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石篆刻市場:方寸間大有名堂

金石篆刻市場:方寸間大有名堂

2017年西泠印社 文房清玩·近現代名家篆刻專場

中國篆刻藝術是以石材為載體、以漢字為主要表現對象的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古代印章是行使和授受國家機構權力、證明個人身份的憑信物,其製作多由工匠採用金屬鑄造和鑿制而成。秦皇漢武的璽印自不必說,明清兩代直至民國時期,金石篆刻家也是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其佳作也成為如今市場上的搶手貨。

如果說前幾年的拍賣市場上,金石篆刻市場還是屬於「星星之火」的話,那麼在近兩年的拍市中,「燎原之勢」已經完全顯現出來。幾年下來,其市場份額不斷擴展,行情開始穩步上揚。

在2017年的藝術品市場上,金石篆刻可謂風頭正勁。秋拍中,各大拍賣公司的金石篆刻專場成交狀況頗佳,其中,中國匡時秋拍,郭祥忍的壽山田黃石「九龍戲珠」鈕璽正方印章以1.09億元成交成為拍賣史上最貴田黃石,這件拍品體量巨大、雕工精美,頗為難得。金石篆刻與書法相比,多了金聲玉振,與繪畫相比,多了氣格高古,這種結合書法、刀法等多種技藝於一身的小眾收藏門類在拍場中佔得一席之地,於方寸間凸顯收藏前景。

郭祥忍 壽山田黃石「九龍戲珠」鈕璽

成交價:RMB1.09億元 中國匡時2017年秋拍

高價頻現拍場 地域特色凸顯

金石篆刻源遠流長,是書法、章法、刀法的完美結合。然而,相當長時期內,金石篆刻由於專業性極強、品鑒群體小,收藏的人並不多,價值被低估。現在隨著當代名家的介入,越來越多的普通收藏者也開始介入。西泠拍賣印硯部經理蔡祥祥告訴記者:「早在20世紀90年代,榮寶齋等拍賣公司就組織了篆刻專場,開拍賣市場的風氣之先。隨後,上海朵雲軒、杭州西泠拍賣等機構紛紛開闢專場,推動金石篆刻的市場發展,至今,西泠拍賣已舉辦過50多場金石篆刻專場。」

1995年的10月,榮寶齋秋拍率先推出「印章文玩」專場,192件標的計417方印章大多出自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方節庵後人,最後以78%的成交率,成交金額達436萬元。其中一方「趙之謙自用印」以14.3萬元落槌,創下中國當時有史以來印章交易的天價。2005年秋拍,香港佳士得拍賣齊白石自用印35方,以226萬元成交。2007年,規模最大的印章專場「犀象印翠近現代名家篆刻」在杭州開槌,近千方象牙印章成交率高達98.7%。一方由方介堪為張大千所刻的「瀟湘畫樓」象牙章,以99萬元創下了單方名家篆刻拍賣的最高紀錄。2009年,「中國篆刻」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西泠印社自此每年都會推出篆印專場。2013年中國嘉德春拍中,錢松刻壽山石「薄意山水方章」(兩件)估價50萬至60萬元,成交價達到了356.5萬元。齊白石印章近年來高價頻出,「齊白石刻印章(兩對)」曾經在中國嘉德2012年秋拍中以310.5萬元成交。

清 皇六子奕? 自用田黃石素方章

西泠印社2017年春季拍賣會中,「寄興金石·名家閑章集粹專場」共計77件作品,成交率達96.05%,成交額為765.9萬元;「文房清玩·田黃及名家鈕工專場」57件作品,成交額達3320.05萬元,百萬元以上成交9件,其中一件「清·皇六子奕欣自用田黃石素方章」以690萬元高價成交,拔得本場頭籌。此外,「西泠後四家詩書畫印藝術作品專場」亦有不凡表現,不僅成交率100%,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是「清趙之琛刻六面平田黃凍石」和「清卓秉恬自用田黃石素方章」,分別以437萬元、368萬元成交。

2017年北京匡時拍場中,備受關注的「田帝玄黃——田黃石專場」推出129件拍品,成交率達96.90%,總成交額高達29558.450萬元,百萬元以上的拍品更是多達42件。除了拍賣史上最貴田黃石外,同一個專場中,一對壽山紅田石原石以700萬元拍,最終以1250萬元落槌,加傭金1437.5萬元成交,創造了壽山紅田石原石每克拍賣最高紀錄。郭懋介的壽山田黃石「十六應真」薄意擺件以943萬元位列專場成交額第三。此外,「方寸乾坤——印石篆刻專場」共上拍199件,成交額為2452.950萬元,百萬元以上成交4件,其中壽山田黃凍石薄意擺件,414萬元拔得本場頭籌,壽山芙蓉石古獸鈕方章178.25萬元,並列第二。

