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彰坤:冷水灘文昌閣的故事

彰坤:冷水灘文昌閣的故事

冷水灘文昌閣的故事

彰坤

有著五百年歷史的永州市冷水灘文昌閣,經過歷史的滄桑與人為地損毀,如今已面目全非,舊跡難尋了。不過,關於它的神奇的故事與傳說,有一些還在繼續流傳。

傳說一:文昌閣顯靈的故事

1944年春,南下的日軍為了打通去廣西的通道,與從廣西北上的日軍會合,並切斷國民黨軍隊的補給線,一方面,與國民黨軍隊在衡陽進行了著名的衡陽會戰;另一方面,派部分軍隊繞過衡陽,沿著湘桂鐵路一路南下,佔領了冷水灘這一交通要衝。由於距冷水灘南面15公里的嵐角山機場駐紮有美軍的飛機,因此,日軍在到達之前,曾多次出動飛機,對嵐角山機場和冷水灘進行了狂轟濫炸,使得冷水灘經常處於一排火海,很多房屋化為了灰燼。不過,當時的文昌閣雖地處郊外,但大部分建築卻沒有被炸毀,特別是觀音殿和送子觀音樓(也稱洞賓樓),竟然完好無損,依然屹立在江邊的迴龍山上,懸崖之畔。雖然當時閣的周邊也都被炸成了一片廢墟,幾年前,附近的建築工地上還曾挖出過當年日軍飛機丟下的炸彈呢。

話說當年轟炸時,曾經有部分老百姓前往文昌閣避難。鬼子的飛行員見有人逃到文昌閣,於是就對文昌閣進行了轟炸。眼見文昌閣即將全部毀於一旦時,這時奇蹟發生了。那些如雨般傾瀉而下的炸彈在快要接近觀音殿和送子觀音樓時,突然像長了眼睛似的,紛紛改變方向,全部落在了樓閣周圍和湘江河裡,沒有一發落到樓閣上。雖然周邊被炸的斷垣殘壁,但閣樓卻安然無恙。事後,有些人就活靈活現地描述說,曾看見了神仙顯靈。關於神仙顯靈,這裡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說有人看見觀音菩薩站在雲端上,手拿楊柳枝,輕輕一指,那些炸彈紛紛落到了江里,於是,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既拯救了逃難的老百姓,也保住了菩薩自己的殿堂。第二個版本,是說有人看見屋頂上空有一白鬍子老頭身影,當炸彈落下時,他拿著扇子一揮,於是,那些炸彈轉變方向落在了周圍和湘江里,寺廟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大家紛紛傳言,是姜子牙顯靈了。為什麼說白鬍子神仙是姜子牙呢?這裡有一個民間說法。姜子牙在封神榜封完神以後,卻發現自己沒有了位置,於是他只好站在屋頂,接受諸神的禮拜,被尊為眾神之神,成了屋頂上的神仙,也成了屋子的保護神。過去很多地方都有這個習俗,大家在起屋上樑時,都會舉行一個儀式,就是請姜子牙出面,這樣的話,那些鬼神就會離的遠遠的不敢靠近,就能保佑屋子裡沒有鬼邪之氣。因此人們牽強附會,才有姜子牙顯靈一說。

當然,文昌閣沒有被炸,應該說是一個巧合,而關於菩薩和神仙顯靈的故事,也只能是一個傳說。不過,一座經歷過磨難的具有五百年歷史的古老的觀音殿,在十幾年前被沒有文物保護意識地拆毀,才是甚為可惜和扼腕之事!

