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海濤:留住好員工,股份怎麼給?

曹海濤:留住好員工,股份怎麼給?

創業的過程會遇到各種各樣問題,企業做得小的時候,不必要去考慮太多團隊的問題,但做大之後,需要考慮的就多了,尤其是團隊管理的問題。

在這方面,就出現股權激勵的問題。而股份怎麼給員工,就成為一個老闆或企業家腦子裡不斷循環的問題。

這裡有很多坑,是每個創業者需要謹慎的,在實踐當中做不好,就會形成很多問題的引爆點。所以今天我們來分享,留住好員工,股份怎麼給。

綠皮「給」股份還是「買」股份?這是個問題

首先我們談第一個問題,就是在這個標題當中,這個「給」字到底怎麼去理解?

在跟很多創業者溝通的過程當中,有一點很多老闆一直沒有想清楚,就是股份是「給」還是需要員工出錢去買。今天為什麼標題當中說一個「給」字呢?因為在實踐當中,我們發現,很多時候,「給」也好,「買」也好,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體現的是員工的價值。

所以,即使員工買,很多情況下也是按照他的價值給他了——無論是以工資的形式,或是以獎金的形式,還是以補貼的形式,發放給員工之後,員工又投進公司。那就相當於,老闆免費給你股份,我把錢打到你的賬戶,你的賬戶再投進來。

但是,所謂的免費,也不是免費的午餐。其實相當於給員工的補貼,員工又投進而已。在實踐中,所謂的「給」,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首先是是否要借錢給員工,在實踐當中我們會遇到這個問題,當公司股份比較值錢的時候,股價有點高,員工沒有那麼多錢。所以,你想真正激勵的時候,有時候要跟員工簽一些借款協議,你希望把他綁進來,但是又不希望純粹地給他錢。那麼通過借款協議,我借你錢,你再投進來。

但是在實踐當中,在估值並不是太高的時候,或者是給員工股份沒那麼多的時候,可能不需要借錢,往往需要員工花錢去買入也好或者是先把錢以獎金的方式打給員工,還有的就是一半現金一半股份的形式。

所以第一點說明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免費的午餐。不管怎麼樣,大家要抓住一點,賬要走全了。雖然好像是給員工,但其實,也是相當於發放津貼之後,這個錢又入進來了,所以要謹慎這裡是否會有一些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在實踐過程當中,很多企業可能當時就直接走了一筆單,沒有去交個人所得稅,這點尤其要注意,千萬別造成將來被人去查到一些問題。

綠皮要不要給員工股份?這一點企業家常犯錯

那第二點談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到底要不要給員工股份呢?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實踐當中,有的時候大家很習慣地說,我的公司也有員工激勵,有身股,有銀股。身股就是他不用出錢,我給他乾股,比如20%,分錢我給你20%。還有銀股,就是需要他投錢的,但其實說白了,就是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需要直接變成股份,真正工商局認可的股東形式,哪怕是通過股權池的方式;還有一種就是純粹的相當於提成,或者雙方簽個協議,賺的錢多少是你的。

但是很多創業者失敗也是因為沒有搞明白,是給員工身股還是銀股。銀股需要出錢,一開始的時候,其實大部分員工是不認為股份值錢的,因為很多企業一開始並不規範。即使跟他說要上市,員工也沒有概念。所以這種時候反倒是以乾股的形式,相當於是公司利潤的多少是你的,這對員工是有直接效應的。

公司真的想資本運作,員工也確實認可公司在資本方面的價值,那麼在身股的基礎上,可以延伸出來,去做銀股。相當於真正讓員工成為公司的股東。

那為什麼說要層次遞進呢?因為很多情況下,為了股權激勵而把股份給員工之後,其實很多員工根本不看重。這個在實踐當中很多企業家經常犯的錯誤的就是,當你給了,再想要,就很難了。但是當你分完之後,你的股份之後會有一系列的問題是沒法解決的。因此到底怎麼去給這個股份,反倒是應該分步驟。

綠皮給了股份之後,業績為什麼反倒下降?

第三個問題,當你給了股份之後,到底是靠員工還是靠自己?

在實踐當中有一家企業就犯過這個錯誤,當時這個老闆說,我既然都已經進行股權激勵了,那我就當董事長了,你就當總經理,他當副總,他當財務總監……那你們就去忙吧,我就去做一些資源的事。但是後來發現,業績反倒下降了,為什麼呢?因為再怎麼給股份也好,股權激勵也好,真正對這個公司最重要的還是創業者本身。所以當你認為給了股份以後,你就不像以前那麼努力了,或者不像重複以前那麼注重一線,反倒是公司最危險的時候。很多企業都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死掉的,因此我以前反覆強調一句話,很多員工,即使你給他100%的股份,他該干不出來,還是干不出來。

那麼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輕易變成董事長,非總經理。當你輕易卸掉總經理職務之後,完全成為一個所謂的董事長,這個公司很容易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到底這個員工自發的能力,是否能夠解決公司實際運營的問題。

綠皮規則和協議如何擬定?

我經常說,防君子不防小人,但是實際中往往出現問題和爭議,就在於規則和協議沒有擬定好,或者說沒有注重細節。到底什麼樣的規則和協議,是創業者和團隊之間要去考慮的呢?

