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管那麼多你不累呀?

管那麼多你不累呀?

本文配圖來自電影Eat, Pray, Love

01

昨天碰到了這三年來在北京遇到的最令我噁心的事情。

總結下來就是被一個傻X騷擾了。

下班從什剎海地鐵站出來,看到站口圍了很多人。發現是圍著一位正在調試吉他的街頭歌手。

一首歌聽下來,感覺非常好,嗓音很有汪峰的味道,吉他彈得也不錯。我當時也沒什麼緊急的事情,索性就坐在站口的花壇邊,跟著大家一起聽,還真有點聽露天演唱會的感覺。

漸漸地,人群散了,但不時總有三三兩兩的人被歌聲吸引而停下來聽一會兒。我應該算是最閑的一個了,在那一直聽了半小時。最後因為實在太凍人了,準備離開。

剛一起身,歌聲驟然而至,然後居然被叫住了:美女你要走了嗎?如果不是因為你一直聽,我早就走了。

我:嗯?

然後哈哈兩聲回應道:是啊,我要回家了。你唱歌很好聽,吉他彈得也很棒,繼續加油哦,拜拜~~

他不放棄:我準備收工了,也住鼓樓,你加我一下微信,關注一下我專輯唄?然後我們就在人群關注下互加了微信。

事情發展到現在,還挺有意思的。他提議一起吃個飯,聊聊天交個朋友?我還沒認識過街頭藝人呢,了解一下這個群體的生活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於是很爽快地就答應了。

鼓樓是旅遊景點,附近最不缺的就是吃東西的地方了,我們找了一家陝西麵館各要了一碗面。

詭異的事情就發生在點完餐坐定後。

2

他一直盯著地面或者桌面,表情嚴肅思緒很重的樣子,沉默不語。人只有在很認真地思考什麼問題的時候才會這幅樣子吧?

我覺得氛圍有點尷尬,開始找一些有的沒的說,比如問他每周都會來鼓樓唱歌嗎?以前好像從沒見過他。是哪裡人,平常做什麼工作?

他含含糊糊一直躲閃著,我開始犯嘀咕這人好像不正常,哪有提議坐下來聊天最後連聊聊來自哪裡都那麼不恥開口的啊。

面終於上來了,我心裡鬆一口氣,於是趕緊開始吃,吃完各回各家吧。

那是我吃過的最專註的一頓面了。我覺得他既然不想聊天,那就不說話了唄。然後他也真的沒再說話。

吃完飯,我正準備說要回家了,他居然先開口了:我帶你去我朋友的健身房玩玩,然後他還真起身了。

Excuse me? 這是哪出跟哪出啊?

首先這麼強硬的語氣就好像這個決定已經事先跟我商量好了一樣。其次,我們認識還不到二十分鐘,期間總共說了五句話?然後我連他名字家鄉工作都不知道,怎麼可能被一個陌生人隨便領著走?

我笑笑:不了,我準備回家了,晚上有個朋友過來,我一會兒要去接她。

他坐下來,然後又恢復專註地盯著桌面和地面。

我心裡已經有些發怵了,很想起身就走,但潛意識覺得我得等他走了後再回。誰知道他會不會跟著,我可不能讓他知道我家哪裡。

空氣繼續安靜~~

我的思緒已經開始飛翔~~想像著頭頂如果有個小人,他一定在上方飛來飛去研究這究竟是個什麼鬼場景~~

他終於憋出了一句話:你有二十二三歲嗎?

我:哈哈,需要再加個七八歲。

他:啊?

我:我就是你剛才歌里唱的那個三十歲的女人。不過是有不少朋友說我是那種看不出年齡的長相。

天聊到這裡,他好像終於有了一點興趣,臉上也開始泛笑:難怪我覺得你跟別人不一樣。

我聳聳肩,不以為然。

3

我的年齡問題就像一把鑰匙,突然打開了他的話匣子。接下來,他便開始問我為什麼還不結婚,在我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情後,他居然開始指責我這麼大年紀了還想著順其自然是自私,是不為家鄉人著想。

我他媽躲過了過年一堆遠親近鄰的追討,居然沒躲過一個陌生流氓的拷問?

