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最多情!原來,每個人都是佛陀的獨生子……

佛最多情!原來,每個人都是佛陀的獨生子……

文/宗舜法師

佛門也叫空門,在一般人眼裡,這個「空」,就是什麼都不要有。所謂財、色、酒、氣,四大皆空(佛教講四大,其實是地、水、火、風四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

所以常常有人感嘆說:啊,你們出家人還要什麼什麼啊。可不是,出家人還要吃飯呢。

佛教自從傳入以來,就被人指責「絕情」。在中國,從人倫角度去責備,往往容易引起一般人的共鳴。爭到今天,依然有人說:要是都出家做了和尚,那不是要人種斷絕?

其實沒有必要擔心,有這個想法的,多半做不了和尚。而且,人道不過是三善道之末而已,如果都升天或者往生凈土,人種斷絕,又有什麼不好的!只是,佛教真的就絕情嗎?

翻開佛經,其中常見的一句話就是,佛視眾生,猶如一子。《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如來世尊憐愍眾生,平等無二,猶如一子。」所謂一子,就是獨生子。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佛陀的獨生子啊!難怪古人說:如一眾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難怪觀音菩薩的眼淚,化成了二十一尊度母。

清代王恭有詩說:

雪山老子最多情,指點歸家路甚明。

不住直須這裡住,無生恰好個中生。

投將種後芽旋發,培得根來果自成。

領取台山驀直去,何勞萬里訪蓬瀛。

(《凈土聖賢錄》)

其實,絕情易,多情難。我們現在所謂的多情,其實只是濫情而已。多情與濫情之間的分別,只在責任兩字上。不肯負責,所以情可泛濫。肩負眾生,所以情難自已。

禪宗里有個著名的故事,叫婆子燒庵:

一個老婆婆,供養一位出家人獨自住在草庵修行,每天派一個小姑娘去給出家人送飯。

一天,小姑娘到庵中,按照老婆婆的吩咐,突然從背後把出家人抱住。小姑娘問道:「現在這個時候,你感覺如何啊?」

出家人回答說:「就像枯樹靠著冰冷的石頭,三九天沒有一絲熱氣一樣。」(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

小姑娘回來把這話將給老婆婆聽,老婆婆說:「我這二十年,竟然只供養了一個俗漢!」於是把出家人打發走了,一把火燒了草庵。

一截枯樹枝能不能漂到彼岸,真不好說。要指望它上面還多載兩個乘客,更是恐怖。於冷中透出暖意來,於淡中過出濃意來,才有生機生趣。

人到中年,該經歷的事情經歷不少了,往往就以為可以看破紅塵,變得百無聊賴,好像對什麼都失去興趣。

那種所謂「淡定」的心境,不過是「枯寂」的前兆。其實這不過是「看」紅塵,根本達不到「破」紅塵。從看到破的這一轉身,才是凡夫和聖者的區別啊。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本文轉自網路,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二祖慧可斷臂求法,那隻丟失的胳膊去了哪裡?
一代高僧道生長老荼毗法會在普陀山舉行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