傳說二:關於財神殿神像的另類說法

據零陵縣誌和冷水灘區志記載,原文昌閣財神殿里的財神爺,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財神菩薩趙公明元帥的形象,高大威武,騎著馬,捧著金元寶。不過,聽我八十多歲的老父親說,當年他所見到的財神殿的財神爺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財神形象。這位財神菩薩塑的是一個和尚打扮。更奇特的,是他的手中,一手拿火種,一手拿糯米粑粑。老人跟我講了這裡面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年,廟裡來了一個掛單的和尚。這個和尚來後不久,正遇上了一年一度的寒食節。按照風俗,寺廟裡三天不能燒火做飯。於是,廟裡的和尚們在節前就準備好了這三天的乾糧,唯獨沒有為這位掛單和尚準備。在這三天里,這位掛單和尚沒吃的,餓了整整三天。而其他的和尚們背著他吃著乾糧,並不曾挨餓。第四天,可以開戒點火做飯了,廟裡的主持要他去附近人家討個火種回來。於是,這個掛單和尚就來到了附近一戶人家。在討得火種以後,見施主家有吃剩的糯米粑粑,飢腸轆轆的掛單和尚就再次跟施主化緣,並得到了施主的布施。當廟裡主持見到一手拿火種,一手拿糯米粑粑,餓的有氣無力卻又興高采烈回來的掛單和尚時,怔住了,問他:「你餓成這樣,為何有食不吃?」沒想到掛單和尚回答到:「諸位師父和師兄弟們都未能享用齋飯,貧僧怎麼能獨自享用呢?我雖然化緣得來的不多,還是煩請主持安排,大家分而食之吧。」主持和諸位和尚聞言,甚感慚愧。不久,掛單和尚離開文昌閣雲遊去了。大家認為,這是財神菩薩轉世,前來點化眾生。於是,就塑了這位一手拿火種,一手拿糯米粑粑的掛單和尚形象放在財神殿,供世人敬奉,一直香火旺盛。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在破「四舊」的風潮中,這座財神像被住在寶方寺里的勞改隊員們拖去,劈做柴火,用於做飯,燒了好多天才燒完,甚為可惜!這座財神殿也因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被拆除了。

傳說三:迴龍山的故事

據《永州府志》記載,文昌閣位於冷水市迴龍山。冷水市,就是冷水灘以前的俗稱。這座小山丘為什麼叫迴龍山呢?原來,這裡面還有故事呢。

文昌閣及其北面,是一片連綿的小山丘,像一條彎曲的龍形,而文昌閣,正處在探頭入江的龍頭上,突兀立於江中。而東去的江水,在龍頭的上游,正好形成了一個彎部。水流到此,必須繞過懸崖。每年秋冬之季,這裡水勢緩慢,是一個天然的停靠碼頭,有很多竹排、木排和舟船,停靠在這裡過夜或休憩。不過,到了春夏的洪水季節,這裡卻是水勢湍急,漩渦很多。若艄公或放排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撞上懸崖,輕者排散舟傾,重者甚至命喪龍口。人們說,是這條龍在做怪。因此,把這裡叫做了迴龍山。

為了鎮住這條龍,不讓它再禍害老百姓,人們在龍頸上橫著開出了一條路,就是現在的文昌路,意思是踩住龍頸,不讓它興風作浪。又在龍頭上建了一座三層的鎮龍寶塔。到了晚上,有一些好善之人捐資,僱人在塔里點上油燈做航標,引導過往船隻和竹排、木排注意安全。後來,還在四周的懸崖邊插上粗大的鐵釺,供艄公和放排工拴舟排之用,使得這裡又成了避風港灣。

到了明代嘉靖年間,這裡開始建起了文昌閣。經過幾次的重修與擴建,文昌閣也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在整個龍頭和山丘,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建築群,並有僧侶數百人。文昌閣,成了遠近聞名、香火旺盛的寺廟。

解放以後,由於歷史的原因,文昌閣才逐漸地衰落了。

如今,文昌閣因它的名氣,仍然是當地佛教信徒們燒香拜佛的主要場所,並吸引著一些外地信眾前來拜佛請願。

傳說四:文昌閣下銀河岩洞之說

據說文昌閣下有一條銀河岩洞,進口就在觀音殿下的懸崖中。過去在冬季湘江河水乾涸時,可以從水面看到部分洞口。洞深近500米,出口在陳家院子,即以後的原耐火材料廠與冷庫兩單位之間的鐵路邊,因修鐵路而封,今不知何處。文昌閣的進口,也有說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公安局對岩洞進行了搜查,從洞中找到過一些藏經和一些物品,取出帶走以後,對洞口進行了封閉。如今,事隔五十多年,已無人知道洞口的確切位置了。

當然,作為零陵縣二衙所在地的冷水灘,一個有著濃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的湘水一脈,肯定有不少故事和傳說。而關於文昌閣的故事,應該也有很多,這有待我們這些文字工作者去進一步挖掘和整理,讓它們能得到傳承,並賦予新的內容。

彰坤,實名王竹林,湖南永州人,湖南省網路作家協會會員,永州市作家協會理事,永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旅遊作家》微刊專欄作家,喜讀書,好旅遊,曾走遍大半個中國,現致力於用文字和照片描述所見、所聞和所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作家 的精彩文章:

陳彩潔:臨城崆山白雲洞
向倫友:探密齊岳山

TAG:都市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