我靠!

我自信自己的表達能力還是有的,所以很簡單清楚地說了說自己的想法。他媽的居然開始批評我的價值觀有問題,說跟我說話太費勁。我他媽又沒求你跟我說話好嗎?

在我反駁以後,他居然開始生氣了:你為什麼搶我話?你以為你什麼都懂是嗎?你就這麼喜歡跟人爭論嗎?

我當時那感覺,就像先吃了一隻蒼蠅緊接著踩到一坨狗屎。

這就是身為女生的弱勢,因為天生武力不勝,遇到奇怪的陌生人只能敬而遠之,不敢懟太狠。

但沒有一丁點兒坐下去的理由了,再待哪怕一小會兒,只怕連殺人的心都有了。

我直接走人,但還有一點點理智,真的就往另一個地鐵站走去,準備到處繞一繞再回家。

一整天的好心情,臨到晚上,居然被一個陌生人給破壞了,那個氣啊。真的好幾個小時都處於憤怒的狀態。

4

過好自己的日子,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處世方式。

搞不懂為什麼總是有那麼一撮人喜歡惡意揣度別人、隨意評價他人。

且不說我總是很注意不打斷別人、從來不搶人話,更不會自以為是的去對待任何人。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比誰誰強,比誰誰懂得多,人與人之間只有不同,只是不同而已好嗎?

像我碰到的這種因為自己無知而隨意指責別人的奇葩物種也還真不是誰每天都會在撞見,但生活中類似的因為不能容忍不同,而隨意歧視的事情根本一點不少。

小到穿衣風格,大到為人處事的方式,我們經常免不了被一些相干不相干的人評頭論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也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權利。我們不可能了解另一人的全部,所以不要隨意地去評價任何人。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自重。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造就了我們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三觀。不同與不同之間沒有對錯之分,僅僅是不同而已。

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不同造就了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如果什麼都一樣,這個世界太無趣了。

但真正能做到尊重不同的卻不是大多數。

你我都不容易,何必諸多刁難。

人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奏是這麼簡單。

5

隨意評價別人的人總以為什麼都懂,一副普及知識的模樣,但這恰恰是因為見識少、格局小。

我們總是說要多出去走走、見見世面。什麼是「見世面」?見世面就是去不同的地方見不同的人、體驗不同的文化、見識不同的生活方式。正因為我們看到了這麼多的不同,才會接受不同。世面廣了,自然心就寬了。

還記得以前在課本里,我們還會被教導在街上遇到外國人不要指指點點,那是因為當時中國改革開放不久,跟外界的交流還沒有現在這樣深入和寬泛。但隨著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我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國家,有那麼多跟我們不同的民族和長得不一樣的人,所以現在即使是碰到能講一口流利四川話的老外也不覺得奇怪了,這就是一個接受不同的過程。

為什麼不能容忍別人跟自己不一樣呢,不一樣就是不對嗎?在有些人的眼裡,不一樣就是不合適。

你說他心胸狹窄也不是,說他是不善良好像也不是,我認為究其根本,是因他受制於我們傳承已久的中式價值觀,全然覺察不到自己的不妥當。

在我們兩千多年裡儒家文明裡,我們一直強調的是「大同」,是「中庸」,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最忌的一點便是個性。

我們不被鼓勵不同,不同就意味著「離經叛道」,就是「成何體統」。

但人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跟別人一樣,而是成為自己,沒有哪兩個「自己」是一樣的。

在今天的社會,我們後知後覺地知道原來還有一個「我」,原來我們要成為那個「我」。在成為「我」的同時,不要去阻止別人成為「我」。彼此成全,彼此給予成為各人自己的空間,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環。

以後再碰到那種隨意指責的人,直接甩一句:你他媽管那麼多不累呀?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薩走四方 的精彩文章:

TAG:薩薩走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