清早期 尚均作鈕,徐新周、童大年等 刻壽山石章六方

從地域來看,亦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北京的拍賣巨頭實力雄厚,像中國嘉德、北京匡時等公司已經在這一門類的海外徵集方面展現出非比尋常的優勢;滬、杭的拍賣機構則憑藉西泠印社的文脈底蘊,始終在這一市場中佔有較強的話語權;東南地區憑藉印材原產地的優勢和海峽兩岸的交流而獨具特色。

影響價值多重 收藏入門有道

在市場發展中,藏家往往將篆刻印章的多重價值放在流派印的傳承體系之中綜合考量,制定自己的收藏規劃與系統。不同藏家雖會存在不同的選擇和側重,但是根據市場的反饋也能把握大致的側重方向。蔡祥祥認為,名人效應對篆刻收藏產生直接的影響,在篆刻藝術史上的重要名家成為藏家追逐的主要對象,如「晚清六家」與「西泠八家」的篆刻作品,甚至現當代的名家作品也受到追捧。其次是傳承有序的精品也會受到頗高的關注,尤其是出版著錄的篆刻印章,會受到藏家的重點關注。除此之外,珍貴材質肯定會受到藏家的熱情追捧,田黃石印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田黃稀有,很小的東西價格就會很高,如2013年西泠秋拍中一件林清卿的田黃章單克成交價15萬元,是目前國內市場單克成交最高紀錄。

如今,上等田黃已然成為硬通貨,如果能把田黃和印章篆刻結合起來更是難得,2017年拍場上過億元的田黃即是例證。「此次億元田黃對田黃石及壽山石文化推廣影響很大,將會帶來更多的關注和新的市場行情。」蔡祥祥表示。不過,明清的文人篆刻家並不是特別喜歡用田黃來刻章。一是因為田黃非常名貴,拿來做印章有些浪費,二是因為用田黃做印章可能反而不利於流傳,有的人會磨了印文再改頭換面出手,因此反倒鍾情於青田石、壽山石等相對普通的石頭。

壽山石古獸、魚鈕章五方

也有業內藏家表示:「文人印章的價值在於篆刻的藝術、知名度以及在作者個人篆刻作品中的代表性,而不是玩材質。另外,也要看印章的出版著錄。有的人像炒作般關注原石、原礦,價格漲時是賺了不少錢,但那是另一種玩法,依託印材的篆刻藝術價值並未充分體現,拍賣的也是藝術品而不是原材料。」

金石篆刻的市場不同於書畫市場,個人圈子比較多,私下成交訂單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好的作品也有其規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駱芃芃說:「從欣賞者的角度,需要一定專業常識,欣賞篆刻的審美能力,來源於對篆刻知識的掌握,懂得越多,價值判斷越準確。從評論者的角度來講,首先,當下雅俗共賞的東西肯定是好的作品,像齊白石的作品經久不衰,不僅拍賣價格天價頻出,且普通大眾也很喜歡,一件好的作品,雅俗共賞是很重要的;另外一點,分為兩個階段,藝術家在世的時候,可能由於各種原因,其作品得到市場認可,受到大家追捧,過世後還能被大家接受;還有就是在世的時候不被接受,過世後被廣為人知,經過歷史長河的檢驗,這樣的作品都是好的作品。」

齊白石刻古獸鈕壽山石李宏錕自用對章

對於收藏入門學習,篆刻家袁慧敏介紹:「首先,要從了解篆刻史上的名家開始,對其宗派風格進行研究,不斷提升鑒賞水平。第二,要了解藝術家本人的宗派和個性。第三,要認準名家,所有藝術品都有著共同規律,就是追逐名家,譬如書畫追求名人上款,而印章是為誰而刻,價值則大不相同,篆刻的刀法也等同於繪畫的功力。第四是內容,文字的韻味和行文結構的趣味都很難得。欣賞一件篆刻作品,如果刻得好,且為名家所刻,又已廣為傳播,價格肯定高。如果只是內容好、材質佳,價值還是有限。可以說文人情趣、個性等皆是增值因素,從各個角度展現了藝術家的篆刻造詣。」

