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開放引領創新,開放倒逼改革,開放催生動能。為拓展新舊動能轉換空間、助力綜合試驗區建設,《規劃》提出,我省要實施新一輪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開放環境,重塑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 本報記者 楊學瑩 毛鑫鑫

對接「一帶一路」,

加強產能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為我省對外開放提供了發展機遇。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外貿進出口4816.3億元,增長16.4%,佔全省的27%;沿線國家在山東新設企業116家,實際使用外資99.8億元,增長19.2%;我省對沿線國家實際投資100.6億元,增長81.7%,佔全省的26.7%。

「山東要依託各市的特色優勢,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城市的合作,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完善走出去綜合服務平台,通過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省商務廳對外經濟合作處副調研員范遵智說。

境外經貿合作園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載體平台。我省13家納入商務部統計的境外經貿合作區中,9家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完成投資362億元,居全國首位。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我省將結合「絲路明珠」示範工程,創新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的建設,鼓勵園區開發商、運營商和生產服務型企業聯合建區。

范遵智介紹,為了解決走出去的融資難題,我省將深化政府、銀行、出口信用擔保機構「3+1」工作模式。去年12月,由36家企業單位組成的山東走出去銀企合作聯盟成立,將進一步推動走出去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合作,提升走出去新動力。

中歐、中亞班列是我省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紐帶。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省將統籌全省歐亞班列,優化班列路線,提高線路覆蓋面,建立健全信息平台,定期發布相關信息;推動省內出口骨幹企業、已經走出去企業和物流企業合作建設海外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和設施建設。

借鑒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

創新體制機制

開放倒逼改革,這對我省新舊動能轉換有重要意義,而且,地方可以大有作為。「從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經驗來看,85%的經驗都來自於制度創新,都是地方主動作為、自我革命的結果。」省商務廳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處副處長岳宗敏說。

自貿試驗區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試驗田,全國已形成「1+3+7」沿海與內陸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格局,有123項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國推廣。據介紹,除了事權不屬於山東的事項,山東已落地其他所有117項。濟南、青島、煙台、威海等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實施了46項創新複製措施。32個開發區分兩批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試點,探索形成了濱州北海「兩線」工作法、即墨「聯審聯批」、淄川「協同執法」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岳宗敏說,這117項改革試點經驗,雖然從全省看已都在我省落地,但並不是每個市縣都應落盡落了。各國家級新區、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要充分借鑒試點經驗,結合我省實際,從行政管理體制、投資貿易便利化、事中事後監管等多方面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措施,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助力綜合試驗區建設。

《規劃》提出,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強外商投資企業事中事後監管,探索「無感知」和「低感知」監管方式。推行「服務大使」制度,加強重點外資企業點對點直通包辦服務。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應改變過去「爭牌子、要政策」的傳統思維,圍繞國際慣例、國民待遇,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國家全面實施內外資企業同等適用的負面清單為契機,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積極推進外商審批、對外貿易等方面的單一窗口建設,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著力在建設制度創新高地上重點突破,打造能容世界人的營商環境。

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推進外貿升級

去年,我省實現進出口17823.9億元,增長15.2%,增速創五年來新高。但與其他先進省市比較,我省對外依存度低、出口拉動不足、外貿結構亟待優化。如何去突破?發展對外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塑造開放型經濟新優勢,這也是加快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要求。

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構成我省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動能。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處長臧耀剛介紹,目前,青島已經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下一步,我省將爭取威海、濟南、煙台、濰坊省級綜試區升級為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放大臨沂商城市場採購試點政策效應,全面推廣「採購地申報、口岸驗放」一體化通關監管模式,並將驗放口岸由現有的8個關區擴大到山東全境;進一步培育特色型、區域型、本土化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解決中小微外貿企業「不懂不敢不會」的問題,將其打造成中小企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高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少,是我省出口結構的短板。臧耀剛說,下一步,我省將啟動「外貿新舊動能轉換示範縣」試點,創建20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鞏固農產品出口優勢,提升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啟動優商優品培育工程,提升加工貿易『委託設計+自主品牌』和一般貿易自主品牌出口比重。我省將優化外貿結構,促進外貿從大進大出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推進貿易強省建設。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也是我省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濟南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鄭建旭介紹,去年7月,我省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擴大試點。目前,全省通過「單一窗口」標準版每日申報業務量居全國第一位,海關艙單和報關單日申報量均居全國第一位。下一步,我省將加快建設電子口岸,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站式作業、一體化通關,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今年,我省將創新舉辦香港山東周、歐美商務周、日本山東周、韓國山東周和「選擇山東」全球路演等一系列招商活動,海納百川,讓更多的夥伴參與到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網 的精彩文章:

俄杜馬起草新法案 擬禁止體育比賽場地出現酒精飲料廣告
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TAG:大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