了每個人的教養。

每個人的「吃相」,不是個人私事,在社交場合,與朋友一起吃飯,「吃相」便成了社交禮儀

文明的「吃相」應從小培養,父母長輩自己首先應為孩子做出榜樣。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04

教會孩子好好吃飯,是最高級的家風

要知道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所以我們要多回家吃飯。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曾國藩通過寫家書,教訓兄弟子侄,留下曾氏家風。所以,曾氏後人人才輩出。

范仲淹撰寫《義莊規矩》,立為家族「基本法」,於是有范氏800年長盛不衰。

在家庭聚餐中,養成吃飯的好家風,有助於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就。想要孩子有好的「吃相」,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入手:

1. 適當「偷懶」,增強孩子獨立性

孩子從4歲起就要支持他參與到家務活動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早上起床疊被,掃地擦桌倒垃圾,帶孩子去菜市場逛逛,選菜買菜,計算價格等等。

如果家裡來客人吃飯,讓孩子擺放餐具,做些待客的準備工作。

2. 為孩子量身定製立規矩

對於孩子來說,簡單統一的規矩他們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家長持之以恆,情緒穩定地要求孩子,每天抽10分鐘跟孩子回顧一下執行情況,對好行為提出表揚,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孩子都會慢慢「按規矩辦事」。

《遊戲力》這本書里建議所有的父母,把要告訴給孩子的道理,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告訴給他們。

遊戲就是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帶孩子玩場景化角色扮演的遊戲,就很容易幫助孩子建立規矩意識。

3. 激發孩子探索欲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不需要一個監督者,而是需要的是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和陪伴者。

如果家長能做到「提問」和「耐心」,孩子的就會逐漸培養出從一切事物中獲取知識的能力,孩子的知識面自然會廣一些,不至於變成個「一問三不知」的呆萌寶寶了。

比爾·蓋茨是幸運的,他的母親在跟別人聊西雅圖的歷史和博物館時,就允許只有3歲的他待在旁邊,他能聽懂嗎?

不見得,但這卻說明媽媽不放過任何一個激發孩子興趣的機會。

在家裡,蓋茨可以隨意翻動父母的藏書,7歲的他就可以閱讀《世界圖書百科全書》;父母鼓勵他參加童子軍,在那裡他收穫了與其他孩子的相處之道,15歲的他就可以編寫複雜的程序。

蓋茨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教子有方。

4. 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

魯迅說「兒童的行為,出於天性,也因環境而改變,所以孔融會讓梨。」

比如,在家裡,可以鼓勵孩子分享水果、糕點給家裡的每一個成員。並且要對孩子表達感謝,讓她感受到分享後的喜悅感。

除了食物,玩具的分享,還可以幫助孩子擴展到情緒的分享。比如家長每天抽時間跟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引導著孩子分享他的。

吃相是一個孩子教養的綜合體現,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餐桌上他就一定能成為家庭的名片。

孩子的吃相,藏著家庭的未來,是最高級的家風。

作者簡介: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獅子座正能量辣媽,文藝小清新設計師。讀研時擔任校報主編,畢業後工作五年從設計院裸辭。懂點心理學,專註塑造女性職場、婚姻幸福力,願我的文字,陪伴萬千女性共同成長。本文首發爸媽內參(ID:shenduwen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內參 的精彩文章:

當媽後,難得的是做自己
《馬戲之王》:這是我見過全天下最好的爸爸

TAG:爸媽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