郭懋介的壽山田黃石「十六應真」薄意擺件

郭若愚藏印及名家閑章集粹專場

市場穩步發展 藏家日趨多元

隨著近幾年整個藝術品市場發展迅速、成交量放大、精品頻頻現身,收藏者的品位也日漸提高,有文人氣的藏品備受關注。而篆刻藝術自古以來就是傳統文人修養的重要一環,「藝術品市場文人趣味的回歸,既包括帶有濃厚文人審美的書法作品,也包括篆刻。」蔡祥祥說。

駱芃芃表示,篆刻藝術有著重要的文化和社會功能。首先,它是篆刻家品格、思想和情感的表達方式。由於篆刻藝術集文學、美學、文字學於一身,所以它又是修身養性、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人際交往和藝術、學術交流的有效方式。隨著漢文化的傳播,篆刻藝術逐步流傳到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歐美等國,對促進國際文化的交流有著積極的作用。篆刻藝術作品除了有審美和收藏價值,還對人物和書畫作品有印證和品鑒作用,如姓名章、收藏章等。中國書畫作品中,印章兼具審美價值和款識作用。

清 吳昌碩刻青田石張增熙自用印

2009年中國篆刻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4年金石篆刻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篆刻藝術在中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且發展日趨專業化。專業社團有300多家,著名的有成立於1905年前的西泠印社,有作為中國第一家研究和創作篆刻藝術的中國篆刻藝術院。作為全國首位篆刻專業博士生導師,駱芃芃告訴記者:「中國篆刻藝術院於2007年申請成功全國第一個篆刻藝術獨立學科的碩士點,2014年設立了博士點,現已經有兩名博士。在此前,該學科並未獨立,依附於書法,為更好地傳承篆刻藝術,更好地培育人才,不斷完善、發展、堅持這一新的學科是十分必要的,為以後培養更多專業的篆刻藝術人才提供條件。」

今天,篆刻藝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展現出新的風貌,它不僅用於藝術欣賞領域,在現實生活中也被廣泛應用,如用在茶壺、瓷器、茶葉、郵票、雕塑、建築和廣告標識上。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徽標「中國印」用的就是篆刻藝術形式。從宏觀的傳統文化層面來看,駱芃芃表示:「這是個非常好的時代,給予金石篆刻這一傳統藝術無限發展的空間,尤其是國家政府給予其政策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傳統文化來說,一定要立足於當下,注重篆刻的傳承,在傳承的同時進行發展,用今天的審美語言去詮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不管怎樣發展,古代精神不能失去,也不能一味模仿,每個時代有其代表性的一面,以傳承基本功為基點,用當代審美去表現、堅持、堅守,不斷傳承創新發展。」

王壯為刻雙螭穿環鈕壽山高山石陳之初自用對章

袁慧敏認為,中國書畫里,畫面、詩意、書法和印章四美合一,缺一不可。以前書畫家在創作中,對於在什麼地方蓋什麼印,印文的內容、形狀等都有考究。近現代畫壇許多藝術大師如齊白石、吳昌碩等本身也是篆刻大家。在當代,熱愛篆刻的人層出不窮,繼書畫、書法之後,篆刻也正為藝術品愛好者所重視。但篆刻印章本身價值和價格的巨大差距,使之成為巨大窪地,等待資金填補,其中的市場機會幾乎可與當年股市裡的「認購證」相比。

「相較於其他藝術形式,篆刻只是個藝術小門類,收藏印章的群體人數少,每個專場的成交額僅為三四千萬元。究其原因,從文化角度而言,篆刻的進入門檻不低。金石篆刻收藏需要具備深厚的文化修養,比如對古文字學、書法、章法等方面知識的了解,認識篆書和篆刻美需要一個過程。雖然篆刻的門檻高,但一旦介入就會愛上這門藝術。因為印章文字可讀、可賞,印材亦可玩、可賞,而且還有很多文人之間的交往故事可從中得到體現。印章雖小,但方寸之間見天地,頗有生命力,這些年有新的買家不斷增加,而且日趨年輕化、多元化。他們對印章的認識更深入、更專業,相信市場會越來越好。」蔡祥祥如是說。

清 丁敬刻壽山石王德溥自用印

| 版面編輯:屈婷 微信編輯:堯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市縱橫 的精彩文章:

陸儼少:社交搞多了,影響做學問

TAG:藝市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