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弔死崇禎皇帝的那棵樹,300多年過去了,如今它還在嗎?

弔死崇禎皇帝的那棵樹,300多年過去了,如今它還在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開始定都南京,經歷洪武、建文兩朝之後,永樂帝朱棣著手遷都,並於永樂十八年將都城遷到北京,雖然南京還保留完整的六部等中央機構,但已是虛設,北京成為明朝真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明朝先後經歷了16位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允炆,其他14位皇帝都是在北京的紫禁城內治理國家,直到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紫禁城,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景山)的棵歪脖子樹上,大明王朝宣告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吳三桂引來的山海關外的清。

大明王朝是在崇禎皇帝時期滅亡,平心而論,明朝其實卻並非亡於朱由檢之手,朱由檢並非一個昏君,但他無法左右時代的發展,雖有鴻鵠之志,無奈明朝末年起義四起,加之北方滿清虎視眈眈,大明王朝疲於多向作戰,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內部的衝擊,把江山拱手讓給了別人。

說是把江山拱手讓與別人,一點不為過,明朝亡於農民起義,但李自成等人目光短淺,根本沒有能力統治這個偌大的王朝,以至於清朝輕而易舉將其打跑,並一點點蠶食南明,最終實現一統山河。

明朝皇帝都有骨氣,奉行「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原則,中國古代沒有那個封建王朝有這種魄力,但這也正是他們的致命點,倘若崇禎皇帝沒有「死社稷」,沒有弔死在那棵樹上,而是選擇暫時南遷,相信以明朝當時的國力和兵力,完全可以再打回來。

歷史沒有假設,明朝最終還是亡了,崇禎皇帝還是執意選擇了那條不歸路,他在臨死之前是何等的絕望,是何等的無奈,又是何等的不甘心,這一切太監王承恩能見證,那條白綾能見證,那棵歪脖子樹同樣可以見證。

王承恩陪崇禎帝殉了國,白綾也早已化為灰燼,唯有那棵歪脖子樹,它成為這段歷史的訴說者,因此變的彌足珍貴,清朝統治的兩百多年時間裡,這棵樹一直完整存在,清朝統治者都樂於將其保護起來、保存下來,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清朝走向強大的象徵,是前朝屈辱的象徵。

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那棵樹同樣意義非凡,無關榮光與屈辱,如今300多年過去了,在當年同樣的位置,如今還存在著一棵樹,並且還有一塊石碑,名曰:明思宗殉國處。遺憾的是,這棵樹已經不是當年的那棵樹。

早在上世紀60年代,那個特殊時刻的見證者被砍掉,1981年在原址新移栽了一棵小槐樹,1996年,公園管理處又移來一株有150多年樹齡的古槐,替代了1981年移植的那棵小槐樹。

參考資料:《明史.帝記》、《明史.列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天看 的精彩文章:

雍正陵墓如今保存完整,其實38年前被發掘過一次
古代讀書人為何都想考取功名,看他們擁有的權利你就知道

TAG:歷史天天看 |