這裡面涉及的細節特別多,包括相關投資協議和一些補充協議。因為員工成為股東,相當於一種投資行為,有的可能還涉及一些回購等問題,還有如果是員工要離職,應該怎麼辦,所以都會通過補充協議去加以說明。

關於補充協議,哪一些細節我們需要關注呢?首先從主協議來看,如果是員工個人投資的形式,還有就是員工的股權池,有的通過公司的形式,有的通過有限合夥的形式投過來的。有限合夥怎麼跟公司簽協議,那員工又怎麼跟有限合夥來簽協議,還有補充協議,所以有的時候會增加到三個協議。

在主協議上,我們要注重一些細節,就是爭議的解決。因為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出現問題的時候,會發現之前的版本不太好,爭議的解決沒有說明白,有的說仲裁,有的又說法院,有的又說某某法院,其實這裡頭是很有學問的。

仲裁,有一些仲裁條款,但很多情況下,你又做仲裁又做法院的話,就相當於沒有達成仲裁條款,仲裁條款是在不進行法院的時候,而且需要你指定去某個仲裁,才是達成仲裁協議的。但是當我們未寫爭議解決的時候,默認的是法院。

就是因為大家沒有太注重爭議的解決,所以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大家一看,還要走仲裁,後來發現,仲裁有的時候費用高,或者說仲裁執行的效力,或者說執行的力度有的時候還不是太強。有的時候即使仲裁之後還可以起訴,所以在爭議解決的時候,對創業者和員工,都要謹慎。

還有就是違約條款,比如說員工簽了協議不打錢怎麼辦?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簽了協議之後,投資人或者員工不打錢,那麼這個怎麼辦?

在投資圈,其實有一個默認的比例,以投資額的10%作為違約金。實際當中這種情況特別多,簽完協議了就後悔了。但當他看到有違約金10%的時候,他就謹慎了,所以違約金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條款。

還有就是我們說工商變更的問題,很多的員工也好,或者通過有限合夥簽約也好,有的時候會由老闆先代持。通過這種代持的行為,就不用進行工商變更。但當出現爭議的時候,員工的股份搞不清了。

因此在協議一定要寫上,投資之後多長時間,一定要把工商變更了。如果因為什麼原因不變更,要把原因寫上,是誰的問題,應該賠償什麼責任。

綠皮成也員工敗也員工,員工之間問題要分開對待

我曾經說過,成功靠一群人,失敗只靠一個人。當出現很多問題的時候,員工很容易形成一個問題的引爆點,所以員工無小事。跟大家反覆強調,千萬要把跟員工和員工之間的一些問題,分開來對待。

很多在進行股權激勵的時候,最怕的一種結果,也是我在過去實操過程中發現的,很多失敗的案例,就是員工之間,相互勾搭起來亂串,造成本來是對某員工好,然後其他員工知道了,以為是不公平,或者其中有些誤會。本來很好的股權激勵,造成了員工之間,跟老闆之間的感情和實際意義上的一些隔閡和不愉快。這就說明,一定要有保密制度,包括在簽協議的時候,保密協議要做好。同時,該讓誰知道的,該讓哪個層級知道的,就讓誰去知道,做到少開大會,多開小會。

綠皮什麼樣的員工可以入股,何時是入股的最佳時機?

那麼,到底要不要員工來入股,還有就是何時要讓其來入股。很多情況下,讓什麼樣的員工入股,其實是很有學問的。比如全員入股就是有問題的。

舉個例子,比如今年的業績達到多少以上的,才有資格來入股,這樣的話,會讓很多員工願意努力去完成業績。但其實何時入股,也是往往體現在飢餓感上。在實踐當中,我們知道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家裡本身很有錢,你給他再多的股份,他不看重,有些人,家裡很一般,你給他一些股份,或者說公司稍微值錢一點,他會很努力,所以因人而異非常重要。

為什麼我要強調飢餓感呢?就是因為在實踐當中,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員工變得很有錢的時候,被激勵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的。舉個例子,員工一開始沒有錢,你給他一萬塊工資,他很努力工作,當員工越來越有錢,你給他十萬塊工資,他都不願意去努力工作,可能還沒有他沒錢的時候,一萬塊錢那麼去努力的時候,那這個激勵反倒形成一個反作用,所以這種飢餓感很重要。

綠皮從財稅問題談到「火箭理論」

除了飢餓感,我們提到的還有財稅問題。

第一,財務,股權激勵也是融資的一種表現形式;

第二,稅務,有的時候大家覺得,稅收現在不用講,掙錢那時候,收益直接入股嘛。

但我們會發現,實踐當中,很多一開始沒處理好的時候,沒把他當成一個戰略的時候,後期遇到一些優秀人才,結果發現,你的股份有限了,或者說你的股份不夠分了。所以一般來說,給員工多少股份比較合適呢?通常10%到20%左右,是相對來說合理的。而且這個10%到20%,並不是說一開始,而是公司上市之後,所以一開始給的時候,可能是20%到25%,也是合理的,不斷稀釋,最後稀釋到10%到20%左右。

很多情況下,沒有在一開始把這個坑留好,這就是我經常說的火箭理論——火箭在升天的時候,每一個階段有個助推器,什麼意思呢?對於公司,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可能某個員工對你來說很重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公司業務的轉型,他可能就沒那麼重要了。所以一開始他的股份很大,可能會造成後期的作用不大,那麼後期作用大的人進來的時候,又沒有多少股份的份額去留他,這種往往會影響公司後期的發展。所以在一開始做好步驟的管理和戰略管理,把該留的股份,通過前期站好位,反倒能解決後期的一些爭議問題。

最後說一句我經常說的話

沒有做不好的企業,只有做不好的管理者。在做企業越來越難的今天,怎麼把資源籠絡好,員工的股權激烈有怎麼樣的戰略步驟,這些細節都需要提前想好。

整理 小料

《視頻革命》2017泛娛樂產業白皮書,

網劇、綜藝、網大、短視頻、二次元、IP、投融資,七大領域年度觀察,

四大年度風雲人物訪談總結,

年度文娛投融資大事件全收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蛋糕是儀式感中的儀式
冬季最佳內搭,我只服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